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talk 2023年5月3日
“我陈光威是个说了算、定了干,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评论,研制钓竿设备这件事,咱说啥也得干下去!”
作者 | 正风
在威海,隐藏着大大小小4000多家渔具生产及贸易型企业,他们承包了世界上近半数的钓竿。更准确点说,目前全球80%的钓具产自中国,而中国市场的一半以上都是“威海制造”。
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人生正是围绕这一根小小的钓竿展开的。
他是威海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中国钓具产业的领航者、中国碳纤维产业化的开创者,堪称最被低估的“民族之光”。
童年遭遇不幸,
他每日靠乞讨为生
1942年2月3日,陈光威出生在威海的一个普通人家,但结合时代背景和家庭变故来看,生活对于年幼的陈光威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民国时期,戏曲在民间极为流行,陈光威的父亲是当地戏班里的一个名角儿,母亲则出身于书香门第,从英国传教士创办的育华中学毕业后,进入文登县的一所学校教书。
在陈光威出生前,父母已育有一儿一女,家里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儿女双全,人丁兴旺。
可谁也没有想到,当陈光威还在母亲腹中时,父亲却在某一天突然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这让身怀六甲的母亲几乎陷入绝境。
陈光威出生后,母亲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但靠着教书的微薄工资,实在难以抚养3个孩子,所以在陈光威4岁那年,母亲将3个孩子送回威海,请孩子们的外婆代为照看。
而彼时的威海卫与中国大部分国土一样满目疮痍,日军侵占威海卫之后,当地的渔行、饭馆、杂货店、染坊等纷纷被迫停业,原本家境尚可的外婆家也难逃此劫。
为了让几个孩子活下去,外婆变卖了家中所有家当,但即便如此,一家老小仍吃不上一口饱饭。
所以打记事起,陈光威对生活的印象就是每天和外婆出去讨饭,谁家要是能给上一碗残羹剩饭填饱肚子,他会高兴好久。
陈光威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他读了很多遍,书中有一句曹操评价袁绍的话让他印象很深: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60多岁时,他还和员工一遍遍讲着这句话的含义:
“像袁绍这样,做大事时吝惜身体,见到小利却不顾生命,不是真英雄。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想干好事业,就一定要有全力以赴、舍生忘死的精神,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成功。”
小学毕业后,由于父亲的“历史问题不清”,陈光威被剥夺了报考公办中学的资格,求学之路就此中断。此外,他的参军梦也由于家庭成分原因被无情粉碎,没能成为一名军人,是陈光威一生的遗憾。
再加上继父年迈体衰,哥哥姐姐在外地工作,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于陈光威而言,他别无选择,纵使再爱读书,也只能接受现实,15岁的他回到村里继续种地,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转机出现在1959年。
那年,公社创办了一所农业中学,专门招收13-17岁的小学毕业生,得知消息后,17岁的陈光威马上跑过去报了名,顺利通过入学考试后,再次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课堂。
在农业中学的3年里,陈光威过得紧张而充实,阅读的种类也比之前更丰富了,经常手捧一本物理或者化学书看得入神。但农业中学是所半日制学校,陈光威和同学们还是需要半工半读,生产养校。
有一天,陈光威正在地里劳动,一位老师从他身旁经过,感慨地说道:
“像你们这个年纪的小伙子,既没机会学知识,也没办法从事更好的工作,就这么待在村里当农民,实在太可惜了。”
陈光威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话是什么意思,在后来的种种经历中,他才明白了老师这番话背后那没有道出的遗憾与惋惜。
1962年,20岁的陈光威拿到了中学毕业证,但他却开心不起来,他知道,这一别,一辈子可能就再也没机会拿起书本了。
那天,他在校园里站了很久,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校园里的每处角落,想要记下这里的一草一木。
回到村里后,陈光威把全部精力放在劳动上,种地、砍柴、割草、捕鱼,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很快就成了村里最能干的小伙子。
可即便如此,受家庭成分的影响,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苦活、累活总是落到他头上,简单轻松工分又高的活永远排不上他,当干部或者入党更是想都别想。
无数个难眠之夜里,陈光威一次又一次地质问自己,命运对他为何如此残酷,也曾悄然留下苦涩的泪水,但在旁人面前,他总是面带笑容,从未有过自暴自弃的心态。
这与他的读书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书本中的知识让陈光威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他相信无论何种处境,一个人都不该目光短浅,只要把眼光放长远,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总会有更多的可能发生。
今天来看,那是一段蓄力等待的日子。一旦时机来临,这个勤奋、努力且极具耐性的小伙子,定将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养猪致富,
用勤劳努力摆脱“家庭成分”的枷锁
1964年,陈光威22岁,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母亲发动亲朋好友一起帮忙,准备给陈光威说个好媳妇,可每次相亲回来后,陈光威总是一言不发。原来,他的心里早就认准了一个姑娘,那个名叫王言卿的姑娘。
可这门亲事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只因王言卿的父亲在“土改”时被划为了大地主,作为大地主的女儿,王言卿在村里备受歧视,没有人敢娶她。
可陈光威偏不,他一面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压力,一面好生开导王言卿:
“你别怪我家人,他们也是为了我考虑。给我些时间,我一定能说服他们接受咱俩的事。等结了婚,我一定好好待你。”
陈光威就这样犟了3年,母亲拗不过他,最终答应了这门的婚事。
往后的很多年里,王言卿与陈光威一直是外人眼中的模范夫妻。很多人也问过王言卿,别人家吵架是日常,怎么你家总是那么安静?你和陈光威就没生过气吗?
王言卿说:“当初我是大地主的女儿,谁敢娶我?但陈光威就敢,他不仅娶了我,还待我这么好。仅凭这一点,我就该多体谅他。”
婚后,大儿子陈亮出生,陈光威也开始琢磨怎么能多挣点儿钱,把日子过得更好点。
当时发展养猪副业受到国家和集体的支持,陈光威就从集市上买了一些小猪崽,别人中午吃完饭睡午觉,他就去到处去挖野菜给小猪“加餐”,把猪养得又肥又壮。
靠着勤劳和努力,别人家一年出栏一两头猪,他家能出栏4头猪。几年下来,陈光威就成了村里养猪大户,还给家里面添置了自行车、缝纫机等大小件,引得旁人一阵羡慕。
由于日子过得好,1976年,陈光威被推选为王家钦村村委会委员,成为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给村民传授自己的种植和养猪经验。2年后,由于工作成绩出色、群众评价高,38岁的陈光威经组织批准入党。
那一刻,陈光威眼里泛着泪花,这意味着他终于摆脱了“家庭成分”的沉重枷锁,这么多年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此后,他决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劳动,要多为村民做好事,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1980年,包产到户政策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明确肯定,王家钦村也推行起了土地承包制。
陈光威敏锐地发现,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不愿意埋头在庄稼地里了,他索性把大家召集起来成立了个包工队,去镇里做建筑施工。
他们从推土方、运砂石这类小活干起,越干越熟练,到后来已经能够承接办公楼、工厂和学校等大项目,跟着陈光威外出打工的村民们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这一下,陈光威的包工队算是在村里闯出了名堂,大家对他创富的本事钦佩不已,希望他能带领全村人都当一回“万元户”。
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他大概率会安稳地度过后半生。可对这个隐忍、勤奋、敢于和命运抗衡的男人来说,另一条更为传奇的命运轨迹将注定与他相遇。
担任村支书期间,陈光威把十几家村办企业搞得红红火火,镇领导看中了他的组织和经营能力,随后将其调到了镇工办,负责管理下辖的几十家镇办企业。
1987年,已经是镇工办副主任的陈光威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镇政府决定派他去当厂长,接管一家濒临破产的石化厂。
已经在镇工办工作了一年多的陈光威对这家石化厂再了解不过了。
由于产品没有竞争力,工厂已经亏损了70多万元,从厂长、车间主任到技术骨干全都走光了,只剩下35名普通员工,大家还被拖欠了半年多的工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但凭借骨子里的那股闯劲儿,陈光威没有拒绝,只提了一个要求:“环球渔具公司现在发展形势好,把他们生产玻璃纤维布的业务交给石化厂。”镇领导觉得这个思路不错,便痛快地答应了。
担任厂长期间的陈光威
来到石化厂后,陈光威发现工厂长期经营惨淡的症结主要在于领导班子软弱无力、干群不同心、长期不组织职工学习等,于是他重点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抓思想,二是抓生产。
他先是通知相关科室在一周内建起职工夜校,并在教室里贴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标语。
早年的读书经历让他深知,一个人只有思想转变了,才能在行为上有所进步。
夜校的第一课,陈光威走上讲台,表情严肃地说道:
“挂在墙上的这些标语、警句,不是让大家看的,而是希望大家认真推敲、仔细琢磨,然后好好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我希望大家记住,要想做好事,首先必须做好人。”
另一方面,在生产上陈光威以身作则。为了早日完成订单,补齐大家的工资,他和职工一起没日没夜地加班生产玻璃纤维布。
当时,生产玻璃纤维布的车间环境极为恶劣,空气中弥漫着微小的玻璃丝颗粒。这些颗粒会导致眼睛红肿、皮肤瘙痒,进入呼吸道后还会引发喉咙肿痛、咳嗽等症状。
而陈光威除了吃饭,每天几乎不离开车间,困了就趴在机器上歇一会儿。大家看陈光威实在太拼命,就逼着他回家好好睡一觉,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又回到了车间。
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干了5个月,玻璃纤维布如数交付给了环球渔具公司,拿到货款后还赚了3万多块钱,他用这笔钱补齐了拖欠工人的薪资和劳保福利。
拿到工资的那一刻,有些年纪大的残疾工人不禁流下了眼泪。
看到这一幕,身为党员的陈光威更坚定了心中的那个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搭建鱼竿生产线,自己搞生产,让工人们再也不因发不出工资而流泪了。
“一个快倒闭的石化厂还能造鱼竿?”“陈光威想搞钓竿设备,简直是痴人说梦。”
陈光威转产做鱼竿的计划一提出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嘲讽,再加上当时国内所有鱼竿设备几乎全是从日韩等国进口的,没有人相信他能在没资金、没技术、没设备的三无条件下把鱼竿造出来。
这事儿别人遇到了可能会打退堂鼓,但对陈光威这个“犟人”来说,既然话说出来了,就一定要干成。用他的话来讲:
“我陈光威是个说了算、定了干,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评论,研制钓竿设备这件事,咱说啥也得干下去!”
“目前,中国所引进的钓竿生产线,都是国际上70年代的设备,难道咱中国人就比外国人无能?我觉得不是,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专利,70年代卫星、火箭照样是被有志气的国人送上太空的,难道造个鱼竿真就比造卫星、火箭还难吗?”
说干就干,不懂设备,他就买来一堆机械制造方面的书自学,没有专家,他就磨破嘴皮子跑到相关单位借调技术员。
试制、失败、再试制、再失败……150多天的时间里,他就在这样的试制与失败间苦熬,绘制出的图纸摞成了一座小山,参考资料也堆满了半间屋子。
终于,中国第一条国产化钓竿生产线在这个简陋的石化厂里诞生了,一举改变了钓竿生产企业只能使用国外设备的历史。
陈光威(左一)查看工厂生产的钓竿
1988年,石化厂正式更名为威海鱼竿厂,这也是光威集团的前身。一年后,威海鱼竿厂生产的系列钓具产品及钓竿专用设备获得了山东省星火科技奖,并成功打进欧美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自此,陈光威和他那“中国制造”的鱼竿,正式站在了中国商业和渔具产业的舞台之上。
引进设备,以厂为家,
他开创了中国钓具产业新局面
到了1997年,光威年产鱼竿已经达到了1000万套,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响当当的名气。
但这并非陈光威事业的终点,而是他开创新征程的起点。
1998年,陈光威提出“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新思路,即围绕钓具行业上下游和横向领域进行拓展。一方面,他将钓具产品进行系列化产生,拓展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向钓竿的原材料领域进军,研发生产碳纤维预浸料。
其实,早在1995年光威就在国内市场上推出了碳纤维钓竿,市场销量很好,还被评为了国家级新品。
但这其中的问题是,当时,想要制作碳纤维钓竿,就只能先从国外进口碳纤维预浸料,这个过程周期很长,运输过程中,预浸料的品质还会受到影响,大大制约了光威碳纤维钓竿的生产。
这也成了陈光威的一块“心病”,怎么办?他再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引进设备,自主生产预浸料。
当然,这意味着光威要拿出当年的大部分利润,公司上下很多人的分红也将受到影响,所以很多人对此是强烈反对的。
面对接踵而至的反对和质疑,陈光威不为所动,他坚信,即便最后制作的预浸料质量不尽如人意,至少也能为后人在自主生产上积累一些经验,这件事他必须要干。
力排众议后,光威与日本制造商完成了谈判,但在进出口审批时又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由于碳纤维是一种战略材料,发达国家对出口碳纤维设备和技术有着严格限制,不允许将这些设备用于生产军用物资和武器,所以这套设备的进口受到了美国的干预,他们不批准日方将设备出口给光威。
无奈之下,光威只有允许美方派来的咨询公司来威海调查,最终确定了陈光威是农民出身,没有军方背景,光威也只是一家生产钓竿的民营企业,这才批准了审批。
仅仅引进这么一套设备,就遭受了这么多歧视性调查、这么多繁琐手续,还要看别人的脸色。陈光威属实咽不下这口气,他多次强调:“这个东西我们必须要有,谁有也不如自己有。”
可拿到设备并不代表生产线能够投产,长子陈亮曾回忆道:“这条生产线是‘光杆司令’,对方没有提供任何服务,设备买来后一度连如何使用都搞不清楚。”
为此,心急心切的陈光威常常吃住在公司,亲下生产一线与技术人员讨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他每天早晨4点半上班,每天晚上10点多才回家。为了节约时间,他把老伴带到厂里,他跟老伴说:‘咱俩在哪,哪就是家。’吃的是职工餐,住的是职工宿舍,就是以厂为家。”光威老员工对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靠着这股拼劲儿,陈光威和光威的创业者们夜以继日地钻研,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最终顺利投产,并在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开启了国产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光威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的成功投产,对当时国内整个钓具行业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了自主生产的碳纤维预浸料,中国的钓竿企业再也不会受到外国公司的掣肘,中国钓具行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光威引进的首条宽幅预浸料生产线
1999年后,光威的碳纤维钓竿开始大批量生产,工厂车间的繁荣景象让陈光威信心倍增。可很快,他的脸上就又浮现起了愁容。
进入新世纪后,国外民用航空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中国市场的碳纤维供应日益减少,而碳纤维正是生产预浸料的主要原材料,没有碳纤维丝,预浸料生产就成了无米之炊。这种“卡脖子”给陈光威带来的痛苦与日俱增。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下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合成纤维,一根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的碳纤维,拉伸强度可以达到钢的7-9倍,而重量却仅仅是钢的四分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卫星、火箭、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也是国防武器装备保障的重要战略物资,在材料界有着“黑色黄金”之称。
1959年,日本利用聚丙烯腈基原丝率先制造出碳纤维,开启了碳纤维应用时代。此后30多年里,日美等国占据碳纤维产业全球85%的市场份额。
我国虽早在1962年就开始研发碳纤维技术,但在国外严格的技术封锁下,直至21世纪之初,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碳纤维成为我国新材料研发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失败案例,严重制约了国家工业、国防和科技的发展。
而仗着垄断地位,国外碳纤维生产企业在中国碳纤维的供应上也达成了一种默契,行业内称为“通知性涨价,赏赐性供给”。就是想什么时候涨价就什么时候涨价,卖不卖给你全看心情。
显然,在这样的格局下,不仅光威的未来前景将受制于人,中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严重危机。
对此,陈光威愤慨地说道:“泱泱大国,岂能仰人鼻息?”他放出狠话:“这辈子一定要把碳纤维搞出来。”
随后光威在企业内部成立了原丝开发部,招募了十几位优秀的技术专家,由陈光威本人亲自指挥,这个部门只干一件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中。
几乎与此同时,2001年,国家科技部也启动了当年的“863”课题组。当年10月,国家碳纤维重点专项“304专项”正式设立,吹响了中国碳纤维新一轮技术攻关的号角。
到了2002年,光威这边的研发也有了成果,他们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的试验线生产出碳纤维原丝。这引起了威海市科技局的注意,随即将光威的研发现状和成果上报给了“304专项”专家组。
2003年初,专项组带着疑惑走进光威进行实地考察,因为在此之前,参与这个项目的单位几乎都是高校和国家科研机构,唯一一家企业也是国有企业,谁也没想到,一家做鱼竿的民营企业会在碳纤维上有所突破。
随后,专家组将光威的样品送到测试单位进行检测,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参与测评的6家单位里,除了光威外,没有一家能达到日本T300级产品指标。
但结果一公布,立刻就引来了一片质疑声。
当时“304专项”已有两个“国家队”在立项,但基本没有进展。有人毫不客气地发问,国家投入了几十个亿,经过了几十年的研发都没有突破,一家鱼竿厂真能做出来吗?还有人说光威是拿着国外的产品偷梁换柱,从炉子里过一遍就算取得了成绩。
为了打消质疑,2004年,时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的马颂德亲自到光威考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亲自取样,并在包装桶内签上自己的名字,密封后送至北京化工大学进行评测。
检测结果显示,由马颂德取样的样品,性能比之前的3轮样品还要好。
自此,关于光威的质疑声终于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赞叹,光威获得了专家组和科技部的认可,被以最快的速度临时追加进入“304专项”项目组,从此进入“国家队”。
2005年初,光威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CCF-1碳纤维通过了技术鉴定。
在技术品鉴会上,两院院士、材料科技界泰斗师昌绪老先生亲自写下了“发扬威海精神,创建中国碳纤维基地”的题字送给了陈光威,并对他说:“你为民族争了光!”
2004年,师昌绪(前排左二)亲赴威海考察光威生产线
“那天会场掌声经久不息,热烈的气氛永生难忘,我父亲在那一刻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也是含着眼泪笑的。”陈亮回忆道。
而对陈光威来说,“863计划”验收完成还远不是终点。此时的他或许也没有想到,此后国产碳纤维的产业化,将是一条布满血汗与泪水的荆棘之路。
2005年后,受台海局势以及中国载人航天飞船技术迅速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国家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中国碳纤维的来源,中国进口碳纤维的渠道几乎完全中断。
当年11月,“国产碳纤维航空工程化应用”项目组决定迅速组建一个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组,开展国产碳纤维先期预研和工程化验证工作,由光威承担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
自此,光威正式迈入了“民参军”的历程。
而另一方面,由于该项目由民间发起,所以国家最初并没有对这一项目批准立项,这也就意味着光威得不到经费支持。
即便如此,陈光威仍然坚定地向全体员工发出了行动指示:“不计成本,全力配合项目。”
“自从遇见碳纤维,我爸就着迷了。原本他并不知道碳纤维能为国家军工所用,自从知道是国家需要碳纤维,他就更加着迷了。”陈亮对此形容道。
于光威而言,“民参军”绝非易事。
航空级材料需要经过最严苛的检验,而当时光威的碳纤维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地投入生产设备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投入的资金数以亿计。
有员工形容道:“我们每开工一天,就相当于砸烂两辆宝马7系轿车。如果没有成果,这些钱就算打水漂了。”
可陈光威从未吝惜过研发投入,对于航空研究所提出的各种需求,他的态度从来都是不谈价钱、不计成本、全力支持。在他看来:“没有达到航空标准,就是失败。”
相比之下,他对自己则是能省就省。
有一年过年,妻子王言卿从集市上买了10元5双的袜子,儿子们说她太节俭,陈光威却特别喜欢。“他就是这样,在物质方面毫无要求,一年到头都穿着光威工作服。”次子陈洞说:“什么都不舍得,但对碳纤维呢,一投就是十几个亿,眼都不眨。”
巨额投入下,2012年的前十年里,陈光威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把钓具板块的全部利润砸到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中,还贷款了近20亿,一度面临“倾家荡产”的危险。
最艰难的时候,集团连续20多天账面上仅剩几万块钱,陈光威不得不背着王言卿把自家房产抵押了出去。
但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抵押必须要有王言卿的签字,当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找到她签字时,她才知道陈光威已经面临了这么大的困难。
“他前半生吃过很多苦,但是自从做鱼竿起从来没有赔过钱。因为做碳纤维,这些成果都赔进去了。”王言卿回忆道:“我很生气也很心疼,就是不签,那是他第一次求我。”
光威行政管理部部长刁晓燕当时也在场,她回忆道:
“王阿姨当时哭着对老董事长说:‘你把房子都抵押了,万一碳纤维这件事干不成,让我们一家老小睡大街吗?’
老董事长是我所见过的唯一一次特别柔声细语地跟王阿姨说:‘没关系,就是住大街搭个账篷不是还有我陪着你们吗?’ 我觉得老董事长当着一个外人的面去恳求老伴,当时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最终,看着陈光威恳切的表情,王言卿一边哭一边颤抖着在抵押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光威与王言卿
光威的转机出现在2014年,当年国家主导了QZ5526型高强、中模碳纤维研制项目,经过2年多的测试,光威QZ5526碳纤维最终以优异的表现成功通过测试,此后光威碳纤维开始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
时至今日,光威集团已为我国军方提供了近千架战机所需要的碳纤维材料,成为国防军工用碳纤维主力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研发碳纤维的那十多年里,光威集团没涨过工资、没发过奖金也没分过红,但当年一起创业的骨感却几乎没有流失,这与陈光威的实干精神和对员工的关爱不无关系。
那些年里,即便资金再紧张,他还是挤出几百万为员工建公寓、食堂和家属楼;20多年里,无论物价怎么变,在光威食堂吃饭每天只要1.5元;每天早上,陈光威还会率领集团领导在厂门口列队迎接员工,深深鞠躬……
另一方面,他对事业的付出和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光威员工。
在员工眼里,陈光威事必躬亲。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他都已经在办公室里,晚上回家如果睡不着觉,凌晨两三点就又开车到车间搞研发。其敬业精神我们可以从一些老员工的回忆中有所体会。
光威集团董事、首席科学家李书乡说:“他常说时间不够用,还说人体结构不合理,腰椎应该更结实,脊椎骨应该有两条,这样就没有那么容易出毛病了。”
光威集团原技术顾问苗丰课说:“当时弄碳纤维,遭老罪了,问他干到什么时候不干,他说晚上在家睡觉,第二天老婆一摇身体梆硬,他就不干了。这是陈光威亲自告诉我的。你看,后来两个人就搀扶着上班,你说你能不佩服么,他敬业。”
光威集团原工会主席汪孝平说:“有一天,我们几个人到车间加班,刚进研发车间就见到老董事长一个人趴在机器上睡着了,看到这,我们几个人的眼泪就下来了。一个60多岁的老人,你说他这是为了什么,没有点情怀的人,这事做不下来。”
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导致陈光威的身体出现大大小小的损伤,但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的眼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碳纤维搞出来,不再看别人脸色,受别人的窝囊气。
结 语:
2015年,陈光威突然病倒在办公室,送到医院后被确诊患上了癌症。
后来,他说话逐渐困难起来,身体也一天比一天虚弱,但嘴里却一遍遍念叨着“回家”“回家”。
大家以为他更喜欢家里的环境,便给他办了出院手续,把他接回家疗养。但陈光威在家里也待不住,还说要走,家人就又带他去王家钦村,去当年住过的老房子看看。
可无论到哪,陈光威都待不长,只是说要走,直到王言卿推着他来到当年研发碳纤维原丝的旧厂区前,陈光威的情绪才安定了下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或许在陈光威看来,那些他工作和奋斗过的地方,那些见证过他血、泪、汗的地方,早已成为了他的精神家园。
2017年4月18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刘家义前去探望病重的陈光威,对他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4天后,陈光威与世长辞,走完了这奋进拼搏的一生。
他总说“人生自古谁无死”,而事实上,他的人生也真正实现了“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光威带领光威人走过了星辰大海的征途,他的民族情怀和报国精神也终将留在光威和历史的浩瀚星河里,如烈焰之火,熊熊不灭。
谨以此文缅怀陈光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