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日期: 2022-08-08
浏览次数: 10

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8月7日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无论夏季的炎热多么让人心浮气躁,

但终归秋天的脚步正在应声而至。

一晃,已经是立秋了。

我一直认为,把时间标注出节点,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那意味着,你要不停地和过去告别,并且要习惯着接受新的事物。

比如,要适当地去考虑换季衣服,以及要不要给小猫“美芽”做个节育手术。

甚至会为三个月的“苦夏”愤愤不平,蠢蠢欲动想报复性地去尝试喝上几杯烧仙草,狠狠吃一顿海鲜大餐。

这些都是叫人烦恼的事。

或者说人从来都不能停止烦恼,又不珍视已经拥有的幸福。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纳兰容若在《木兰花》中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是他的“秋思”,也是他的闲愁,年少的时候会特别想不通,纳兰这一生到底在愁什么呢?

他是康熙身边的近侍,深得圣眷,又是纳兰明珠家的贵公子,权倾朝野,满身荣耀。

甚至可以说,一个凡人可能拥有的一切,他都拥有。

但他还是忧伤,无法自持。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明白,一个人最怕的就是缺少自由,由于“不信任和不理解”造成的性格缺失,是用一生的勇敢也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

他甚至,都不能很轻松地去谈一段恋爱,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初恋,成为皇帝的妃子。

之后,纳兰又经历了丧妻之痛,待卢婉君过世后,再结识江南才女沈宛时,又被“满汉之别”隔于世俗桎梏。

所以我越来越相信,人其实是有宿命的。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他在《相见欢》中写: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他和纳兰容若有着截然相反的愁绪,他为了爱情,甚至可以不要江山,为了自由,他甚至可以甘愿做一个游戏风尘的人。

可命运偏偏让他做了皇帝。

于是,他励精图治,南唐甚至有了近15年的盛世,可人们还是容不下他和大小周后那一点点温柔和缠绵。

很多人会告诉他,你是天子,你有责任去放弃一些东西。

周娥皇抱恙时,他日夜陪伴,本是夫妻间的长情,可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无不正业”。

然后,赵匡胤打了过来,所有的一切烟消云散。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他和纳兰这两首词,都是写于某个秋天,一个感叹再也回不到过去,一个悲伤于再也没有了未来。

周娥皇已经病逝,小周后被俘,于是那一年的七夕,李煜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死之后,南唐旧民万人哭巷,小周后披麻戴孝当街相送,然后殉情。

相比之下,李清照的“悲秋”才是真的闲愁,父亲李格非蒙冤被贬后,自己也被放出京,于是不得不和丈夫短暂地分别。

当那年的秋风吹落第一片树叶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此时,她还是那个出嫁略微早点的大小姐,“人比黄花瘦”,仅仅是一次匆匆的别离,就伤感得七荤八素。

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但是,许多年后的另一个秋天,命运会告诉她,什么才是真正的“生离死别”。

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掳走徽钦二帝,靖康之耻,永载史册。同一年,回乡守孝的赵明诚被赋予重任,镇守江宁。

就在李清照历尽千辛万苦,举家南迁投靠丈夫后,赵明诚却独自弃城逃跑了,置一城百姓于不顾。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所以行船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经典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时此刻的李清照,才是真的伤心,那源于爱情信仰的坍塌。在此之前,她还作诗抨击朝廷的懦弱: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

没想到只是一个转身,自己深爱的丈夫就成了她口中那样、让人瞧不起的人。

可李清照却连悲伤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这一年的初秋,赵明诚就因病永远离开了他。

立秋了:和秋天有关,最伤感的3首古诗词,每一首都是经典

所以,此后李清照再也没有“伤春悲秋”过,她笔下的每个字,都饱含着泪水,在南渡避难时,李清照在茫茫大海上写下了那首《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是她人生中最悲伤的一个秋天,她不仅永久失去了一个所爱之人,也失去了对未来的方向,而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善待她。之后,李清照会经历更多让她心碎的事情。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7月11日1948年末和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落幕,蒋家王朝也进入了倒计时。对此,常公虽然嘴上还是一如既往的硬,但身体却很诚实,私底下却早已做好了退守台湾的准备。尤其是为了将来台湾的可持续发展,他除了加紧对黄金、文物、实业等物质资料的偷运之外,还对文化学者、经济学家、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进行了所谓的“抢救”计划,如胡适、梅贻琦、陈光甫、张公权、刘鸿生、卢作孚等人,均在其重点“抢救”之列。而这其中,民生实业公司董事长卢作孚则又成为极为重要又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他的手中有国民党去台必不可少的工具:船。01“船王”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实业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四川合川县人,出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作为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代人,卢作孚很早就接触革命学说,于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从事过反清保路运动。从1913年开始,在黄炎培、李大钊等人的引导下,卢作孚...
2025 - 04 - 21
来源:今日头条 2024年10月26日12 诸神黄昏1935年后的蒋介石,放眼全国,已经没有对手!江浙财团已几乎被吃干榨净!他们已不再是老蒋的“座上宾",而只是老蒋战争、独裁的“提款机”。有用则用之,不用则弃之!是不是像极了“夜壶”?为了战争,老蒋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种种压迫、掠夺政策:如采用绑架、逮捕等恐怖手段对江浙财团敲诈勒索;采取高压手段强行派购公债;指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派打手捣毁并强行改组上海总商会;通过强行加入官股并撤换银行主持人,控制、吞并江浙财团的主要银行中国、交通、四明、中国通商、中国实业、新华信托等银行;通过强行加派官股、人事任免等方式,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掌握在南京国民政府手中。而且,以此为手段,蒋介石几乎将大部分江浙财团的商办银行和私营银行都控制在手中。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江浙财团在矿业、铁路、电力、纺织等各个行业的工厂企业,几乎都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吞...
2025 - 04 - 21
来源:百度 2025年2月6日中银大厦谈及中银大厦,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那座由杰出建筑师贝聿铭精心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它坐落于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可远眺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作为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大楼,它不仅代表着中国银行的国际形象,更承载着香港金融中心的繁荣与活力。中银大厦的建筑历程与特色中银大厦,这座由贝聿铭倾心设计的香港标志性建筑,自1985年4月动工以来,便吸引了无数目光。经过五年的精心打造,它于1990年5月正式启用,以315米的高度矗立在香港中环金融中心花园道1号,成为当时全香港的至高点,同时也是全球第五高的建筑。其独特的水晶棱柱体造型,不仅展现了建筑的美感,更寓意着中国银行的事业“节节高升”。而与隔壁汇丰银行之间的一场风水大战,更是为这座大厦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使其成为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香港中银大厦这座曾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的建筑,在三十...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中国远征军童子军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