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1月19日
文/柳莺
2015年,当时年仅27岁的贵州导演毕赣,带着自己的处女作长片《路边野餐》横空出世,从洛迦诺最佳导演到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再到台湾金马奖一众殊荣,影片造成的文化轰动效应,在大规模公映前便持续发酵,引发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艺术片创作的最强期待。一时间“诗意”、“深邃”、“魔幻”等形容词纷至沓来,被影评人们用来形容其不同于主流院线大片与传统独立电影的迥异气质。而自这部现象级的处女作之后,经过3年的筹备,备受瞩目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终于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年末又作为开幕片奏响金马影展的序曲,引发了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热烈讨论。2D加3D影像的结合不仅挑战人们惯常的观影习惯,更加精致化的长镜头,亦让人惊呼一种毕赣式美学正在诞生。
毕赣自往昔岁月中掘取吉光片羽,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侯孝贤、努里·比格·锡兰等中外大师的影像中汲得创作经验,并依照黔东南独特的气候、语言、文化,对电影的结构与形式进行精妙的在地化、本土化尝试。从创作脉络上来看,《路边野餐》是2012年短片《金刚经》的延展与扩充。《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故事仍旧发生在凯里,在叙事上也和前作有着细微的关联。但比起《路边野餐》,这部影片在制作量级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资金的投入、欧洲制片方和知名卡司的加盟,让影片的完片水准得到大大的提高。当然,将《地球最后的夜晚》仅仅看成是《路边野餐》2.0升级版是不准确的。如果说后者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导演天马行空的尝试,那么工业的加持,更加迫使毕赣去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往这样的形式里填充怎样的内容。
《地球最后的夜晚》始于凯里青年罗纮武的重归自由,出狱后,他开始寻找消失的神秘女人万绮雯。二十年前,她像影子一样淡入淡出,最后不知所踪,而罗纮武却在孑孓独行中,掉入了自己的梦境,在虚实相间的空间中,更多记忆的碎片扑面而来……多年来,导演不仅坚持在同一空间中重复使用同一拨演员,前作中曾出现的诸多意象,如手表、渡船、诗歌、流行金曲等,均被一一编织进更为繁复的长片叙事脉络中,摇镜、闪回、黑屏等视听语言,亦跨越影像文本间的沟壑,建构着自成一派的美学体系。《地球最后的夜晚》也因此呈现出既无限贴近日常生活,又充满超现实间离感的驳杂性。
当然,影片最具话题性的,还是那个长达一个小时的3D长镜头。镜头跟随罗纮武来到一座影院,当他坐在银幕前戴上3D眼睛的时候,观众们做出了和他一样的动作。与其说观看3D电影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如说这种呈现形式本身提醒着我们电影跳脱于现实生活的梦境本质,“戴上眼镜”的做法,也无疑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日常细节。有趣的是,正如在《路边野餐》中所呈现的那样,时空失序的荡麦蕴藏着人物前世今生的秘密。《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现实生活并没有给罗纮武提供任何蛛丝马迹,反而在遁入潜意识的过程中,那个神秘的女人才终于现身。
当《地球最后的夜晚》中诗意、散漫而又抽象的情绪在银幕上升腾开来,观众便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一种与以往中国独立电影创作脉络截然不同的艺术路径。影片通过独特视听情境的营造,对长镜头美学的创新使用,展现了一种可贵的美学自觉。而毕赣,继续着他对于梦境般电影语言的创造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