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日期: 2021-12-28
浏览次数: 12

来源:《凤凰新闻》 2021年1月7日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至280年西晋统一。不过,从习惯上来说,人们更愿意将它前推到184年黄巾大起义。实际上,除了这次三国鼎立,我国历史上还存在着另外四次三国鼎立,即东魏、西魏、南梁,北齐、北周、陈,北宋、西夏、契丹,南宋、金、西夏。可是,论起知名度,显然是东汉末期的这次比较高些。说起来,这还要感谢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正是他将枯燥无味的史料通俗化,并虚构了吕布戏貂禅、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借东风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才令彼时识字率不高的百姓们听之着迷,并自发地对其进行推广。史料记载,当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还专门将机变权谋俯拾皆是的《三国演义》大量抄印,将其当作军事教科书来教授女真高级将领如何用兵。如1629年皇太极反间计杀袁崇焕,借鉴的桥段就是“蒋干盗书”。到了现代,人们更是将其拍成了电视剧,并搬上了荧屏,使其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当然,这也包括它的主题曲《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里需要备注一下,这首词并不是罗贯中的作品,而是清初的文学批判家毛宗岗父子后来加上去的。其版权的真正拥有者,晚生罗贯中150余年,乃明中期著名的文学家、被王夫之称为“千古第一诗人”的杨慎。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杨慎祖籍四川新都,其家族是蜀中极其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祖父杨春、大叔杨廷仪是成化年间的进士,二叔杨廷平、三叔杨廷宣,是成化年间的举人,四叔杨廷历是荫补国子监生,五叔杨廷中式县学弟子。他的父亲杨更是了不得,虽然在杨慎出生时还仅是个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但日后却成为了正德、嘉靖这两朝的首辅。家学渊源,给杨慎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读书环境。不过,若论对杨慎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母亲,眉州籍云南提学副使黄明善之女。

我们知道,眉州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的老家,自古以来便文风浓郁。黄氏出身名门,文学素养自然很好。希望子女学业有成、光耀门楣,这是自古至今为人父母通有的想法。因此,黄氏对杨慎的教育十分用心。虽然她很早就病逝了,却给杨慎打下了受益终生的文学根底。据记载,杨慎曾仿作过《古战场文》和《过秦论》。其叔父读罢前篇,赞不绝口,称其为“神童”。其祖父杨春读罢后篇,则大呼“此儿丰骨不凡,吾家之贾谊也!”但和21岁就成为了汉文帝专聘的博士贾谊比起来,杨慎在他这个年纪,仕途就有些坎坷了。如1508年,20岁的杨慎赴京参加会试,其文章本已名列榜首,但因为考官的疏忽,这份试卷竟被烛火烧成了残卷,乃使稳操胜券的杨慎名落孙山。好在杨慎意志顽强,他控制了自己的烦躁情绪,决定从头再来。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苦心人天不负,正德六年,即1511年,勤学三年的杨慎一举夺魁,被皇帝钦点为头名状元。其殿试所写的策论《创业以武,守成以文》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一直写到唐宋君王,给朝廷治国提供了一份可行的谋划。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李东阳、刘忠、杨一清等人读罢,均对这篇气势磅礴的雄文赞叹不绝。称之曰,“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

传说,皇帝御点杨慎当状元,一些考生听了不服,要求和他比赛。于是,皇帝遂令杨慎立于午门和天下人论战。结果,来挑战的人,包络和其父杨廷和的政敌、正德帝的贴身权臣江彬,都被才思敏捷的杨慎一一驳倒。于是,杨慎遂按惯例受封为官居六品的翰林院编修,自此进入仕途。然而,杨慎的运气不好,他遇到了明朝史上有名的昏君。血气方刚的杨慎看不惯,接连劝奏正德帝不要沉溺游乐而置天下于不顾。结果,奏章被呈送入宫后却如石沉大海,并未有丝毫回应。一气之下,杨慎遂以养病为由,撂了挑子,辞官回了四川老家。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直到正德帝猝死豹房。但杨慎不知道,他接下来效力的新君嘉靖帝更加难伺候。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史料记载,这位年仅15岁的新皇帝登基后,屁股还没坐热,就提出了“尊崇所生”,即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尊为皇帝、生母蒋氏尊为皇后,也就是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按照制度,继位的皇帝应该是前任皇帝的子嗣,并要称前一代皇帝为皇考。因此,嘉靖帝应该是明孝宗,即他的亲伯父朱祐樘的继子。这样,嘉靖帝就要称呼孝宗为父,称仍在世的张皇后为母。而他的父母则要被称为“皇叔父”、“皇叔母”。嘉靖帝不愿被纳入孝宗一脉,想保持家族的独立性,因此想追尊已故的父亲,即明孝宗的四弟朱祐杬为皇帝。这样一来,必然会扰乱明朝的统嗣体系,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因此,多数朝臣们都极力反对,包括一手筹划迎立嘉靖帝的首辅杨廷和。但嘉靖帝却不管不顾,执意要按自己的想法办。杨廷和争不过,遂愤然辞职。随后,嘉靖帝再召群臣议论此事。杨慎和其父一样,也是坚定的护礼派,故而领导群臣奋起抗争。嘉靖帝为了尽快结束争端,下了“杀一儆百”的决心。于是,杨慎先是被酷烈地杖责,然后又被罢官严惩。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明朝制度,充军分四等:安置、迁徙、口外为民、流放。流放又按戍地不同分为四类:极边、烟瘴地、远边卫、沿海附近。按时间长短,又分为两种:终身、永远。“永远”需罚及子孙。杨慎遭到的处罚就是“永远流放”。史料记载,朝廷给他安排的流放地是帝国的边陲之地,即云南永昌,也就是今之保山县。

为何选这么个地方?因为嘉靖帝根据听到的民谣“宁充口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鸡关”推断,云南永昌是个远比雁门口外更加凄苦的地方。可怜杨慎一心为国为民,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下场。不过,对杨慎来说,这又是一个好事,因为正是这次贬谪使杨慎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精研文学。至于说杨慎的著作到底有多少?《四库全书总目纲要》记载说,杨慎生平著作四百余种。《明史》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不消说,这些著作必然会促进偏僻闭塞的云南之风气转变。实际上,在杨慎贬谪云南之前,云南全省只有二十多人著述论说。杨慎到达云南后,在当地官员的邀请下,他的讲学足迹遍布滇西,为云南培养了大批饱学之士,使云南的文学创作达到了空前繁荣,写书著作蔚然成风。截至明朝灭亡的百余年间,已有一百五十余人写出了著作二百六十种。迄今为止,云南地区仍然保存着杨慎的纪念遗迹。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

这首诗全篇都是千古名句,几乎人人都会背,但作者是谁却少有人知

1553年,杨慎65岁。按照大明律法,谪戍者达到六十五岁,可由子侄后辈代替服役;超过七十岁就可以用钱赎身。但是,这条律法唯独不适用于杨慎,因为嘉靖帝依旧恼恨杨慎。故而,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和杨慎同一批被贬谪的大臣们都已被赦免归家,唯独他终不得还。四年后,也就是嘉靖三十七年,皇帝干脆派了专门的使者去监视他。杨慎彻底看清了自己的处境,悲愤地发出了一句呐喊,“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1559年,这位被称为有明一代最博学的大文豪逝世于异乡昆明,享年七十三岁。

参考资料:《明史·杨慎传》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