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王岐山:毛主席有远见啊!

日期: 2024-12-16
浏览次数: 9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

“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

王岐山:毛主席有远见啊!

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

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

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不了大学,更别说当工程师了,连高中都上不了。很多人都是靠当时党和国家的助学金啊。

02 刚解放就“包产到户”好了?

有很多人就说:“哎呀!当时啊,如果刚解放就包产到户就好了”。我认为你缺乏历史的知识。

王:再一个我给你们讲农村,现在都讲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我确实参加过八十年代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联产责任承包制、包产到户毫无疑问从体制和机制上解放了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我们也别忘了但是我们也别忘了,有很多人就说:“哎呀!当时啊,如果刚解放就包产到户就好了”。我认为你缺乏历史的知识。

至今我还和一些同志们还在谈起,中央的同志们我们一起聊啊,我是深深知道,如果没有三十年大兴水利工程(农业会怎么样)?那天还说起南水北调,(中央)去南水北调团城湖那边植树,就说起这个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

历史回顾: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

1958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扁担、筐子、小木船),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

10万民工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10万人三班倒,昼夜不停工。那时不到2平方公里,几万人在一起施工,白天真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晚上没有电,照明用火把、汽灯,从采料场到江边连成几条火龙。

196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

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4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 ,大坝安如磐石。

丹江口水库的水源都来自发源于陕西的汉江和丹江。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较高,可以直接饮用,这里的水又可以自流到北方,因此丹江口水库便成为了南水北调中线源地。

1979年12月,水电部正式成立了部属的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把“南水北调”列入中国跨世纪的骨干工程之一。

2014年12月12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还有你们浙江那个新安江水库,什么时候修的?

历史回顾:

1955年10月,电力工业部选址,在淳安与建德交界的铜官建设新安江水电站。

1957年4月,新安江电站主体工程破土动工。

1958年10月28日,遂安县撤销建制,与淳安县合并。

1959年9月,新安江水电站开始蓄水。

1960年4月,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

新安江电站水库(今日千岛湖),正常坝前水位为108米(黄海标高),淹没原淳安和遂安2座县城、3个镇、5个农村集镇,1377个村庄,30多万亩耕地。移民29万。

编者注:看到淳安,您是否记起《大明王朝1566》里的改稻为桑、毁堤淹田?所淹的县就是淳安、建德。为何要修新安江水库?改稻为桑的土地兼并政策的暴利所在,便是借助洪水毁堤淹田,以低价兼并农民土地。

1992年,浙江省灾害防御协会年会上,对新安江水库1960-1992年的防洪效益作了初步探讨。指出32年来,由于水库拦蓄洪水,削峰错峰,避免的经济损失在20亿元以上,防洪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发电的收益。新安江水库下游一带是浙江省人口最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浙江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安江水库的防洪作用越来越显著,作用愈显重要。

03 为什么这么多奇迹出现在毛泽东时代?

同志们,我前一段时间到河南看了红旗渠,什么时候修的?最困难时期修的啊!对吧。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利工程(农业会怎么样)?我还想幸好修了!

王:同志们,我前一段时间到河南看了红旗渠,什么时候修的?最困难时期修的啊!对吧。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利工程(农业会怎么样)?我还想幸好修了!湖北的、(浙江的)同志都知道,新安江修水库淹了多少,那是整个县城。(插话:两个县,后来合并成一个县)。请问现在再修这样的水库,你们想一想,得什么成本啊?

编者注:许多见过红旗渠的人都问我:当年,生活那么困难,工具那么简陋,资金那么缺乏,怎么就能创造出那样惊天动地的奇迹?我总是告诉他们那样的奇迹只有毛泽东时代能够创造!几千年来,林县山穷水恶!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为什么就没有人修一条红旗渠来?难道是林县人懒?

那时候,中国的奇迹很多,与林县相邻的安阳县也修成了一条“跃进渠”,规模不次于红旗渠,还有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解决七亿人的吃饭问题,国家既无内债也无外债……奇迹数也数不清。

为啥这么多奇迹都出在毛泽东时代,而不是其它什么时代?根本原因是毛主席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当了主人,不是为官员修,不是为资本家修。毛泽东时代,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干部带头参加劳动。

靠毛泽东思想,将亿万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组织起来,形成集体力量,才是移山倒海、改天换地的生产力,集体能量和集体智慧才是最伟大的创造力。有了这种巨大的生产力,才能创造出那么多奇迹。

1969年7月8日,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这条渠1960年动工兴建,总干渠长104里。红旗渠建成后,林县水浇地面积从不到1万亩扩大为60万亩。

王:还有一个前提,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就是......(前提)13套大化肥啊(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在毛主席和周总理领导下,我国引进13套大型化肥装置)。

说起我国的化肥工业,就不能不提到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正是这些装置引领了中国的化肥特别是氮肥行业逐渐与世界接轨,逐渐步入了大型化、低能耗的发展道路。

王: 还有毛主席提倡的农业的八字方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村的教育,农村的卫生。

编者注:农业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肥(合理施肥);水(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田间管理);工(工具改革)。因地制宜地采取这些措施,对农作物稳产高产是很有效的。简称八字宪法。

04 毛泽东时代的农业是大仁政

历史上血吸虫病从来是往长江一带里涌,结果血吸虫病竟然被根除。你知道这是多重要的劳动力素质啊,身体素质啊!

编者注: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解放前,疫区遍及江南12个省、市的350个县,患者1000万人,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达1亿以上。我们采访今年79岁的吴振才,年幼时亲眼见到很多晚期血吸虫病人,大着肚子在痛苦中死去。“骨瘦如柴,常常是人在门槛里面,肚子却在门槛外。”吴振才说,血吸虫病流行给疫区百姓造成极大危害,新中国成立前余江县到处可见田地荒芜,坟堆遍地。

血吸虫病患者

解放后,我党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就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重疫区余江除灭血吸虫病,治好千余人。1955年冬,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和“限期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毛泽东还亲自到湖北疫区视察,在杭州亲自制定规划。

疫区余江县人们提出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

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王:你们现在对这方面(的了解)还不如一些境外的老华人啊,也包括台湾的,他们回来以后都不相信啊,我说的不是现在回来啊,我指的是七十年代刚改革开放初,就78、79,八十年代初,他们不相信中国的农村能变成这个样子。因为他们当初离开中国的时候,农村是凋敝不堪呐。

05 老人家有远见啊!

王:我们常说要不是当年老人家有远见啊,那么困难的时候,累着裤腰袋,17年没长过工资,硬是把原子弹、氢弹给搞出来了,那时候谁管得了中国啊,如果我们没有核武器,现在要发展核武器,我看这问题还大了呐!

我国没有核武器,毛主席建国初期就说了,我们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我们有和没有不一样啊。当时的陈毅外长兴奋地说:有了这玩意,我这说话腰杆就硬了。

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你们也不至于没有爱国主义这种情怀,也不至于没有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骄傲、自豪和自信。是不是这样啊?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