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日期: 2023-01-16
浏览次数: 7

来源:《凤凰网》 2022-10-09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 写在前面 -

2021年5月,52岁的莫文蔚唱了《这世界那么多人》: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

多幸运 我有个我们

这悠长命运中的晨昏

常让我 望远方出神……

从《盛夏的果实》中那个忧伤无法自处的长腿丽人,沉淀成一个开始思考人生的歌者,我们听着听着也就长大了。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

蓦然回首,追忆来路,最让人伤感的还是那些从生命中走来,又逐渐走去的人。

有些人说了再见,就真的再也没见。

爱过也好,恨过也罢,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都不自主地学会了原谅。青春里,心口上那道青涩的疤痕,最终也都变成了岁月的烟尘。

多年以后,我们都能笑着讲出曾经的秘密,就像陈述别人故事一样。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可这世界有70亿人,终其一生,我们能遇见的也不过是3000多万,好多人都是一回眸,就擦肩而过了。

有时候上班在地铁口,会驻足刹那,望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或者暮晚时分,一个人走站天桥上,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会没来由觉得难过。

因为有些人我可能还没来得及遇见,就已经错过了,而他们都那么有趣,身上都有着特别的故事。

在古诗词里,最多的题材就是送别和怀人,其实古人也一样,都会为离别而莫名伤感。

许多人,真的是一个转身,就成了永远。

于这一点,我们和古人是有共情的,所以每次读古诗中的别离,心绪都会飞得很远,一直从豆蔻天香到如今的而立之年。

想来,也有许多人从我的故事里变成了结局,而我期待的未来,那个能相伴而终的人,他还没有来。

今天我们依旧读一首唐诗,来自于晚唐大诗人郑谷,让离愁别绪点亮夜色的温柔,一起陷入回忆里,干一杯酒,念念曾经渴望的永远。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 诗文赏析 -

..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出自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唐末著名的诗人,僖宗时进士,人称郑都官。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号“芳林十哲”,诗风清新瑰丽,颇有逸致闲情,虽身在官场,却似方外之人。

这首诗是郑谷于扬州与友人话别时所作,双方各自飘蓬,如同李白和杜甫东鲁一别,也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别。当时李白写下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郑谷在诗中所表达的,大抵也是这样一种情感。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诗文大意为:

扬子江边,柳色正浓,春意盎然,酥风送暖,漫天飞扬的杨花,却在为离人而愁叹,至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风笛之声幽咽,为这暮色添了许多伤感,许多话语都哽咽,讲不出再见,你要去潇湘,而我将远赴西秦。

郑谷在这首诗里,并没有更多的渲染难舍之情,更多的是对离别这件事而感怀,理性会告诉他,这是人生不可避免之事。

可正是因为这种理性,才更触动人的心弦。

好像生命的本是,就是不断地迎来送往,之后的路该怎样走,全然是未知的,可能此生也没办法再见面了。

所以诗人写了“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是背道而驰的方向,意味着告别之后,两个人的人生就有了全新的变化,他日回乡起来,只有这晚霞和风笛声,在回忆里变得沉重。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用了两个“杨字”,分别为杨柳和杨花,这是诗人用心良苦的地方,表达的是“君愁我亦愁”之意境,回环往复,情感隽永。

由此可见,诗人对这一次别离,的确是愁绪满怀。

而让人心疼的是,离别已成定局,更多的忧伤在于双方未来各自的路途,诗人没有明言,却隐隐希望各自安好。

所以诗人写“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江边、离亭别宴、凄艳的晚霞,幽深的笛音,所要面对的是潇湘和西秦之路,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是时候挥手道别了。

而此时,笛音戛然而止,一曲《折杨柳》也到了尽头,再回眸,只剩下孤帆远影。

一首送别诗,写尽人间离愁,后两句为千古经典

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总是能让人无限遐远,回味悠长。

综合来说,郑谷这首《淮上与友人别》感情真挚,运笔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做作,是上佳之作,值得反复研磨。

其中意境,不同的时间来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