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1-12-26
“六王毕,四海一”经历过春秋战国的大乱世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终于进入了大统一王朝的时代,这一次是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朝的建立离不开商鞅的变法,离不开王翦等大将进行的六国灭亡战争。
关于秦朝的建立以及后来统一六国的故事,在太史公的《史记》中做了详细的记载,这部倾注了司马迁14年心血的巨著,展现了3000多年间恢弘壮丽的历史变迁。
秦国为何能够一统天下,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科学的认识,但是在《史记》中反复提到了一个真实到可怕的预言,这个预言说道: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
在《史记》中,该预言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在《周本纪》、《秦本纪》、《史记·封禅书》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之所以多次提起这个预言,正是因为它揭示了秦朝统一六国之谜。
护送周王晋封诸侯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秦始皇的赢姓是当初舜给的赐姓,到了周穆王的时候,造父因为平定徐国之乱的功劳,受封于赵城,因此“赵”也是秦的代名词。
在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带领秦人帮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成为了周的附庸国,都城就在秦邑。秦国的建立和周王朝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的秦国与周王朝之间正好就是太史公所谓“合而别”的状态。
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宠幸褒姒,搞了一出“烽火戏诸侯”,引得犬戎打到了周的都城镐京,一举灭亡了西周。
周平王继位后开始东迁,在东迁的过程中,秦襄公派出兵马护送了周平王一程,立下这个功劳后秦襄公正式被封为了诸侯,秦国也就成为了周王朝的诸侯国。
吞并二周分而复合
周王朝东迁后,再也不复当初的统一局面,各个大诸侯国纷纷起来争霸,尊天子以令诸侯,根据《史记》的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分别担任过霸主之位。
其中秦穆公称霸了西戎地区,占据了曾经的西周土地,成为了春秋一霸,后来在公元前256年和公元前249年,秦国更是将西周国和东周国给灭掉了,从此周王朝彻底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秦吞并周和当初周封秦为附庸国何其相似,两个国家经过500年的时间,终于又一次合并在了一起,不过这一次占据主导的是秦国,这也正合上了太史公说的“别五百载复合”的预言。
秦王亲政一统六国
预言的最后一句“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则是应在了秦王嬴政的身上,公元前256年这个时候正好是在秦王嬴政亲政的17年前。
嬴政上台后,清除了吕不韦等人,继续励精图治,任用王翦、白起等大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六国统一战争。
经过10年的努力,在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大国和其他一些小国后,嬴政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在公元前221年称帝,史称“秦始皇”。
不难发现,秦国从一开始的建立到后来吞并二周,最后一统六国,都符合了太史公记载的这个预言,这个预言的真实与否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但是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大乱世后,秦国统一天下确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秦国的历史功绩
秦国由于统治阶层信奉法家思想,一直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统治百姓,加上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深入人心,“焚书坑儒”更是遭到了几千年的批评,因此对于秦王朝的历史地位以及秦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一直被各种批判声掩盖。
但是,看待历史时,我们不应该用一个偏颇的视角去看,秦朝的统治确实是残暴的,不论是对底层百姓的压迫还是统治者追求个人享受而肆意役使民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后来秦朝也可以说是被农民起义给推翻的。
秦始皇更是一心追求长生不老,胡乱迷信方术,使得那些方士可以肆意妄为,后面发现自己被欺骗后又大范围坑杀方士,其中很多普通儒生也遭了罪。为了更好的统治百姓,他还下令把孔子、孟子等人的书尽数烧毁,不准百姓私藏,这无疑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破坏。
所有这一切都是秦朝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抹杀秦朝为我国大一统的建立立下的功绩。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每天都在打仗,百姓连生存都很困难,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内的战争才彻底结束,内部稳定之后,百姓才能正常生活,社会也才能继续发展。
秦始皇结合法家思想一手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可以说是中国以后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郡县制度的设立更是极大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权力,有效避免了地方诸侯拥兵自立。
“车同文”一个民族的核心应该是民族的文化,秦始皇统一文字正是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未来不管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人,都沐浴在中华文明之下,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因此秦始皇和秦朝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大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小结:
秦始皇因为一些原因成为了后世口诛笔伐的对象,连带着对他做出的功绩也遭到了否定,正如孔子所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秦始皇的功过也应该交给历史评说,现在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他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这正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