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加藤嘉一的话语权从哪里来?——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期: 2014-05-29
浏览次数: 1249

  先前对于加藤嘉一“热”在有担心之余,却有点不懈。现在加藤嘉一的泡沫吹破,也不把它看成小悲剧,只是小闹剧而已。国人固然要深省,且也不过是一小儿戏,值得自乐其乐。

加藤嘉一的话语权从哪里来?

迎合中国人的需要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

  由于日文杂志《周刊文春》的一篇揭露文章,“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专栏作家加藤嘉一被迫承认伪造了履历,并在微博上向公众道歉。

  加藤嘉一是近年来中国陷入信誉困境中的一系列名人中的一个另类,因为他是个在华成名的日本人。他的“倒下”,也令很多曾经追捧他的中国媒体和读者感到尴尬,因为他并不是在成名之地——中国——被揭露出来的。事实上,早在半年以前,加藤嘉一因在中国出名而被“内销”回日本后,就有不少日本人对他表示怀疑。

  在其学历造假一事上,中国媒体粗心大意令人遗憾,但也不应苛求,毕竟中日两国文字不同,访查不便,而媒体判定一个专栏作家水平主要不是靠学历,而是靠学识。问题是,加藤嘉一的学识是否与其盛名“匹配”呢?客观说,从他的文章看,并非一个完全欺世盗名的骗子,文字、观点有颇多可取之处。尽管如此,这些文字与见解也顶多与中国一些不错的时评家水平相仿,并不特别出色。加藤被揭露后,国内仍有人替他辩护,但对其学识,我见到的最高评价也只是“文章是可读的,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且很勤奋”这类话。

  这样一个文章只具“可读性”的普通日本青年,到底因何成为被无数中国媒体青睐,遍开专栏,掌握巨大话语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呢?值得深思。

  即便加藤的学历是真的,他依旧是个普通人,而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文章,之所以能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受追捧,是因为他具有某种稀缺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加藤嘉一在中国媒体上经营的不是他的超人学识与见解,而是他身为日本人的立场,是的,他的成功来自在出售立场,同样的话语,中国人无法说或说出来不值钱,但由加藤说出来,则别有风味,这就是所谓“客观”的价值、“第三只眼”的价值。

  显然,作为日本“客人”,中国通加藤嘉一很善于利用自己的立场,他知道什么时候说日本的坏话,什么时候说中国的好话,像“作为日本人我是很恨菅直人的”、“日本首相不应再参拜靖国神社”等等这些话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更多时候,在公知热的中国,他表现得比中国公知还公知,这也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

  日本人加藤嘉一稳稳地抓住了中国人的脉搏,而中国媒体也慷慨地把话语权移交给他。这件事不能以好坏来一概而论,但却反映出一些现实: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上取得巨大进步,但在文化上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媒体还不够自信。主动了解中国,参与中国舆论的外国人也不够多,按理说,像加藤嘉一这样的“第三只眼”在中国不该如此珍惜;另外,媒体的浮躁、跟风、一哄而上,也是加藤嘉一短时间内能够爆红的重要原因。

  在历史上,外国人伪造身份履历来中国牟利的事情并不罕见,宋、明等中华文明鼎盛时期,就常有日本及南洋各小国商人为换取赏赐或者贸易权而冒充朝贡使节前来朝贡,一般都能满载而归、赞誉而归,这类事情也几乎从未被揭穿。这不是因为接触假冒贡使的中国人都草包,而是因为他们都深深明白:天朝人民需要这个。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1
来源:视频号他只当了五年校长 却造就了浙江一代科技新贵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范汉杰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1896年10月29日—1976年1月16日),名其迭,字汉杰(一说字韶宾),以字行,广东大埔人。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早年毕业于广东陆军测量学堂。曾任广东陆军测量局三角课课长、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桂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第六路军司令等职。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历任参谋、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任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第十师师长。北伐战争期间,参加过汀泗桥战役、马回岭战役等作战。其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学习。回国后升至第一军副军长兼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全面抗战期间,历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行营副主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何以潮汕:地理篇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这几个字连在一起怎么读?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