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日期: 2023-01-16
浏览次数: 2

来源:《凤凰网》 2022-11-11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 东邻婵娟子 -

也许你想不到,一向风流潇洒的白居易,竟是一个痴情的人。

11岁那年,因避战乱,白居易随母亲迁居至符离,在那里结识了小自己4岁的邻家女湘灵。

她精通音律,活泼可爱,深得白居易喜欢,尽管出身卑微,却也和白居易成为了青梅竹马的好朋友。

彼时,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因功自彭城令擢拜襄州别驾,获赐绯鱼袋,在当地颇有权势。故白居易15岁便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献诗顾况,少年成名。

而湘灵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子。

身份之别,也为他们之间的故事埋下了命运的伏笔。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白居易19岁时,与湘灵相爱,朝夕不离,约定了今生。白居易在《邻女》中曾写: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这首诗,就是写湘灵的,可见湘灵貌美、擅乐,清丽可人。

这段恋情维持了8年之久,27岁时,白居易因要博取功名,不得已离家。临行前,曾欲向湘灵提起,奈何白居易的母亲不允,终归是嫌弃湘灵出身寒微。

就这样,白居易与湘灵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别离,路上,白居易写下了《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三首诗,表达了对湘灵深深的眷恋。

两年后,白居易中进士,归乡再次提亲,白母以死相逼,生生拆散了这对鸳鸯,不久后白居易迁居至洛阳,临别前,白母甚至都没有让白居易见湘灵最后一面。

之后,两人就是漫长的分别,因为思念湘灵,白居易又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诗。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37岁时,白居易的母亲以孝道相挟,逼迫白居易娶了同僚杨虞卿的从妹,尽管如此,白居易对湘灵的思念依旧不减。为此,他作诗《感镜》遥寄。

公元815年,因武元衡被刺案,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途中偶遇四处流浪的湘灵父女,昔日恋人抱头痛哭。

奈何白居易还要赴任,不得已再次惜别,等白居易安顿好一切,再去寻找湘灵时,已经没有了她的踪迹。

这段跨越了25年的感情,到这里就彻底结束了,后来,白居易无论是在《长恨歌》里,还是《琵琶行》中,都能见到他对湘灵的思念。

白居易还有一首《夜雨》,也是写给湘灵的,下面就来一起欣赏。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 诗文赏析 -

..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出自白居易的《夜雨》

白居易这首诗,写尽了世间的离愁别绪,首句开门见山,强烈的感情色彩无需任何渲染,直接展示出来,字字含情,句句相思。

从这首诗中亦可看出,白居易是真的很喜欢湘灵。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诗文大意可解为:

我有深深思念的人,却远隔他乡。我有感怀的事情,却只能埋在心底。故乡遥远难回,我只能日夜遥望。心中压抑的愁苦无处化解,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的思念;

此夜残灯,独自坐在屋中苦守,秋风还没有来临,秋雨却早已绵绵。若不学一学苦行僧的佛法,我如何能忘记过去呢!

白居易任官杭州时,曾因缅思苏小小,招小蛮和樊素为家伎,一直陪伴自己到73岁。“樊素口、小蛮腰”为很多人所羡,尤其是后朝的苏东坡,每每在诗词中提及。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白居易也曾如此深情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遗憾,他才逐渐变得“乐天”,尽情享受人间风月。

白居易一首《夜雨》,写尽世间相思之意,有缘无份最伤情

凡事有因有果,在他写下《长恨歌》时,心中还满是湘灵的影子,可相思太苦,既然注定不能在一起,不如就学着忘记。

有缘无份的感情,留下的只能是无尽的伤心。

愿也只愿,世间少些离别,有情人能终成眷属,我们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7月11日1948年末和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落幕,蒋家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对此,常公虽然嘴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硬,但身体却很诚实,私底下却早已做好了退守台湾的准备。尤其是为了将来台湾的可持续发展,他除了加紧对黄金、文物、实业等物质资料的偷运之外,还对文化学者、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了所谓的“抢救”计划,如胡适、梅贻琦、陈光甫、张公权、刘鸿生、卢作孚等人,均在其重点“抢救”之列。而这其中,民生实业公司董事长卢作孚则又成为极为重要又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手中有国民党去台必不可少的工具:船。01“船王”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实业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四川合川县人,出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作为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代人,卢作孚很早就接触革命学说,于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从事过反清保路运动。从1913年开始,在黄炎培、李大钊等人的引导下,卢作孚...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10月26日12 诸神黄昏1935年后的蒋介石,放眼全国,已经没有对手!江浙财团已几乎被吃干榨净!他们已不再是老蒋的“座上宾",而只是老蒋战争、独裁的“提款机”。有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是不是像极了“夜壶”?为了战争,老蒋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种种压迫、掠夺政策:如采用绑架、逮捕等恐怖手段对江浙财团敲诈勒索;采取高压手段强行派购公债;指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派打手捣毁并强行改组上海总商会;通过强行加入官股并撤换银行主持人,控制、吞并江浙财团的主要银行中国、交通、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银行;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
2025 - 04 - 21
来源:百度 2025年2月6日中银大厦谈及中银大厦,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座由杰出建筑师贝聿铭精心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它坐落于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远眺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作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大楼,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银行的国际形象,更承载着香港金融中心的繁荣与活力。中银大厦的建筑历程与特色中银大厦,这座由贝聿铭倾心设计的香港标志性建筑,自1985年4月动工以来,便吸引了无数目光。经过五年的精心打造,它于1990年5月正式启用,以315米的高度矗立在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成为当时全香港的至高点,同时也是全球第五高的建筑。其独特的水晶棱柱体造型,不仅展现了建筑的美感,更寓意着中国银行的事业“节节高升”。而与隔壁汇丰银行之间的一场风水大战,更是为这座大厦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使其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香港中银大厦这座曾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的建筑,在三十...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中国远征军童子军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