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日期: 2023-03-21
浏览次数: 17

来源:今日头条-莆仙历史文化 2023年1月29日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反清复明下的莆田民众迁移到潮州

清顺治元年(1644),清朝政权在北京建立。顺治三年(1646)十月,清兵自泉州来攻兴化,知府刘永祚殉难,兴化府明政权为清廷替代。莆仙百姓自古崇尚气节,此时又涌现出一大批富于民族气节的著名抗清义士,演绎了一幕幕悲壮的抗清故事。顺治四年(1647),常泰里人潘仲勤和仙游人王似玉举义,九月至十月间,与郑成功部将杨耿部,率众围兴化城,十一月因清兵援师大集始退。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顺治四年(1647)九月到十一月,南明东阁大学士莆田井后村人朱继祚(1593—1649)与杨耿、潘忠琼、王方玉等义军多次围攻莆田城。次年 朱继祚再围府城,莆田乡绅黄鸣俊、林嵋、余飏、林忠孝、林尊宾等起兵响应。三月,城中官民开东城门引入义军,兴化府城克复并坚守至七月,城陷后朱继祚在狮子岩被俘,翌年正月解省被害。当朱继祚举兵时,明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枫亭人林兰友则在仙游起兵响应。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一艘搭载莆田移民的大船驶往潮州

顺治四年,也就是1647年,在莆田轰轰烈烈抗清的战斗下,莆田乡绅杨先生策划了前往潮州的迁移方案。杨先生为了免于战争风险,组织了21户72人雇佣了一艘搭载莆田移民的大船,经过21户的商量,准备驶往投靠有亲戚的潮州,其中有姓李的李明山,该船从当时战乱时期比较宁静的灵川朱玑巷集结登船,这是潮州李氏族谱记载的重要移民事件。查了莆田康熙《陇西李氏族谱》,李明山为李富三子李延龄的后裔。潮州族谱有多个版本,另外族谱记载李氏一世祖李明山为躲避战乱,率全家迁徙到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定居城内北门面线巷。这是因战乱而避难的重要事件。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在清代莆田有大量移民定居潮州。根据《潮州会馆天后宫记》:“……我朝加崇庙貌,载在祀典,福兴泉漳诸郡,商人皆设后之行宫于苏,以聚族讲礼焉。潮之人曰:‘我何敢后?’康熙四十七年五月,择地……康熙五十六年四月,而天后阁落成。”这是莆田移民和商人建设天后宫的重要史料。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潮州李氏家族自一世祖李明山起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约有十代。其中经历了二世祖李朝客、三世祖李子坤、四世祖李仲联、五世祖李世馨、六世祖李克任、七世祖李鹏万、八世祖李起英及李晓帆,传至九世有李嘉诚之伯父李云章、父亲李云经、叔父李云松,直至李嘉诚恰居第十世。

1647年移居潮州的莆田人

当时杨先生组织21户72人情况我们会认真研究。莆田迁移潮汕的群体庞大,我们将逐步认真考证后发布。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01
来源:视频号他只当了五年校长 却造就了浙江一代科技新贵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范汉杰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1896年10月29日—1976年1月16日),名其迭,字汉杰(一说字韶宾),以字行,广东大埔人。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范汉杰早年毕业于广东陆军测量学堂。曾任广东陆军测量局三角课课长、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桂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第六路军司令等职。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后在粤军第一师邓仲元部历任参谋、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26年任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第十师师长。北伐战争期间,参加过汀泗桥战役、马回岭战役等作战。其后出国留学,曾到日本、德国考察学习。回国后升至第一军副军长兼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主任。全面抗战期间,历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兼郑州警备司令、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历任东北行营副主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何以潮汕:地理篇
2025 - 03 - 31
来源:视频号这几个字连在一起怎么读?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