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2年1月3日
很多人都说,古体诗已被唐代诗人写尽。说实话,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毕竟宋、元、明、清各朝的诗歌质量与唐代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到了近现代,真正厉害的诗人则更是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正是一个“常被忽略的”的古体诗牛人:鲁迅。
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奇怪,咱们怎么会忽略鲁迅先生呢?这是因为,相比他的小说、散文、杂文,他的诗歌受到的关注明显要少很多。但事实上,鲁迅先生的古体诗造诣极高。小时候在私塾学过古典文化的他,不但精通格律,而且在化用典故等方面也都有很深的研究。
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正是他在1934年的一个雨夜写下的名篇,诗名《秋夜有感》。这一年,《申报》的主编张梓生先生特意去拜访鲁迅先生,希望他能给报纸写点稿子。当时,鲁迅先生的稿子是很难约的,张梓生也是诚意满满。
后来,两人在饭桌上聊了很多。提到当时反动派的种种恶行,以及一些文人为讨好当局写的那些上不了台面的作品,鲁迅先生感慨万千。几天后,鲁迅先生便托人给张梓生带去了这首诗,大家且看:
《秋夜有感》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从诗意来看,这是一个秋天的风雨之夜。睡不着的鲁迅先生,称自己是“起然烟卷”,也就是边抽烟边写下这首诗。仅凭这样一首即兴之作,咱们就看得出来:鲁迅先生对文字有多讲究,批起人来又是多有艺术性。这短短56个字,读来非常解气。
首联,写得非常有画面感。国民党反动派们让老百姓陷入苦难中,而他们却照样能过着骄奢的生活。为了能麻痹老百姓,他们假惺惺地在刑场旁诵经作法。这14个字,鲁迅通过两个画面的对比,把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得淋漓尽致。
次联,写反动派对进步文化的“围剿”。他们生怕进步文人会揭露他们的罪行,便试图掩饰一切。在这里,鲁迅用“芳草变”跟“大田荒”等非常形象的意象比喻,写得入木三分。
颈联,则是痛批那些一味巴结反动派的所谓“御用文人”。可笑的是,这些人本来就没什么水平,也完全写不出任何有质感的作品。就连那些粉饰太平的文章,写得也是贻笑大方。在“难得莲花似六郎”一句里,鲁迅化用了《唐书》中的一个典故,写得非常深刻。
尾联,痛批反动派及这些无良文人后,鲁迅先生显然解了些气。于是在落笔处,他把目光投向屋外的风雨。外面正风雨大作,鲁迅先生相信它正象征着革命的力量,这股力量一定会洗尽旧社会的浊气。一想到这儿,先生便点燃了烟卷;一想到这儿,先生便觉得这秋意是如此清凉。
读完这样一首诗,笔才内心就两个字:解气! 鲁迅先生不愧是“硬核诗人”,这首作品无一低级的骂人字眼,字字戳中了反动派的要害。他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指的是哪些人。这样的文字在当时那种黑暗中,能给年轻人以力量,让文坛进步人士看到希望。
笔者一直认为,普通人跟牛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普通人只有看到光亮,才愿意朝前走;而真正厉害的人,是在世人还在拼命挣扎时,他已经看到了光亮,并一直在坚定不移地往前走。鲁迅先生对那时的中国来说,正是这样一个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