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昆仑岩:要防颜色革命,先反和平演变

日期: 2014-12-31
浏览次数: 1177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6日

  香港“占中”终于清场,但事情没完。旷日已久的风潮,给安逸中的国人敲响警钟,应该引起一些思考。

        莫让今日之“占中”变成明日之占“中”

  颜色革命离中国有多远?问题已不成立。因为它无疑已在中国土地上发生,只不过香港这块土地是中国的特定地域,只不过它没有达到策动者的预期图谋。“港乱”是一个信号,一个前奏,一个预演。它告诫国人:针对中国的颜色革命已经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处于颜色革命由准备阶段向发动阶段推进的危局中。这决非无由之言。

  应当明确,今天特指的“颜色革命”,不是真正革命意义上的人民民主运动,本质上都是由西方背后策助的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街头政治对抗运动。颜色革命的对象选择,取决于西方垄断资本利益需要,不管你叫不叫“社会主义”国家,皆有可能中枪,因其选择标准只有一个,你是不是一个听命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的附庸性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你中国搞什么“主义”,都免不了成为颜色革命对象,因为西方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 

  香港与内地虽有差异,但又是密不可分的。自回归后,香港就一步步成为西方反华势力蓄谋颠覆中国的桥头堡和策源地。内地稳则香港可治,内地乱则香港必失。当下中国,表面的平静下掩盖着激烈的利益冲突和思想较量,群体性事件乃至社会风波生起的可能性随时存在,且完全可以被外部势力利用,内部也会有策应,尽管我们对这种危险估计不足。就像战争总是在睡梦中打响,“于无声处听惊雷”是矛盾酿发之必然规律。莫让今日之“占中”变成明日之占“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颜色革命是资本主义化的产物 

  现实紧要的是,中国有没有办法避免颜色革命之危?答案是肯定的。一句话: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道路,是防止颜色革命最根本、最有效、最可靠的武器。道理显而易见,颜色革命在真正搞社会主义的国家不具备条件。因为要搞街头运动,最基本的条件是民众的支持和参与,而民众对一个社会的满意度评价恰恰与这个社会实际涵有的社会主义因素多少呈正比。凡是真正走共同富裕道路、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能够共享发展利益的社会主义社会,政权必定得到广大人民拥护,敌对势力想鼓动人民起来“造反”是很难得逞的。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要颠覆你,就只能以“和平演变”为先手,让你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腐蚀和蜕变,在经济私有化、政治腐败化的进程中背叛社会主义原则,滋生和积聚起颜色革命所需要的社会矛盾条件,然后再对失去民心的政权搞街头运动。和平演变是社会性质的转变,颜色革命是执政权力的更替。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后者是前者的结局,且这种结局可能重演多次——因其不过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制造附庸国代理人的一种手段,只要目的没达到就可继续进行,借口是随机可找的。 

  回顾总结历史,世界上的颜色革命,毫无例外都发生在搞资本主义的社会条件下。那些发生在所谓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革命,尽管以推翻共产党领导为标志,而实际上其执政的共产党早已背离社会主义原则,颜色革命是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引起社会矛盾激化而被西方势力利用的结果。前苏东国家就是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颜色革命不是社会主义化的产物,而是资本主义化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体系里国家战略利益争夺和较量的产物。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提和平演变,好像这是“冷战思维”。其实,要害恰恰是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是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的必经阶段,只有和平演变才能酿成颜色革命。不反和平演变,只防颜色革命,无异于舍本求末。 

        内地波澜不惊,源自对党中央的信心 

  我们反思港版颜色革命,西方首选是在这块资本主义土地上,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土地上搞尝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了当今香港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差距悬殊、人们对经济生活现状和前景不满的社会矛盾。正像一些网评借用的那句话,香港问题“是经济,蠢货!”一切政治都是为了利益。民主的口号,只有在经济利益严重失衡的社会里,才会得到人们的相信和响应。这些年中央“惠港”政策和两地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繁荣发展,可是在香港大资产阶级控制下,两极分化加剧,回归带来的红利并没有都让普通民众共享,反而相对于内地竞争发展,港人原先的“优越感”日渐失落,而舆论操控者有意把这种怨气转嫁到中央政府和内地同胞身上。 

  这就不难理解,一些追求公平正义、向往美好未来的热血青年,为什么容易被“民主、自由、独立”的羽衣诱惑和裹挟,而沦为颜色革命的棋子和炮灰。也就不难理解,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要对付美国的控制颠覆,为什么不得不重拾曾经拥有的社会主义强国药方,且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实践证明,并将越来越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独立、国家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可靠出路。 

  所以,要防颜色革命,必先反和平演变。自古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西方寄希望于港版颜色革命能够在内地引起连锁反应,就是因为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和平演变的战略已经在中国埋下“炸药”。而之所以未能得逞,相反内地波澜不惊,原因固然可列若干,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因为广大民众没有对执政的共产党失去信心。 

  他们看到了反腐纠风、顿纲治乱、扶正祛邪的行动,相信党中央能够代表人民意愿,真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准改革开放航向,有效解决当今中国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给广大人民带来文明共富的美好前景,而不愿意以国家分裂、社会动乱为代价,把自己的未来命运交给高喊“自由”“民主”口号的外国资本。中央能够“稳坐钓鱼船”的定力,正来自这份底气。“港乱”有险无惊,最值庆幸的当是这一点。▲(作者本名宋方敏,是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解放军少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