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伦伦
尊敬的管乔中山长、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韩山书院国学和岭东人文研修班今天结业了,我谨代表韩山师范学院和我自己,对同学们的顺利结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李伟雄副山长为首的书院管理团队、对以赵松元副山长为首的、以孔令彬班主任为骨干的教师团队表示热烈的感谢!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一生修持:从知识、文化走向文明》。
什么叫“知识”?《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知识”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狭义的“知识”“指学术、文化或学问。”我们平时所说的“有知识”、“知识丰富”指的是后者。我们学的所谓“国学”,也是“知识”的一类。
什么叫“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狭义的“文化”“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文化”、“文化水平”指的是后者,即狭义的概念。
什么叫“文明”?“文明”是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的“文明”讲的就是这个较高阶段。
作为个人的学习,或曰修持,也是从学知识、学文化开始,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气质,才能达到较高的文明的境界。
大家今天结业了,学习了不少国学知识,算是有知识,有文化了,但大家达到文明的程度了吗?孔令彬老师的总结告诉我们,还没有!
例如考勤情况不理想、上课精神面貌不佳、礼仪缺失(“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这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问题”。)等等。这是外化的表象。我认为问题在于心里或曰思想上。正如孔班主任所说:“一些同学把研修班课程仅当成一门校性选修课,没有把自己视为书院的一份子,思想上还没有融入到书院中来。”我认为是没有把它当成一门修心养性的课程来学。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之不修,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对在座同学们来说,结业仪式不是国学研修的终点,而只是起点。一年的学习,只是让大家了解了,国学有哪些基本内容,让大家以后一辈子可以慢慢地研读它们,不断获得新的体会,不断地修持自己,此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一年的学习,学习的只是皮毛,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告诉你们:蒙学和国学有什么差别,小学与国学有什么不同。我指两个小学的问题考考大家。上面提到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为什么写成“说话”的“说”。《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的“说”是什么意思?“学而时习之”的“习”又是什么意思?懂吗?我想,未必。就是懂了,也只是懂一点小学的知识而已,是进入国学的基础知识而已。
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你也许能够背诵全书,但未必能使用上几句,那又有何用。所以,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慢慢学习、咀嚼、反刍,体会它的精神内核,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再外化为行为,那才达到有文化、有能力,最后达到文明的程度。
总之,国学班只是你学习国学的预科班,结业式就是你学习国学的真正的起点,你今天才真正的扬帆起航。在“活到老、学到老”的修心养性的过程中,“路漫漫其修远兮”,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像我们的杰出校友、百岁老人饶宗颐教授一样,终生学习,永远求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