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4-28
第一次见到朱薯,大为震惊
400多年前他冒死偷回一根藤,竟然让人们数次熬过大饥荒,拯救了中国3亿多人口!
他是“红薯之父”陈振龙,一个靠着一根藤改变中国未来的人。
大明在历史上辉煌了二百多年,作为受到一致好评的朝代,很多人都知道大明朝从不肯屈服的坚韧特性,却鲜少有人知道明朝也曾经历过数次饥荒、数次危难。
明朝建立的时候人口才只有6千万,到了万历年间,人口却足足暴增到了1.6亿!而这个数值的增加,陈振龙一定有一份功劳。
陈振龙出生在福建省,那时候他的家乡土地贫瘠,农作物收成非常差,年幼的时候他尚且以读书为出路,每天刻苦学习,誓要考取功名。
虽然他后来考中秀才了,但是后来的乡试却一直屡试不第,尝试多次都没有成功后,他只能放弃考取功名另寻出路。
那时的百姓日子过的并不好,再加上家乡贫苦,很多百姓都吃不饱饭,为了讨生计,他跟着一些队伍开始出海从商。
陈振龙随着商队一路到了吕宋岛,就是在这里,他看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植物。
当时的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外族的入侵给他们带来了一个能让他们饱腹的粮食作物,这种东西能生吃也能熟吃,或蒸、或煮、或烤都可以。
更重要的是,这种作物产量高,存活率高,能饱腹,陈振龙当即想到,要是将它种植到大明,一定能救活很多人。
这种神奇的植物就是红薯,那时候还叫做朱薯,而吕宋就是如今的菲律宾。
朱薯的原产地是美洲,正是因为它的繁殖能力非常强,简直是落地生根,所以被传播到了吕宋。
有了这个想法后,怎么将它成功带回国成了最大的问题。
那时候西班牙对海关的把控非常严格,严令禁止吕宋的任何物资流向其他国家,哪怕你是抓把土都别想带走。
那么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陈振龙要做的就是学习朱薯的种植方法,然后等待时机。
当时中国的商队不日就要启程,为了能完成心中这个计划,他并没有随着商船离去,而是选择留在了吕宋。
在吕宋的这段时日他吃了很多苦,虽然名义上是经商,但是在别国的地盘上想要活下去,苦力活是少不了的,一旦干不好还会受到生命威胁。
但是一想想闹饥荒的家乡,他还是咬着牙挺了下来,学到种植朱薯的方法后,他花钱从吕宋人的手中买下了一根幼藤,然后等待离开的时机。
拯救万千国人的一根藤
1953年,陈振龙在吕宋等到了一个中国的商船,他知道机会来了。
一支商船停靠在了吕宋的码头,他知道朱薯的果实肯定是不能带出去的,所以他直接花钱买下了藤苗。
为了躲避海关的检查,他想到了一个主意。
陈振龙发现朱薯藤跟麻绳一个颜色,不仔细看还真分辨不出来,他将藤苗跟朱薯藤混在一起,然后用泥巴覆盖伪装后绑在货物上,竟然躲过了海关的检查。
不过这对陈振龙来说只不过才迈出了第一步,商船启程后,他还要防备西班牙人的随时搜查,更重要的是,藤苗的存活时间有限。
他一刻钟也不敢耽搁,一路上没敢停歇,直接一路进发,一口气回到了福建。
因为藤苗只有一颗,一旦失败就一切都结束了,福建的土壤跟吕宋的土壤不一样,前面的难关过了,能不能存活才是最大的问题。
他小心翼翼地在自家旁边找出一块空地,按照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朱薯苗种植了下去。
经过精心的培育,过了不久,朱薯苗果然长出了芽,这一幕让陈振龙心中狂喜,仅仅几个月这颗小小的藤苗就有了收成。
这给陈振龙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他开始在自己的村子里推广,一时之间,村中人人都知道了这种神奇的农作物能让人填饱肚子。
到了第二年,福建地区遭遇了大干旱,百姓收成大减,很多人开始饿肚子,于是陈振龙让自己的儿子陈经纶上奏,告诉福建巡抚自己种植朱薯的事情。
巡抚刚开始半信半疑,但是因为当时乡亲们都开始闹上了饥荒,他决定试试。
巡抚命人找了一块合适的土地试种,陈振龙父子也毫不隐藏地传授给了众人种植方法。
经过4个月的试种之后,果然收获了朱薯,巡抚非常高兴,立即让人大面积种植,因此朱薯大获丰收,缓解了百姓饥荒的状况。
这种朱薯让整个福建都得以饱腹,因此他的传世之功被闽人大肆歌颂,人们还专门为陈振龙父子修建了多处功德祠。
不过朱薯在大明不叫朱薯了,因为它的果实金灿灿的,再加上推广开来的巡抚姓金,所以百姓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金薯。
后来又因为这种植物是从外番引进来的,所有又叫番薯,直到清朝时期它被推广到全国各地,山东人管它叫“地瓜”。
明朝历史上的饥荒出现了不止一次,民间也曾发生过众多的起义,我们知道,一旦有起义爆发,就说明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然而福建巡抚把陈振龙的朱薯推广到很多地区后,缓解了百姓的饥荒,百姓的吃食有了保障,就不会有造反的事发生。
说是为大明“续命”至少50年一点也不为过。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经过了唐朝这个盛世之后,中国的人口总数尚且不足一亿,后来元末时期天下大乱,人口更是骤减。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时候人口数只有6千万上下,而到了万历年间却突然暴增到了1.6亿,而也就是从这以后,中国的人口开始呈猛烈增长的趋势。
“番薯盛世”
很多人都说“康乾盛世”应该被称作是“番薯盛世”。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如果没有陈振龙推广出来的番薯,经历过几次大饥荒的明朝绝不可能人数暴增。
满清入关以后,中国人口数有过短暂的骤降,但是到了乾隆年间,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将番薯推广到了北方,主要是在山东胶州地区落根生长。
在这之前,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稻谷,但是这些农作物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非常刻苦,一旦有旱灾、涝灾,收成必定大受影响。
但是番薯的到来让百姓看到了光。
番薯的生存能力极强,它不需要专门去找土地,原来那些不能耕种的山地,番薯却能落地生根。
这不仅让百姓有了饱腹的粮食,更是让很多闲置的土地都被利用起来,中国的耕地面积变大,经过数年的种植,土壤也被大大改善。
百姓解决温饱问题后,就开始思索去从事一些商业、工业等来提高生活质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明朝前期能够发展到顶峰,除了康、雍、乾三代皇帝的努力,陈振龙的番薯也一定功不可没。
乾隆时期的人口数已经突破了3亿大关,哪怕是混乱的晚清时期,人口数依旧还有4亿,可以说养活了中国3亿人口,但是番薯的宿命还没有结束。
民国时期,家国陷入一片混乱中,曾经短暂地爆发过饥荒,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困难时期依旧没有过去,甚至已经到了70年代,很多贫穷的村子尚且不能温饱。
而番薯再次给了人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当时的粮食收成低,一般的百姓人家是吃不上白米饭跟白面馒头的,这个时候番薯再次出场了。
不管是任何农作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限,即使是生命力顽强的番薯也不可能永久保存,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北方的天气炎热干燥,人们就把地瓜蒸熟后再晒干,做成地瓜干后易储存、味道还非常甜美。
在70年代上下,地瓜干就是很多人的口粮,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就是靠着地瓜挨过了最难的时期。
时至今日,地瓜依旧是市场上畅销的美食,而人们不再受到饥荒威胁的今天,红薯的用途更是被广为开发。
很多人用红薯做成淀粉,这种淀粉非常细腻甘甜,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薯的品种也在不断地优良,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栽培出了不同的品种。
清朝道光年间,有人为了感恩陈振龙的功德,还在乌石山为他修建了一座“先薯祠”,以表达对他的纪念。
作为“红薯之父”,陈振龙做的这件事是一件巨大的功德,很多人都说前有陈振龙,后有袁爷爷,他们都是功在千秋的伟人,救活了中国的百姓,更是在中国的前进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