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赏析丨寄意山水 平淡悠远——柳宗元《渔翁》赏读

日期: 2019-02-11
浏览次数: 29

来源:凤凰新闻

2018年7月27日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渔翁》

       唐代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改革。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个闲职,不得过问吏治,因此,柳宗元一直心情抑郁。无奈之时,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聊遣愁怀。因此,这一时期,柳宗元写出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山水游记和山水诗,《渔翁》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起句较平,可第二句却造语清奇。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生火来做饭,这本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诗人用“清湘”“楚竹”这两个意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清澈的湘江水,楚地的斑竹枝,本来已经积淀了许多浪漫神话传说和高洁美好的情感,这“汲清湘”“燃楚竹”的生活又显出一种远离污浊尘世,与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合二为一的情趣。

       晨起时江面常水雾迷蒙,生火时自然会有炊烟缭绕,老渔翁的形象在水雾炊烟中一直朦朦胧胧,看不真切。等到“烟销日出”之时,本该清楚看到的老渔翁却不见踪影,让人不禁纳罕老渔翁哪里去了?忽然传来一声桨声“欸乃”,放眼望去,面前是一片青绿山水。这桨声和青山绿水本来是没什么关联的,可这“欸乃”的桨声打破了山水的清寂,为绿色注入了生活的气息;那山水绿意中单调的桨声,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悦耳怡情了。正是这无关联的组合,才使诗显出了这样的奇趣。

       结尾两句,写江流滚滚,白云悠悠,更显出一种平淡悠远的意境,而那就是老渔翁心态的写照。

       《渔翁》一诗中,这泛舟湘江、闲云野鹤一般的老渔翁是谪居永州的柳宗元精神状态的表现。他的《江雪》一诗还塑造了一个在满天冬雪中独钓寒江的傲岸孤绝的老渔翁形象。这两个迥然不同的老渔翁形象正是柳宗元心态的全貌。作为一个正直的失败者,柳宗元常常处于矛盾的情绪之中,有时誓不屈服,有时心灰意冷。誓不屈服时,他以“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高傲视污浊的社会现实,这就是《江雪》中那个遗世独立、独钓寒江的老渔翁;心灰意冷时,他以寄情山水的自我抚慰回避自己无力改变的现实。这一抗争、一隐遁,正是千百年来失意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心态、两种选择。《渔翁》中这种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的生活,其实只是柳宗元向往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正因为它是一种理想,滤去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和悲哀,因此才显得这样清丽脱俗,这样空灵冲淡,具有这样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语文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古典诗词艺术欣赏》,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李善友:“我们也不要被科学所遮蔽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这才是林徽因和徐志摩年轻时候的合照
2025 - 04 - 07
来源:视频号客家人张榕轩
2025 - 04 - 07
来源:新京报 2024年8月3日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布讣告称,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耿云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2日14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讣告同时表示,将于8月6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送别仪式。耿云志1938年出生于辽宁,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1月—1998年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他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与文化史的研究,特别以对胡适的研究闻名学界。从1975年开始,耿云志通过深入研究,对胡适做出更为实事求是的评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耿云志在学术自述中,耿云志曾提到,“做任何学问,最基本的方法都只是实事求是而已。实事,就是关乎所研究的问题的一切材料及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实际;求是,就是分析这些材料,揭示其意义”...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