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日期: 2022-08-01
浏览次数: 5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7-31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自柳宗元的《江雪》

我猜一定有人说,提起伤感的古诗词,就知道会有柳宗元的《江雪》,但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柳宗元因何这么伤感。

公元805年,“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和刘禹锡一同被贬,主脑人物王叔文被罢相,后赐死,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历史上被贬官的人无数,为何独独柳宗元有这么深的感慨?至少刘禹锡就活得很开阔,而且他比柳宗元贬官的时间要长得多,难道是柳宗元心眼小?

一定不是。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柳宗元出身于“河东柳氏”,为名门望族,由于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泾原兵变”,所以很有治世之心。

恰巧805年唐德宗崩逝,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由于王叔文是太子的伴读,所以得到了重用,很快就官至宰臣。

王叔文很有政治抱负,善于笼络人心,由于政见相同,所以柳宗元和刘禹锡纷纷加入了这一阵营,那时候他们都还年轻,期待能有一番作为。

有一个细节是,王叔文也曾拉拢过武元衡,但武元衡看不惯王叔文“结党营私”的做派,于是就拒绝了。

然后王叔文和武元衡这一伙人就成为了死敌,其中包含后来的宰相裴度。

由于触及到权贵和藩镇的利益,“永贞革新”仅仅维持了半年就彻底宣告失败了。

与此同时,宦官俱文珍等人发动了政变,逼迫唐顺宗禅位给太子李纯,也就是唐宪宗,这件事史称“永贞内禅”。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实际上,唐顺宗继位时,已经身患重疾,失语失聪,不能理朝政了,李纯的上位是大势所趋。

然而柳宗元却不这么认为,他是受儒文化熏陶长大的,从小好佛,天台宗把他列为重巽的俗家弟子。可柳宗元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从他的一些著作来看,他曾试图把各家思想融入到儒家思想体系内,包括佛学,以图“统合儒释”。

所以柳宗元认为,唐宪宗李纯的继位,并不是合法的,而是“谋权篡位”。

在他写给刘禹锡的诗中,有这样四句: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这四句诗的意思就是说:走在汉朝的古道上,追寻着先贤的脚步,可他们如今已无人问津,你我肝胆赤诚,却抵不过奸佞当道,以后还是封笔不言,以避祸端。

事实上,刘禹锡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后来他交好白居易,站到了裴度这一边。柳宗元和刘禹锡虽然有着过命的交情,但实际上后来的政见是截然不同的。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在柳宗元心里,坚持认为唐顺宗的禅位,是宦官及武元衡一党在背后操纵的结果,因为武元衡确实很针对王叔文旧党,并且李纯登基后,武元衡很快升至宰相,他是最大受益人。

儒学思想中“君臣情”是很受士大夫看重的,对君主的忠诚,有时候是高于亲情的。

比如孟浩然,他一生无官,论诗词成就也没有王维高,但是在唐朝的书儒、士子眼中,对孟浩然的敬重是要高于王维的。很简单,因为孟浩然是孟子的后人,孟子家训中有一条是“不侍不明君主”,恰巧唐睿宗李旦就是这么一位。

因为李旦曾臣服于武则天,甚至把姓都改了,这是为文人所不齿的行为。

所以孟浩然一直隐居在鹿门山,直到712年李隆基监国才和张子容出山谋求仕途,正因为如此,李白见孟浩然第一面时,才写了: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李白这首诗,就是称赞孟浩然早年“隐居不仕”的,相比之下,我们看他写给杜甫的诗,仅仅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实际上,连王维也是敬重孟浩然这一点,所以一见如故,成为了忘年交。

现在我们再来看柳宗元,他这首《江雪》作于被贬永州期间,对他而言,革新的失败并不是让他最苦恼的,改旗易帜才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某种程度上,这叫文人的气节,诗人的风骨。

唐顺宗被迫内禅的同时,他的信仰就一同坍塌了,而信仰是支持一个有骨气的人,活下去的理由。

兰晓龙有部作品叫《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康洪雷执导的,剧中虞啸卿的忠实簇拥张立宪和龙文章一起渡江攻占日军树堡,按计划渡江后两小时后,虞啸卿的大部队就应该杀将过来,可是他们足足等了37天。当张立宪意识到虞啸卿是放弃了他们时,饮弹自尽了。

因为他所信仰的“神”,最后被证实可能和其他“圆滑世故”的军官一样,然后他放弃了希望,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又热血的一生。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相比之下,柳宗元遭遇的是同样的情况,公元815年回朝后,裴度曾几番保护刘禹锡,刘禹锡也与裴度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而10年前,他们是死敌,隶属不同政治营阵。

但是柳宗元必须得活下去,因为他还有母亲、妻子、儿子和女儿,也必须和刘禹锡继续交好,因为临终托孤,他将自己的子女就是交给刘禹锡抚养的。

伤感有很多种,比如失恋,也会有死去活来的感觉,但是你知道,熬过这一段时间伤口就能慢慢自愈,你依然还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失去亲人也会心如刀割,可我们总是会告诉自己,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得继续;

唯独信仰的坍塌,是没办法得到救赎的。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公元819年,唐宪宗宣布大赦,在裴度的说服下,决定召柳宗元回朝,猜想这其中也是有刘禹锡游说的可能,因为刘禹锡就是在这一年改任夔州刺史的。815年他本来是贬官播州,但因裴度说情,很快改成了连州刺史。

也就是说,此时刘禹锡与裴度已经有了更加深厚的朋友关系。

在刘禹锡一生的朋友中,除了柳宗元,还有一个人必须得提,他就是白居易。白居易贬官江州期间,得到过刘禹锡的堂哥刘禹铜的资助,也就是刘十九,是个富商。

而那个时候,他和刘禹锡还未曾谋面,谈不上有交情,可是后来刘禹锡复官时,与白居易在扬州一见如故。

如果说,这其中没有刘十九的打点,应该是没人信的,所以白居易晚年有诗《问刘十九》,就是在怀念这位老朋友。

史上最伤感的一首诗,只有短短20个字,却写透了人情世故

值得一说的是,白居易早年最好的朋友就是武元衡和裴度。

所以裴度能屡次保护刘禹锡(政敌的情况下),白居易有没有从中说些好话,就得自行判断了。而裴度、白居易、刘禹锡晚年同隐洛阳,三个人的友谊成为了千古佳话。

此时想起了张作霖对少帅讲过的那句经典名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不巧,柳宗元最不擅长的就是人情世故,否则他也不会“轴”成那样,完全不懂得顺势而为。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