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日期: 2014-05-29
浏览次数: 1108

文/邱立本   文章转载自2013年10月27日《亚洲周刊》

  村上春树、契诃夫、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文学魅力的“千古事”,又岂是诺贝尔的“寸心”可以知道?

  诺贝尔文学奖的年度揭晓,是一场比文学想象还难以想象的游戏,它牵动了多少文学的心灵,也牵动了多少政治与经济的心灵。为什么是他或她?为什么是这个国家而不是那个国家?为什么是这样的题材和文类?没有人可以解答,因为所有的答案都锁在一个神秘的黑盒子中,永远见不到真相的阳光。

  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戏剧张力,让这场诺贝尔文学争夺战成为最好的赌博游戏,也成为一个最佳的游戏题材。尽管还没有任何的诺贝尔得奖作品,是以这样的故事为题材。

  诺贝尔奖是光芒四射的文学徽章,但也是充满争议的徽章。从一九零一年开始办法的这项文学奖,错过了一大堆文学大师,如托尔斯泰、乔伊斯、普鲁斯特、易卜生、亨利•詹姆斯、米兰、昆德拉等。他们的文学成就,又岂是“诺贝尔”三字可以了得?

  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孟若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但讽刺地,契诃夫也从来没获诺贝尔提名。

  倒是一些已经无人记得的平庸之辈,如很多名不见经传的瑞典作家,都拥有这块文学奖章。一九六四年发过作家沙特获奖,但他断然拒绝,说一个真正的作家,才不会稀罕诺贝尔。

  但没有人会否认诺贝尔的光环,会成为很多读者与作者的文学心结,若隐若现,纠缠不休。但细心追溯历史,发现这奖项其实是“欧洲中心”、甚至是“瑞典中心”的文学游戏,获奖的瑞典作家比亚洲作家还要多。亚洲人在这场比赛中,只是陪跑的角色?

  近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成为一个不断陪跑的候选人,在文学的马拉松赛中,他听尽沿途热烈的掌声,但就是拿不到最后的诺贝尔桂冠。

  这当然引发了全球村上迷强烈不满,他们觉得这是一种歧视。他们每年都在揭晓前夕共聚一堂,举行盛大的造势大会,就好像一场选战,要为参选人加油。

  但胜利的钥匙不在读者手中,而系乎一群看不懂日文的瑞典人。村上春树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英译本还没有出版,也使他在竞逐过程中陷于劣势。但国际文学的评论都对村上这部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从过去“小资作家”的领域,改而成为面对现实社会残酷人家的“硬派作家”,作出了“华丽的转身”。

  也许村上春树就像当年的沙特一样,即使将来获奖,也会拒绝领奖,因为他所拥抱的世界,不再是一个诺贝尔可以理解的世界。他的《挪威的森林》其实不在欧洲,而是在亚洲的都是丛林中,他在生命的《舞、舞、舞》中,发现他的《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全球读者来说,村上春树、契诃夫、乔伊斯、普鲁斯特等文学魅力的“千古事”,又岂是诺贝尔的“寸心”可以知道?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