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7年10月22日
文/姚宇馨
二零一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塞勒,以“行为经济学”理论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假设的缺陷,肯定非理性因素在反常经济活动中的合理性。
经济行为都是“理性”而且“利己”,尽可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然而在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不少人常常会直觉地作出决定,也不见得完全符合自利原则,往往选择合作,实现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自身的利益参与慈善捐赠。传统经济学理想的、简单化的假设,显然存在缺陷。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七十二岁的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长期关注经济社会中的“反常现象”,将心理学应用于经济现象分析,以“行为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二零一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被问及如何花这九百万瑞典克朗(折合约一百一十一万美元)的奖金时,塞勒开玩笑称要“尽量非理性的花掉奖金”。
犹太裔的塞勒文笔灵巧,可读性高,深入浅出,让普通读者都看的津津有味。他没有一味强调人是非理性动物,他分析个人心理和人格特征如何影响经济决策以至于市场结果时发现,非理性是有迹可循、有规律的。塞勒提出“有限理性”、“社会偏好”、“缺乏自制力”等概念,都在现实中得到证实。
每个人都会使用“心理帐户”(Mental accounting),只是不自知,对不同账户持有不同标准,即使对等量金钱也赋予不同心理价值。因此做财务决定时,更倾向于考虑狭窄的范围,而缺少对整体影响的重视。比如,很多人倾向旅游而不储蓄购房,是因为两者分属不同帐户。
此外,决策前不仅考虑是否有利,亦会考虑公平性,即“社会偏好”。例如,一些公司不会在突然下雨时“趁火打劫”,提高雨伞售价,因为会引起顾客的反感甚至抵制。而在“长期计划”和“短期享乐”发生冲突时,人们因缺乏自制力,往往屈服于短期诱惑,因此健康生活计划或养老保险储蓄通常以失败收场。
塞勒的行为经济学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简单假设的缺陷,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合理性,对经济行为有更切实际的理解,对社会福利政策、储蓄投资政策等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跟塞勒合著《推力》一书的卡斯·桑斯坦,曾将行为经济学融入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桑斯坦担任政府“信息与规划事务”办公室主任,主张在不牺牲自由选择权的前提下,运用选择设计施加助推力,帮助人民做出领自己更加健康、富有和自由的决策,被视为奥巴马政府经济政策的幕后推手。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也曾直言不讳,他很欣赏塞勒和桑斯坦的研究。
尽管塞勒表示不是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但他的行为经济学同样适用于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了本土学者的研究,近年来也很注重吸收国际经济学界的理论成果,但仍偏重于传统经典学说,缺乏对开放后市场新变化的研究,甚至影响到了政府的决策和对市场的管理。
行为经济学启示中国
由于体制原因,中国市场受到更多政府干预和调控,政府相关政策对于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大。若仍采用一些老旧的经济观念,例如利用投资和货币的“双扩张”手段推动经济增长,将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塞勒更注重非理性的经济学研究,启发中国政府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反常行为,把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所谓非理性行为纳入管理范畴,这将令政府有效干预股市;若投资者深谙此道,则将获得可观的回报。
塞勒曾表示,对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不在于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推动传统经济理论不断完善。
塞勒关注人的行为,并将此运用到经济学领域,加上其循循善诱的行文特色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对反常经济现象的理解,以及对更多未知领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