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别忘记翻开一本美好的纸书 中国碎片化阅读喜忧参半

日期: 2015-05-15
浏览次数: 1763

来源:《亚洲周刊》2015年5月10日

文/江迅

  中国发布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数码化阅读率首超图书阅读率,碎片化阅读渐成趋势,远离了阅读之美;为鼓励书籍阅读,中国响应联合国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在七百多个城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近对微信上流行的“莫言名言警句”给出鉴定:他从未写过一句。在微信平台,有不少自说自话的养生术、职场成功学、官场生存术大行其道,这些古人认为的末流追求透过微信朋友圈传播,被当代人奉为主流。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发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码化阅读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有六成成年人都有透过手机阅读微信的习惯,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频率为每天两次,每天看微信时长超过四十分钟。这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

  地铁公交上、聚会饭桌上,“低头一族”已成为最特别的阅读风景:头也不抬,似乎忘掉了周遭世界,全情投入其中,手指变得比任何时候繁忙,也更劳累。时至今日,阅读正变得轻盈和丰盛,电脑、手机、电子书出现,微信、微博风行一时,手指一动,信息纷至沓来,碎片化阅读逐渐成为人们阅读的趋势,千年以来阅读书籍的习惯正在被颠覆。以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为例,纸质书借阅量每年在两万人次,而电子书阅读已超过一百万人次。

  成年人手机阅读群体的微信阅读,每天看微信时长超过四十分钟。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的研究表明:浅阅读、轻阅读、飘阅读、泛阅读、碎片化阅读是主体,成为流行、时尚的阅读。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读“费劲”的书、读“慢书”,便越发显得可贵了。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中,主流是心灵鸡汤、八卦内容为主,不少更是瞎拼乱凑之作。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创意来自国际出版社商协会。一九七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使图书成为生活必需品。

  一九九五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四月二十三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资讯的形式。巧合的是,四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在世界文学领域颇具纪念意义,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赛凡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维加都是在这一天逝世的。二零零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框架下,发起“世界图书首都计划”,每年有一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图书首都”称号。

  

各省市区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三十一个省区市参加

  目前在中国,已有七百多城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三十一个省区市都有自己全民阅读活动安排。以江西省为例: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众多市民伴着书香渡过。在红谷滩绿地中央广场,一场“书香盛会”让人尽情畅游书海,在全民阅读的气氛中给生活“充电”。其中“书香赣鄱”全民阅读现场活动在绿地中央广场举行,三十三家单位将展销优质读物,室外展区设置专题展台、图片展示、现场趣味活动等。省内多家出版社在现场举办“名编辑荐书”、“万支玫瑰映红读书日”、“读历史学成语”等活动。此外,东湖区图书馆举办“书香阵阵,幸福生活”第五届读好书活动、“网络书香在东湖”电子图书免费借阅活动。南昌市爱国路小学园内开展了别开生面的“读书漂流”活动,同学们在读书交流会上交换喜欢的书籍。

  当今时代步入“微时代”,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自古形成的阅读规矩正面临解体,包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内容等,说到底,是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变。对于时下读者来说,“一册在手”早已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读屏时代”也在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人们透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保持连接,可闪电般地同步获取最崭新的资讯,可以荧屏阅读、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而“微信”、“微博”正走俏。人们产生了忧虑:既然有如此直观和方便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讯息,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与纸质阅读呢?

  阅读的概念应有所改变,不是抱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也是阅读一部分,及汲取方法简便、迅速,并非正襟危坐“读红楼”、“品三国”才叫阅读。“中国阅读”的数量并没减少,若加上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现代人读书总量并不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少。当下国人阅读更多是跳跃化、碎片化、缩略化的阅读,实用阅读在取代审美阅读,消遣阅读在压倒心灵阅读。

         微信内容杂乱、不准确

 

微信微博

  北京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呈现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碎片化阅读依旧是主体,微信公众号中,七成是趣味性公众号,其中一成五为文化类。专家认为,微信作为典型阅读形态的出现,意味着社交化阅读已成为全新的阅读趋势。中国新闻出版社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认为:“微信阅读是碎片化、跳跃式的,而且不少都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从目前来看,完全依赖微信阅读获取知识绝对不可能。“新媒体指数”的研究也证实,微信现在的内容比较杂乱,还有伪科学的、造谣的。

  对此,有学者呼吁:低头族,别忘记翻开一本书。在低头一族越来越盛行时,只是想提议:别忘记翻开一本美好的纸书,那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他们认为,微信阅读是跳跃式的、散乱式的阅读方式。而且,眼球运转速度加快是身体之累,阅读主题、阅读内容不断转换,令人思绪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少了专注,多了浮躁,这是心理之累,匆忙阅读,看得快、忘得快,少了思考、少了消化,阅读之美变得遥远。相比之下,读一本美好的纸书,能体会独有的专注之美、沉静之美、大气之美。

  上海文化人毛尖说:“互联网让我们的阅读变成一种带有公共性质的短跑行为。这种行为有利有弊。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这种公共短跑会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机制,但是,对于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这种多少零碎化、标题化的阅读是对耐性的一种消耗。我读长篇的认真程度和耐心都下降了,也经常容易被‘标题党’和文不对题的图片误导,浪费很多点击。我现在基本不看微博。微信因为是朋友圈发的,都会看一眼。不过,有时候,零碎的一点时间,因为有微信,倒也被利用了起来。”可以说,关键所在不是阅读载体,而是能在浮躁喧嚣中保持真实从容的那颗心。

        聂振宁连续九年提议设立“中国读书日”

  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读书日”,事实上,聂震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已连续九年提议设立中国读书日。最初,他建议将九月二十八日作为“中国读书日”,如今提倡全民阅读,身为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的聂震宁便将这个日子改叫做“中国全民读书日”。他说:“我或许会一直提议下去,不考虑什么时候才会被接受,‘提出’是我的责任,当然还要身体力行参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二零一四年底,知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厦门大学做演讲时说,现在已经堕落到了要全社会去推广“阅读”的现状,这是一种悲哀。谁见过国际上把哪个日子定为“吃饭日”吗?然而,事实上确实有这样一群人,在中国土地上竭力推广全民“读书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坦言:“我不断提这个问题,第一,希望建立起‘全民读书日’;第二,全民阅读也好,读书活动也好,需要有一个载体,我用这个‘全民读书日’做载体,不断推动全民阅读”。

  聂震宁说,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确定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为“世界读书日”,但许多国家仍立有本国特色的国家读书节、读书周。他建议,中国读书日可命名为国家“全民阅读日”,定在每年九月二十八日。一是该日子是孔子诞辰日,能体现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二是每年九月正处于大中小学生新学年开始,适宜开展读书活动。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