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10月26日
12 诸神黄昏
1935年后的蒋介石,放眼全国,已经没有对手!
江浙财团已几乎被吃干榨净!
他们已不再是老蒋的“座上宾",而只是老蒋战争、独裁的“提款机”。
有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
是不是像极了“夜壶”?
为了战争,老蒋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种种压迫、掠夺政策:
如采用绑架、逮捕等恐怖手段对江浙财团敲诈勒索;
采取高压手段强行派购公债;
指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派打手捣毁并强行改组上海总商会;
通过强行加入官股并撤换银行主持人,控制、吞并江浙财团的主要银行中国、交通、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银行;
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
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
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并了。
也正是在蒋介石的手中,江浙财团逐渐消失,即便侥幸存活的,也是不得不屈居四大家族篱下。

更狠的是币制改革:即法币取代了市面上流通的金属货币和各式各样的纸币!
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法币政策实施办法》。
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次年2月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禁用黄金;
实行白银国有,所有银元限期至银行兑换法币;
并确定外汇价法币一元折合英镑一先令二便士半,或美元二角九分五厘。
此改革对统一全国货币,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有一定作用。
要知道,当时西方国家为了转移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恢复“金银复本位制”,并通过了一项囤积白银的法案。
在全世界大肆收购白银。
而当时的中国,流通的主要货币恰恰就是白银。
到了1934年,受美国购银法案的影响,中国白银大量流出,这导致中国市场上的流通白银不足。
但官僚资本却由此搜刮白银3.7亿盎司,为以后滥发纸币,实行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
这对江浙财团金融界来说,更是致命一击,特别是“南四行”彻底丧失发钞权!
这也宣告江浙财团在金融界落幕!毕竟官僚资本已替代了江浙财团!
再来交代一下江浙财团大佬结论:
1.江浙财团的重要人物之一,上海总商会会长傅筱庵
因为没有满足蒋介石贷款1,000万的要求,被蒋介石罗织罪名要将其逮捕,他不得不躲入租界,后来甚至跑到大连。
最终,傅筱庵还是向蒋介石交纳了大笔捐款之后才去掉了罪名。
而蒋介石也趁机将他的上海总工会宣布由政府控制。
后来当了汉奸的傅筱庵。

2.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嘉璈
1935年3月,蒋介石强行将张嘉璈调离中国银行,改任张为挂名的中央银行副总裁。
此后,张嘉璈历任铁道部长、交通部长、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1947年3月,张嘉璈又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
1948年5月辞职。

3.浙江实业银行上海总行总经理李铭
1926 年起任银行公会主席达9年期间还担任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公债委员会委员及政府国债基金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主任委员等
汪伪政府成立后,拒绝与日伪合作,被汪伪政府列为通缉令黑名单的第一号人物,遂避居美国使馆。

4.上海银行公会会长宝座,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领袖陈光甫
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

5.上海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
1936年起,兼任工部局图书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工部局华董兼任主任委员之第一人。
1937年“八·一三”沪战后上海沦陷,和上海银行公会理事长、浙江实业银行总经理李铭,同被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指派,以民间金融界身份,负责维持上海租界内的金融事业。
1938年春离沪去香港,是年八月,国民党政府拟组织代表团,赴美国商谈借款事宜,电邀徐参加。
1938年8月14日,与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同搭飞机,拟从香港飞赴广西桂林,再转重庆。
日本军部获得情报,误以为孙科座机,8月24日飞机起飞后遭日本军用飞机截击,在广东地区上空中弹被击落,机坠人亡,时年49岁。

6.上海商会会长、第一家民营银行四明银行总经理虞洽卿
上海商会北改组后,他投身实业运输。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中外合作办救济机构的机会,任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会长,以救济难民为名免税从西贡运大米到上海,大发国难财。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去重庆,组织二民贸易公司、三北运输公司, 运输和囤积物资,牟取暴利。
1945年4月26日,虞洽卿病故于重庆,终年79岁。
翌年11月归葬于故乡龙山。

江浙财团可能万万没想到:
他们曾经选定的江浙财团代言人
不但没有为他们代言,反而为他们掘了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