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澳门成功是香港的清醒剂

日期: 2014-12-29
浏览次数: 1106

来源:《文汇报》2014年12月22日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澳门的活动和讲话覆盖了12月21日澳门所有平面媒体的版面。澳门舆论认为,习近平所提的「四点希望」既高度概括澳门实况,也为美好未来指明方向。同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也高度关注澳门的回归庆典,香港舆论认为,澳门落实“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经验值得香港学习。

        惊人成绩来自“一国两制”

  澳门舆论认为,习近平主席对澳门特区提出的“四点希望”既高度概括澳门实况,也为美好未来指明方向。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要把习近平主席讲话重要精神作为特区新阶段各项工作的基本指引,推动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在新的形势下再创辉煌。

  《澳门日报》21日的报道指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

  澳门《华侨报》发表评论指出,澳门所取得的惊人成绩都是因为“一国两制”而来。澳门未来的5年是承前启后、寻求更上一层楼的5年,习主席所提的四点希望反映出他对澳门情况十分了解,对特区政府和澳门居民都有指导作用。

  《新华澳报》评论指出,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澳门在取得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仍会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妥善应对。

  澳门特区立法会副主席林香生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特区行政长官时的讲话切中时弊。澳门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发展平稳,但也遇到包括产业单一、服务业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都要澳门社会共同面对,共同花大力气去解决,最终达至习近平主席期望的长治久安。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梁维特说,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话不仅对澳门提出了希望,也提出了要求。澳门作为一个高度外向的微型经济体,极易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产业过于单一则加大了这种内在的风险。所以,澳门必须谋划长远,加大推动产业适度多元力度。

        被澳门超越香港百味杂陈

  刚刚经历了“占中”之乱的香港,看到澳门欢庆回归别有一番感慨。19日的香港《大公报》报道说,与过去三次回归庆典相比,此次香港市民心里可谓“百般滋味”。为什么同是特区,澳门发展势头会比香港好?为什么同是落实“一国两制”,澳门会更加政通人和?为什么当年的“小兄弟”,如今已经走到了香港的前头?文章感慨道,“占中”已用一种极端方式证明对抗政治是一条死路,澳门取得的成功,对香港更是一剂清醒药。

  “澳门不仅是香港的镜子”,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以此为题说,澳门是香港的镜子,照出了香港的奇特现象。澳门被殖民的历史比香港还长,但今天却没有人拿起葡萄牙旗去抗议特区政府,更不会有人去要求葡萄牙国会议员来澳门调查。因为澳门无论多么反政府的政治人物,也不会有那种殖民地的乡愁,迷恋殖民宗主国的“上国衣冠”。

  21日,香港各大报纸在重要版面大幅报道习近平20日的讲话,并配发社评或评论。多家大报认为,香港与澳门的情况和条件虽然不一样,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原则和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相同性体现在习主席所指出的“三个必须”。

  《文汇报》社评认为,要做到“三个必须”,须对“一国两制”方针有全面准确的理解。香港社会还有一些人对“一国两制”和基本法存在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香港出现的对经济社会和政制发展的一些不正确观点,乃至发生违法“占中”,都与此有关。社评说,习主席对澳门提出的四点希望,对香港同样有指导意义。

  《商报》社评说,79天的“占中”刚告平息,社会各界纷纷反思香港应何去何从之际,习近平讲话有很强的针对性,值得港人仔细研读,牢记教益。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