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州日报》 2022-07-24
乾隆《潮州府志·坊表》:“万代瞻仰坊,在道巷口,为惠潮兵备道谢琏建。”
谢琏(1585-1632),字君实,号韶石,湖北监利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福建泉州、河南汝宁知府,江西按察副使。天启七年(1627),转广东布政右参政。崇祯元年(1628),任广东副使、惠潮海防分巡道。三年,升江西布政使,改山东布政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五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
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以后,后金政权在东北迅速崛起,到崇祯年间,已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并伺机入关,山东半岛成为明朝防御后金渡海南下的前线。为了防御其渡海入侵,设立登莱巡抚,驻登州,并置水师。登、莱州遂成为明末北方的军事重镇。崇祯四年(1631),登莱巡抚孙元化命令驻扎于莱州沿海的孔有德、李九成等部3000人渡海(渤海海峡)增援辽东军队。在渡海的过程中,遇到大风而折返。孙元化又让孔有德率部火速由陆路赴辽东,引起了该部不满。于是年闰十一月廿八日,行至河北吴桥时发生兵变,叛军兵戈回指,攻城拔寨,连陷山东诸县,最终攻克山东重镇登州并包围莱州数月,在山东半岛肆虐十八个月。直到崇祯六年正月,在明朝从辽东、四川等地调集大军征讨下,方逃出登州,从海上逃亡,遭到明朝海上驻军和朝鲜援军的截击。四月,孔有德、耿仲明等降于后金,为后金带来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所以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今辽宁沈阳)十里迎接。这一事变,对当时明与后金势力的消长影响很大。此战虽然以明军胜利告终,但登莱局势已不可收拾,山东腹地也遭蹂躏。明廷丧失兵力数万人,良将十多员,战舰、大炮、粮钱无算。从此登莱荒芜,东江动摇,海上牵制不再,战略进攻丧失。
此战明军守住莱州,为日后平叛发挥了重要作用。蔡东藩的《明史演义》第九十三回有生动描写:
“(五年二月初一,)怀宗简徐从治为山东巡抚,谢琏为登莱巡抚,并驻莱州,协力讨贼。(孔)有德等已破黄县,陷平度,集兵攻莱,四面围住。从治屡出兵掩击,颇有斩获,只有德等终不肯退。相持数月,忽闻明廷特简侍郎孙宇烈,总督山东,统马步兵二万五千,浩荡东来。徐从治、谢琏等,总道是大军来援,可以即日解围,哪知这孙宇烈逗留中道,只管遣使议抚。有德等只把议抚条款,与他敷衍,且纵还故抚元化,及所拘官吏,表明就抚的意思,一面暗运西洋大炮,猛轰莱城。徐从治方登陴督守,不料炮弹无情,击中要害,立时殒命。莱城益危,又固守了月余,宇烈不至,城中已力竭难支。有德侦知消息,因遣人伪约降期,请文武官出城守抚。谢琏也料他有诈,留总兵杨御蕃守城,自与知府朱万年,出城招降。有德与九成、仲明等,见了谢琏,下马跪拜,佯作叩首涕泣状。谢琏、朱万年也下马慰谕。未及数语,有德等陡然起身,指麾左右,把两人牵拥而去。杨御蕃见两人中计,忙紧闭城门,登陴守御,果然叛军大至,猛力扑城,城上矢石交下,才得击却。”朱万年遇难于城下。
《明史·徐从治传附谢琏传》:“从治死,(谢)琏遂被擒。于是举朝恚愤,逮(孙)宇烈下狱,调关外劲卒剿之,罢总督及登莱巡抚不设,专任代从治者朱大典以行。(兵部尚书熊)明遇坐主抚误国,罢归,遂绝抚议。八月,大典合兵救莱。兵甫接,贼辄大败,围解。有德走登州,九成杀琏及二中官。大典围登,九成战死。城破,追剿,有德、仲明入海遁。生擒(毛)承禄等,斩应元(李九成子),贼尽平。诏赠从治兵部尚书,赐祭葬,荫锦衣百户,建祠曰‘忠烈’;赠琏兵部右侍郎,亦赐祭葬,建祠,荫子。”谢琏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赐谥“节悯”。
谢琏在潮州之政绩,乾隆《潮州府志·宦迹》有记载:“谢琏,字君实,湖北监利人。由进士,崇正戊辰、己巳(崇祯元年、二年)间任惠潮道。丰裁峻整(风纪严肃庄重),有诗名,每月课士,手自评骘,士林钦其学识。平远贼踞石窟寨,劫掠远近,久为民害。琏统官兵,亲冒矢石,深入贼巢讨平之,请即其地设镇平县治。”【按:至崇祯六年(1633),始由两广总督熊文灿奏准析平远之石窟都和程乡之松源、龟浆二都,设置镇平县(今蕉岭),隶属潮州府。】谢琏还于崇祯二年主持并捐资重建海阳县学宫之启圣公祠。
又文中提到“平远贼”,指的是以苏峻为首的“五总贼”。顺治《潮州府志·兵事部·苏峻等五总之变》:“崇祯元年,山贼苏峻、龚义、钟岳等聚众大密径(原属程乡,今属蕉岭)抄掠。纠合刘勾鼻、钟掣天等攻破石窟镇,贼势大张。三月,(平远)知县金一鳌甫履任,闻程乡有千户范思仁之变,乃遣吏曾绍宗等抵贼营议抚。苏峻、汤庆愿降,余贼意多未决。四月,苏峻、龚义等复攻平远,刘勾鼻等攻程乡,仍集平远城下。一鳌集把总曾应元等逐之,擒贼二名。复率典史陈应秋等固守十日,擒杀内应杜成文等。又遣绍宗、应元申抚议抚苏峻等五名。黎大总、刘勾鼻、钟掣天、张惟夫不受。次日,虔抚(南赣巡抚)洪瞻祖给苏峻等为归顺把总,力图报效。勾鼻等复攻程乡及(江西)会昌、定南等县。三省震动。一鳌率峻等讨之,黎大总、钟掣天等以次就缚。刘勾鼻降,愿击贼以赎罪。先后生擒贼首五名,杀贼首三名,斩首一百二十级,抚贼党九十四名。明年,峻等既降复叛,与贼首陈蜡梨、花腰蜂等纠合为乱,因攻劫(福建)武平、上杭等县。副使谢琏帅师驻程乡县,督通判杨锡线、参将郑嘉谟、主簿冉良翰分道协剿。良翰破石窟寨,斩首数百,员子山、梅子畲四十余寨望风披靡,杀戮殆尽。琏又密谕一鳌于二月望日五总苏峻、韩元、龚义、钟岳、汤庆等入县参谒,伏兵两廊下缚杀之。韩元逸追戮于江西长宁县。五总贼平。”
因有此功绩,民众遂于程乡县(今属梅县)为之立祠祭祀。乾隆《嘉应州志·祠祀》:“谢公祠,南门外儒学之东,祀明惠潮兵巡道谢琏。【按:琏号韶石,湖北监利进士。丰裁峻整,尊俨若神。善为诗,喜论文,课士手自评骘,刻《湖山选课》,人服其学精当。平远贼踞石窟寨,劫掠程乡、平远,为民害多年。崇祯二年,琏统兵讨平之,申请其地设镇平县。后仕至四川巡抚(按:系山东登莱巡抚之误),到任甫三日,流寇至,城陷死之。程人思其功,立祠祀焉。】”
万代瞻仰坊另一面镌“百粤澄清”,下枋镌 “合属士庶商民咸诵钦差惠潮兵巡道谢琏丰功,阖泽佥诚”。明崇祯二年(1629)建。
万代:形容时间的长久。瞻仰:仰望、观看,多用于对人、物表示尊敬之词。《礼记·祭法》:“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
百粤:亦作“百越”。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赣、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澄清:使变清。引申为安定。宋·司马光《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坊字是说谢琏任惠潮道期间,指挥若定平叛乱,靖盗寇,兴学育才,使百粤之地宁靖,百姓安居乐业,受民景仰。从坊枋之文字注解,可知此坊是全郡士庶商民自发众筹而成的。他们通过立坊颂扬,希望后继官员能重民、爱民、富民,担负起为民众造福的责任。
坊的位置,乾隆《潮州府志》、光绪《海阳县志》均言在“道巷口”。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二》:“巡道署,旧在金山前宝善坊。国朝康煕二十二年,移城西南仁贤坊明尚书黄锦别墅,有西园池台竹木之胜。”“分巡道旧署,在金山前,后并为分守道署。”《潮安县城关镇亭坊简略史迹》(1951年手抄本):坊“在县巷内,旧县城隍庙侧”。可见府县志与《亭坊简略史迹》记载并不矛盾,都是在金山前,也即今太平路通文星路的旧县巷口处。坊于1950年拆卸。透过“道巷”“县巷”到“旧县巷”的历史地名变迁轨迹,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