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转自《亚洲周刊》2011.07.17 作者:毛峰
中共已故总书记胡耀邦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几近二十二年,但其精神却意外“隐身”在今年七月一日中共九十大庆胡锦涛总书记的纪念讲话中,成为今后中国向何处去的一面镜子。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时,“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清醒地思考“中国为什么要改革”,践行中国必须推进社会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成为了中国未来走向希望的不二抉择。
中共前领导人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最近撰写出版了《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以详尽的史料和深刻的观察思考解读了历史绕不开的胡耀邦,改革开放离不开的胡耀邦思想,启迪人们思索中国改革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中国应该怎样进行改革?中国将向何处去?引人注目的是,近期一直在海内外呼吁中国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该书作序,寄托对耀邦的深深怀念。
胡德平的书书以五问中国为何要改革为主线,梳理了胡耀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驱者的党中央领导人是如何在困难重重中迈出政治实践与政治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步的。胡耀邦又是如何面对拆迁群众,如何面对腐败的历史史实,特别是揭示了胡耀邦面对困境,”思路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又是怎样在无路的荒原上迈出第一步的改革心路历程:”改革困难,不改革更困难”。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的胡德平在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说,此次坐在人民大会堂直接听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既讲了所取得的成绩,也讲到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困难、考验和危险。如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市场经济的考验等。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了必须正视的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四大危险,强调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支持,必须警钟长鸣。胡德平说:“这其实也是我一直不赞成有人把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概括为太平盛世的原因所在。只有清醒地面对问题,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充分认识到我们为什么改革,真正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富民强国,执政之根本在于为民谋利,才能以忧患意识的紧迫感,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胡德平认为,改革不能只追求GDP,以为生产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忽视了生产目的和人的发展,可能会使改革失去方向,失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贪腐源自绝封权力
胡德平说,我们今天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特”在封建性传统、习惯、等级和特权上,不能“特”在权贵资本与民争利上,不能“特”在权力不受制衡的贪污腐败上。胡德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性上,“特”在对市场经济运用的多样性上,“特”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民主法制化的不断进步上。这也是他长期来整理阅读父亲胡耀邦的诸多讲话资料,探寻思考胡耀邦改革开放思想史中积累的心得。
胡耀邦被访间称为“中国的良心”和无私无畏的改革家。在结束文革浩劫、百废待兴的困难时刻,从一九七七年起,胡耀邦先后担任了中央党校校长、中组部部长等职,发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启了新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振奋人心的思想大解放。胡耀邦顶住各种压力盒阻力,为六百多万的文革冤假错案平反,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和思想的基础。一九八零年,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强烈反对以权谋私和特权腐败,坚持积极推进民主与法治的政治改革。也正因为如此,胡耀邦受到了党内保守派和即得利益者的“暗伤”,被攻击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并于一九八七年一月被逼辞职。
胡耀邦忧国忧民,积劳成疾,于八九年四月病逝,激起全国亿万民众“怀念耀邦、悼念耀邦”的哀痛之潮催生风波…… 今中国改革开放遭受挫折巨痛。
胡耀邦在历史上站起来了
胡耀邦在当年保守势力的攻击中倒下,却在历史上站起来,更成为未来中国向何处去的一面铜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胡耀邦就敢于触碰最为敏感的权力制衡问题,强调必须建立民主与法治的监督制度,防止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一九八五年,胡耀邦毫不妥协地下令搜查一名政治局委员的儿子涉嫌贪腐案,坚定行动震动中南海,震慑力一批贪腐谋私的高干子弟。胡耀邦曾说:“抓反腐宁可得罪个别人,不可得罪十亿人”,“宁可一家哭,不可一路哭”。显示他反腐尽早尽快下决心,一避免腐败像癌细胞大面积扩散的思路。
胡耀邦也是中共历史上最深得民心的总书记。他在任期间一天下苍生为己任,亲自批阅人民群众来信两千多件,访贫问苦足迹遍布全国二千多个县中的一千六百多个,其真正深入基层,真情真切关心民众疾苦,力推真正的富民政策,留下了永远的人格魅力。
尤为敬佩的是胡耀邦的廉洁。他又兄姐九人,亲戚中却无一个人靠他进入城市,全部留在老茧浏阳务农。作为胡耀邦亲外甥曾德威的儿子曾维信自食其力,在深圳卖报营生十七年,“没沾过总书记一点光”。
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改革成果未被全民分享,并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勾结,令腐败从个人私吞到集团性鲸吞,泛滥成灾;权贵资本持续垄断财富资源,形成与民竞争、国进民退;维权与维稳相互交织,共同成为社会焦虑。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重大历史命题,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胡德平对亚洲周刊说,思考中国为什么要改革的主要目的,包括如何站稳站好我们改革的原点:“以人为本,富民为根”,对于如何评价三十多年来的改革现状以及如何继续深化改革、怎么改革?胡德平说:“我也是跟着改革的潮流深入其中,从不自觉到自觉,形成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特别是看了父亲(胡耀邦)的很多讲话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日记。我觉得当代人应该有勇气把当代的历史写出来”。
胡德平认为,当代人写当代史可能会有一些局限,但也有很好条件,这就是可以比较方便寻找和掌握大量的当代史料,有了史料就可有史考,特别是可以趁不少当事人健在时确认真假,去伪存真,避免日后无从考证之憾。有了史考,经过百家争鸣的评论产生史论,最后形成史学,为现实服务,为将来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