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火车

日期: 2017-03-01
浏览次数: 484

梁秋实  

  我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的时候,每星期要去吴淞两三次,在天通庵搭小火车到炮台湾,大约十五分钟。火车虽然破旧,却是中国最早建设的铁路。清同治年间由英商怡和洋行鸠工开建,后由清廷购回,光绪二十三年全线完成。当初兴建伊始,当地愚民反对,酿成毁路风潮。那一段历史恐怕大家早已忘了。

  我同时在贤南大学授课,每星期要去真如三次,由上海北站搭四等慢车(即铁棚货车) 到真如,约十分钟,票价一角。有一次在车站挤着买票,那时候尚无排队习惯,全凭体力挤进挤出。票是买到了,但是衣袋里的皮夹被小偷摸去。一位好心的朋友告诉我,不可声张,可以替我找回来,如果里面有紧要的东西,我说里面只有数十元和一张无价的照片。他说那就算了,因为找回来也要酬谢弟兄们一笔钱。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说东西被偷还可以找回来,其中奥妙无穷。

  火车是分等级的。四等火车恐怕很多人没有搭过。我说搭,不说坐,因为根本没有座位,而且也没有窗户。搭四等车的人不一定就是四等人,等于搭头等车的不一定就是头等人。而且搭四等车的人不一定一辈子永远搭四等车,等于搭头等车的也不一定一辈子永远搭头等车。好像人有阶级之分,其实随时也有升降,变化是很多的。教书的人能享受四等火车的交通之便,实已很是幸运了,虽然车里是黑洞洞的,而且还有令人作呕的便溺气味。

  当年最豪华的火车是津浦路的蓝钢车。车厢包上一层蓝色钢铁皮,与众不同,显着高贵。头等卧车装饰尤其美观,老舍一篇题名《火车》的小说,描写头等乘客在厚厚软软的地毯上吐痰,确是写实,并非虚撰。这样做是表示他的特殊身分。最令我惊讶的是头等车厢里的侍者礼貌特别周到,由津至浦要走一天一夜。夜间要查票,而头等客可以不受惊扰,安睡一夜,因为侍者在晚间早就把车票收去,查票的人走过头等车厢也特别把声音压低,在侍者手中查看车票,悄悄的就走过去了,真是体贴。查票的人走到二等车里,态度就稍有变化,嗓门提高;到了三等车里,就不免大声吼叫推醒那些打瞌睡的客人。

  不要以为蓝钢车总是舒适如意,也曾出过纰漏。民国十二年盗匪孙美瑶啸聚一群喽啰在津浦路线上临城附近的抱犊谷。这抱犊谷是一座山,形势天成,入口极狭,据传说谷内耕牛是当初抱犊以入。孙美瑶过着打家劫舍的生活,意犹未足,看看火车呜呜的从山下蜿蜒而过,忽发奇想。他截断路轨,把一列火车车上数百名中外旅客一古脑儿掳上了山作为人质。害得军阀大吏手足无措。事涉被掳中外人士之安全,投鼠忌器,不敢动武。结果是几经折冲,和平解决,人质释放,盗匪收编为正式军队,孙美瑶获得旅长官衔。这就是哄动中外的临城劫车案。还有一个尾声,听说后来孙美瑶旅长不知怎么的还是被杀掉了。就我所记忆,如此规模的劫火车只发生过这么一遭。外国也有劫车案,有我们的这样多采多姿么?

  现在美国,火车已经是落伍的交通工具,在没有飞机和全国快速公路网的时代,坐火车从西海岸到东海岸是一大享受。沿途的风景,目不暇给。旅客不拥挤,座位很舒适,不分等级,只是卧铺另加费用。十几年前我旅游华府到纽约,就有人劝我要坐火车,因为以后可能将没有火车可坐了。果然,车站一片荒凉 ,车上乘客寥寥无几,往日的繁华哪里去了?

  有人嫌火车走得慢,又有人嫌火车冒烟脏。人类浪费时间精力做好多好多不该做的事,何必斤斤计较旅途所耗的时间?纵然火车走得像枪弹一般快,车上的人忙的是什么?火车冒烟是脏,可是冒烟的并不只是火车,何况现在火车多不冒烟了。如果老远看火车冒黑烟或吐白气,那景象却不一定讨厌。记得抗战时我住在四川北碚,天气晴朗,搬藤椅在门前闲坐,遥望对面层峦叠嶂之中忽然闪出一缕白烟,呼啸而通,隐隐然听到汽笛之声。“此非恶声也”,那是天府煤矿的运煤的小火车。那是“天府之国”当时唯一的一段铁路。我看了很开心,和看近处梯田中“一行白鹭上青天”同样的开心。说起四川省的铁路之兴建,其事甚早,光绪末年就有川汉铁路之议,宣统年间还引起铁路风潮,成为革命导火线之一。民国二十五年又有川黔铁路的计划。一再拖延以迄于今。可是抗战时经过重庆到成都公路的人,应该记得那条公路的路基特别高,路面相当阔,因为那条公路正是当年成渝铁路的未完成的遗址。

  有一年由某大员陪同坐火车到郑州。途经某处,但见上有高山,下有清涧,竹篱茅舍,俨若桃源。我凭窗眺望,不禁说了一句赞叹的话:“这地方风景如画,可惜火车走得太快、一下子就要过去了”。某大员立刻招呼:“教火车停下来。”火车真的停下来了,让我们细细观赏那一片景物。此事不足为训,可是给了我一个难忘而复杂的感触:「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但是享特权算得是大丈夫么?

  头等乘客在未上车之前即已享受头等待遇,车站里有头等候车室。里面有座位,有茶水,有人代理票务。在台湾好像某些车站有所谓贵宾室,任何神气活现的人都可以走进去以贵宾姿态出现。上车的时候不需经由栅门剪票,他可以从一个侧门昂然而入,还有人笑容满面的照料他登车。其实,熙来攘往,无非名利之徒,谁是贵宾?

  后记

  潘霖先生来信说:“成渝铁路勘定路线与公路有相当距离 ,且成渝公路沿线有不少九十度直角弯道,实不可能循此线建铁路”。也许我所说的系传闻有误。

  又,马晋封先生来信说:“抱犊谷之谷字该是崮”。

刊于 《雅舍散文》台湾九歌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