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10822
导语:提起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人们脑海中总是会浮现两组词语对其进行形容。一个是勤政,从明熹宗朱由校手上接过这个烂摊子的时候,朝廷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在朱由检的勤劳治理之下虽说明朝不至于起死回生,也也是残存了一段时间。另一个就是煤山殉国,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朱由检并没有选择逃离,反而是以殉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为自己一生染上了悲壮的色彩。有不少对于明末时期的历史做过研究的学者认为,本来明朝的历史还可以继续延续一段时间。当时的明朝实际上还有不少能力出众的将士,包括郑崇俭、卢象升等人,但在之后的战役当中,崇祯帝朱由检的处理方式太过简单粗暴。
他对待战败的将士的大部分手段都是以杀为主,他认为军队打败仗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给将士的压力还不够大,所以他们不够用心导致最后战败。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他继位之后就陆续杀掉了军队的七个总督,朝廷当中不少有才能的人都人头落地了。
除此之外,朱由检的性格还非常多疑,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换掉了数十个重要职位的大臣,导致朝中基本上没什么人敢于说真话、议实事,只剩下了打口水仗。魏忠贤还在位的时候,还能通过各种收税为国库提供些许支撑。
但崇祯帝一上台之后就对朝廷的阉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解决了太监把持朝政的问题,但是同时他也将魏忠贤建立的税收制度彻底废除。
在他的眼中,这套税收制度实在搜刮民脂民膏,但实际上这套税收制度更多的是针对了富人阶级,他的举动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使得国家的经济体系遭受重创。
当李自成的部队大举进攻之时,实际上朱由检手上还有着三万关宁铁骑。这支部队可以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曾经还打败过八旗护军、追杀过李自成部等光辉战绩,但是当时崇祯帝到后期连这支部队的军饷都拿不出,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之后,吴三桂、王永吉等人带领着关宁铁骑才来到玉田,面对天下已经无主的局面,吴三桂等人只好选择引清军入关,将李自成剿灭。吴三桂的举动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属于比较明智的举动,将清军引入关只好,吴三桂便成为了清朝的平西王,成为了清朝的臣子。
吴三桂之后还为清军打败了南明政权,为清军的统一助推了一把,让清朝的统治者对其表现非常满意。清朝能够这么快的在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稳定政权,吴三桂的功劳可以说并不小。不过,清朝真的完全信任吴三桂吗?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并没有对吴三桂进行处理,但轮到康熙皇帝继位之后,情况却变得大不一样。康熙皇帝对比顺治有着更深的谋略和手段,而且对于国家的大权他有着强烈的目的野心,想要将整个王朝紧紧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很快他便下定决心要削藩。
吴三桂的兵力是清军两倍,且已经饮马长江,为何在湖广停滞不前
南明覆灭之后,清朝就开始有意识地削减吴三桂的权势,包括收缴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之后又再度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之后康熙皇帝更是御驾亲征,前往削藩。
当时的三藩包含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靖南王耿精忠,不过当时的吴三桂势力其实并不弱,在兵力的总量上是清军的两倍,同时当时的俄国也威胁清朝,如果不给予合适的报酬,就会支援吴三桂一方。
不过康熙对比朱由检,在领军方面有着高得多的智慧和水平,可以说两人压根不在同一层面,他希望通过这一战给清朝博一个稳定的未来。康熙皇帝采取先稳定平南王和靖南王,在吴三桂冒出造反的些许势头之后,就立马抓捕了因为早年间娶了皇太极女儿的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之后康熙皇帝并没有将吴应熊处死,而是将他当成自己手上的一个筹码。当然康熙皇帝的运气也不错,对方儿子在自己手上,而对方的首领吴三桂又在中途突然离世,导致其麾下的将士群龙无首,很快就被清军给击败了。
总结:所以吴三桂的部队在两广地区停滞不前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之下,人心涣散,自然而然没有更多的心思继续行军前往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