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赵松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文化意蕴

日期: 2022-11-19
浏览次数: 9

来源:《诗词》报  

文/赵松元  2022年11月18日

王安石写过十首左右的梅花诗。其咏梅之作,异彩纷呈,各具性情,而流传最广者当为大家特别熟悉的《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多人特别喜欢这首诗的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写梅花既有雪一样的洁白,又具有雪所没有的馨香。确实很精妙。但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冰雪严寒绽放生命芳华的精神品性,特别耐人寻味:诗人一开头,为什么要写“墙角数枝梅”,特别突出“墙角”呢?

梅花可以开在很多地方,像宋初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这首诗写的梅花,在一座园林里开放,环境优美,得天独厚,她有禽鸟、蝴蝶的喜爱,也有文人墨客的欣赏,的的确确是占尽风情。唐代蒋维翰《春女怨》诗云:“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这里的“梅花”就是生长在“白玉堂前”,环境之美好于斯可见。王安石很善于“点化”前人作品。他这首《梅花》诗,就是化用了汉乐府诗中的一首咏梅诗:“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这里的梅花,是开在“庭前”,其生长的环境也很是美好。

那么,这里就可回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并令我们寻思:王安石为什么不把梅花设置于“小园”“庭前”等美好的环境中,而且还把前人的“庭前一树梅”改为“墙角数枝梅”,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众所周知,墙角是偏僻的角落,是冷落的地方,是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被人遗忘的地方。梅花在这样冷落偏僻的地方照样绽放生命的芳华,照样散发着幽幽的暗香,这说明什么呢?

其实,只要了解王安石此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寻索出他的用意了。简言之,王安石当时是因变法失败罢相而退居钟山,他已跌入人生的低谷。很多人,遭遇风雨挫折,就会颓丧,而王安石则不然,在罢居江宁后,没有穷途之苦的矫情,也没有政治失意的颓废,而依然保持乐观自信的精神气韵。 

所谓知人论世,联系王安石的人生处境,来解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们就会有比较深刻的把握:这里的梅花即使处在僻静、冷清的墙角,依然冲破严寒,灿烂地开放,在天地间绽放浓郁的幽香。显然,诗人是以梅花的坚毅和高洁品格自喻:即使处于人生逆境之中,依然要坚守节操,绽放生命的芳华。有人说,这里写的梅花,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这非常中肯。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甚至误会我,我一点也不怨恨,而是照样做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平平常常,自自在在,自信自尊自重自强。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又对应着《孔子家语》里的另一段话:“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厄而改节。”可以说,这一些话语,恢宏着一种高贵宏博的生命精神。

进而言之,孔子还有“五十而知天命”一语。对此,李泽厚有深刻的阐释,他在《论语今读》一书中指出:孔孟儒学的“知天命”,可以理解为“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即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有限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 ,“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劳之无限追求”,这就是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式的“乐天知命”。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精神,积淀在无数中国诗人的心灵深处,使其立身处世及其文学书写,不自觉地表露出这样一种令人敬重的精神品格,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气韵。如屈原《离骚》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韩愈《幽兰操》云:“不采而佩,于兰何伤”等等。这都与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血脉相通。

所以,王安石笔下的梅花生于“墙角”,而凌寒独开,绽放馨香,同样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呼应,表现了以先秦儒家为主体所建构的乐天知命、自尊自强的中国文化精神。这一深厚的人文底蕴,可以说是构成这首小诗浓郁的诗味而令人回味无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