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王义桅:从进京赶考到进全球化赶考

日期: 2014-12-31
浏览次数: 1262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8日

  七十年前,黄炎培提出共产党人如何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泽东以人民民主走出此周期律自信作答后,谨慎地进京“赶考”。

  时过境迁,今天的世界,国家面临的有人民民主不足的问题——被选举民主、金钱民主所绑架,也有人民民主过度的问题——民粹主义大行其道。以民主的名义、以民粹的方式搞革命,为各国所挠头,甚至西方国家也不例外。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算颜色革命了。一些人认为颜色革命是西方针对转型国家的和平演变,另一些人认为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不能以阴谋论妖魔化西方。日前环球时报年会关于颜色革命的辩论,表面由香港“占中”引发,其实是这种辩论的延续,折射出国人关于如何认识西方对华战略意图的分歧。

  回顾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欧洲多地遭遇抵制,尤其是欧洲政客以是否出席奥运会开幕式和达赖问题、人权问题挂钩,让国人反感,而当时美国总统小布什很早就表态将携家人参加,增添了国人对美好感和对欧反感。事实如此简单吗?当时美国众议长佩洛西领导的美国民主基金会大量渗入欧洲奥运火炬传递事件。欧洲人抱怨,欧洲成为西方对抗中国的牺牲品——其后的刘晓波事件,又是一例。

  奥巴马来京,信誓旦旦表态美国政府没有参与支持香港“占中”事件。他所说的美国政府,显然是狭义的,不能为美国社会与此事件脱开干系。事实上,他们大量参与世界各地的颜色革命,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不能轻易将香港“占中”事件定位为颜色革命,但性质没有根本区别。认为美国没有参与,是政治幼稚;认为美国一手策划,是思维简单。 

  颜色革命发生在政治经济转型国家,而中国是文明转型;颜色革命发生在全球化的失意国家,而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颜色革命发生在青年失业率高的国度,而中国比较好地解决了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凡此种种,表明“三个自信”的中国,对待颜色革命,要提高警惕,但也不能简单对号入座,杯弓蛇影。 

  大谈颜色革命者,往往认定西方、美国是我们的威胁。其实,颜色革命是草根运动,是民粹主义的文艺作品,发起者也是西方国家的麻烦。中国持续成功,已成为许多国家羡慕对象和转型参照系,要提高警惕,但也需转变思维,适应21世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常态。最根本的,要从革命思维、国家视角向全球化观念转化。不能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革命觉悟,认识中国今天所面临的世界挑战。这要求我们应以全球化的当家人来看问题,把颜色革命当做国内治理、全球治理的问题,而非简单的和平演变。 

  当然,这绝不是为西方政府开脱,也很难将西方社会与政府完全分开,毕竟西方政府不等于西方国家,动辄称西方,还是没有走出鸦片战争情结。 

  中国以前面对的是西方的全球化,现在面对的全球化的西方。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挑战,从进京“赶考”到进全球化“赶考”转变。进京“赶考”,要解决的是数千年封建王朝兴衰律挑战,进全球化“赶考”,要解决的是中国成为世界领导型国家的挑战。▲(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