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日期: 2022-01-30
浏览次数: 11

来源:《今日头条》2022年1月22日

2014年夏天,一位77岁老人在济南病逝。

随后的葬礼上,来了很多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儿女们叫不出名字的陌生人。孩子们知道,他们之所以会来,是因为父亲生前的身份:一位禁毒卧底。

老人,名叫傅衍鲲。

对于他的离去,不少媒体这样评价:傅衍鲲的逝世,标志着一段传奇的终结。

是的。每一年,我国都会有不少禁毒人员被报复,甚至倒在一线。因此,为了他们及家人的安全,当他们出现在表彰公告上时,名字是化名、照片会打上码。他们,是无名英雄。

但傅衍鲲不一样,他是自愿站出来公开自己卧底生涯的禁毒人员。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早在去世10年前,傅衍鲲就以写书、接受采访等各种方式,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当着记者的面,已年过花甲的他曾直言:活到这个年纪了,我不怕他们。

傅衍鲲到底是什么人?卧底11年,他是如何暴露的?自愿公开身份后,他的晚年过得如何?儿女们,如何看待这样一位父亲?本期,魂说要跟大家说的,是一位真实的禁毒英雄。

一:复仇之路

傅衍鲲是个山东汉子,1937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家境平平。

1955年,他在昆明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部队里,他各项技能都过硬,枪法更是极好。3年后,他跟不少战友一样,复员了。

家人考虑到他还年轻,只有21岁,便把他送到一所师范学院读书。几年后,他顺利当上一名语文老师。

作为人民教师的傅衍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生活。他结了婚,还生下了一对儿女,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1993年退休,他的生活一直是波澜不惊的,平日他爱养养花、逗逗鸟。

傅衍鲲的退休生活发生改变,是因为一次云南之行。

1993年退休后,傅衍鲲被查出患有不少“老年病”,比如轻度糖尿病、骨质疏松之类。正好,他有个弟弟叫傅衍鹏,一直在云南盈江县分管禁毒工作。

弟弟和傅衍鲲感情极深,一听说大哥身体不好,便对他说:“那你来我们这儿休养吧!云南这边气候好!”

傅衍鲲想想也是,便欣然答应。临行时,他还特意把侄子傅勒干也带上了。

侄子傅勒干是弟弟的儿子,弟弟作为一个禁毒人员,生怕儿子被报复,早在80年代就把儿子寄养在大哥家。

因此,傅衍鲲跟侄子是亲如父子。此次去云南休养,他也希望侄子能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然而,到盈江后没多久,傅衍鲲就发现侄子变了:他变得很不听话,整个人都无精打采,还时不时失踪几天。

很快,傅衍鲲就得知了真相:侄子跟当地一些年轻人学坏了,染上了毒瘾。

对傅衍鲲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他认为是自己早前没管教好侄子,觉得没脸再见弟弟。自责的同时,他也发誓:一定要找到引诱侄子吸毒的罪魁祸首。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云南盈江县这个地方,西部与缅甸接壤,人员极为复杂。但56岁的傅衍鲲,还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叫于七的缅甸人。从于七嘴里,傅衍鲲得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金三角地区的毒枭们,每年都会往世界各地运送毒品。而且,他们分工极为明确,有“播种队”,也有“采摘队”。

所谓“播种队”,其实就是负责给一些青少年,免费发放一种纸烟。这种纸烟里,含有毒品成分。

而所谓“采摘队”,就是等到这些青少年成瘾后,他们便开始跟踪销售,赚取高额利润。

这样的“产业链”,让傅衍鲲感到害怕和痛心。一个个本来前途无限的孩子,就这样不自觉地走上了自毁之路。而在他们背后,是无数眼泪流干的父母。

当于七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时,傅衍鲲恨不得直接杀了他。但他一想:只要有这样的“产业链”在,悲剧就永远不会消失。

很快,傅衍鲲便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接近毒贩,套取情报,提供给禁毒机关,把他们一网打尽!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作为一个民间禁毒人员,他要如何才能靠近毒贩呢?主动接近,肯定会被怀疑。细细思量后,傅衍鲲有了安排:让毒贩发现自己,主动来找自己。

傅衍鲲在边境地区住进了一间大院子,买了一辆很霸气的越野车。同时,他又招了几个随从,每天穿着迷彩服跟着他,进进出出。与此同时,傅衍鲲也时不时地“展示”自己不羁的一面。

日子久了,边境地区的毒贩们都觉得奇怪:这个“神秘”、派头十足的老汉,到底是什么来头?

后来,他们经过调查后推测:傅衍鲲早年当过兵,黑白两道都能吃得开,估计是有很强的军方背景。

当时的缅甸毒贩,一不缺钱,二不缺货,最缺的就是武器。毕竟“金三角”地区派系林立,抢地盘、抢销货渠道,都需要武器装备。

毒贩们仔细分析傅衍鲲的背景和行为后,得出结论:傅衍鲲,可能就是那个能搞到武器的人。他来到边境地区,就是想分一杯羹。只要谁能把他拉“下水”,一切就都好办了。

于是,缅甸毒贩派出了两名骨干人员,秘密找到了傅衍鲲,暗示他:“我们想要点武器!”傅衍鲲淡淡一笑,表示:“有肯定是有,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运得出去!”

此后的15天里,傅衍鲲带着那两个小伙子,从云南赶到北京等各地,见了不少他的“好兄弟”。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傅衍鲲办事讲“排面”,说话总是透着点神秘,虽然最后这两名骨干并没有拿到武器,但他们却始终认为:这老头肯定是有真本事的,到哪里都吃得开,只不过中国政府管得严,他们暂时没能耐把武器运出去。

从那以后,这两名骨干便时不时来找傅衍鲲,跟他称兄道弟,指望将来有一天能用得上他。

打开了这个路子,傅衍鲲马上把这一情况秘密汇报给了国家禁毒部门。

当时,禁毒部门的领导们,都没想到居然有民间禁毒斗士,能成功获得毒贩的信任。于是,傅衍鲲又被介绍给了前国家禁毒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卓枫。

卓枫知道当一个卧底有多难,别说一个退休老头了,就算是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禁毒警,要长期潜伏都难如登天。因此,卓枫在电话里问傅衍鲲:“你真的想好了吗?”

电话的那一头,傅衍鲲郑重承诺:“我要利用自己的条件,为国家义务提供毒品情报,永不背叛祖国!”

二:赶走儿女的独居“怪老头”

有了高层的批准,傅衍鲲频繁活动在边境地区,更是时不时住进金三角地区。

对于他的种种改变,首先发现不对劲的显然是他的家人。

傅衍鲲有一双儿女,在2004年他公开身份前,妻儿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儿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父亲只是金三角地区的一名普通生意人。虽然,他也不知道父亲明明有退休金,为何非得到那种是非之地做生意。

他曾去缅甸看过父亲,目的是想劝父亲跟他回家,别在外赚钱了。但走进父亲的住所,他却很是吃惊:

房间里有一个单人床,木头做的;一件防弹衣,看起来质量很好。更让他没想到的,在房间的一角还有一把步枪。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傅立新不明白:好好的生意人,屋子里放把枪干啥?

但还没等他问清楚,就被父亲赶出了屋子。

过了一段时间,一向跟父亲感情不错的女儿,也到云南一带找傅衍鲲。结果,她刚下客车,就被傅衍鲲赶回去了。她哭着问父亲:“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傅衍鲲没回头,也没回答。

因为那时候的他,根本顾不上儿女,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接近“金三角”毒贩中的那些高层。

机会终于来临。

一天,一个珠宝商找到傅衍鲲,跟他说:“我要到缅甸果敢,参加同盟军司令杨茂良儿子的婚礼!你去不去?”

傅衍鲲知道,杨茂良是当地最大的毒枭之一。要是能结识这样的人,那他就算是成功打入高层了。

不过,为了防止被怀疑,傅衍鲲还是低调了一回,他笑着说:“我不去,他都没给我发请柬,我要是去了有失身份!”

珠宝商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回去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茂良。这招“欲擒故纵”显然是凑效的,很快,傅衍鲲就收到了请柬。

初次进到杨茂良集团驻地,傅衍鲲就被震撼到了。一排排士兵,个个都是荷枪实弹,站出来迎接宾客。缅甸各路毒枭,都带着小弟和精美的贺礼前来,完全毫无顾忌。

当地毒贩的嚣张,可见一斑。

傅衍鲲当然也带了贺礼:2000块人民币和38套军用防弹衣。

那2000块钱,对杨茂良来说,肯定不算什么。但这38套做工一流的防弹衣,倒是让他很是高兴。他认为傅衍鲲能搞来38套,就能搞来更多。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杨茂良当即问傅衍鲲:“质量怎么样?”傅衍鲲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杨茂良本来打算在现场找个小弟穿上,打一枪试试,但没人敢穿。

傅衍鲲见状,让人把防弹衣拿到150米开外,端起一把步枪。只听一声枪响,打中了防弹衣的一颗纽扣。但衣服,却是完好的。

杨茂良见状,拍手叫好,直言:“没想到傅先生,还有这么好的枪法!”

此后,杨茂良就像得了“良将”似的,把傅衍鲲留在了军营里,当起了军事顾问。

对于教了多年书的傅衍鲲来说,当个军事顾问,完全是小菜一碟。

他说话很有一套,经常能搬出《孙子兵法》,讲一些大的兵法道理,把杨茂良及其手下说得云里雾里,个个都交口称赞。

此后,傅衍鲲长期游走在金三角地区,服务于当地大大小小的10多个大毒枭:有时候,他是佤邦同盟军总司令家的客人;有时候,他是毒枭坤沙家的客人。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毒枭们都对他极为尊敬,每次接他来讲课和当顾问,必是车接车送,从不敢怠慢。

而在这个过程中,傅衍鲲的贡献概括起来有三点:

其一,绘制出不少毒枭的工厂分布图;

其二,向禁毒部门提供过数百份毒品交易情报;

其三,摸清了多种骇人听闻的运毒方式。

在这3点里,最后一点是目前被公开了的。前前后后,傅衍鲲公开的运毒方法包括:氧气瓶运毒法、动物尸体运毒法、矿石运毒法,等等。

目前这些运毒方法,都已经被禁毒部门“破解”,毒贩们基本不敢再用。但当年傅衍鲲在发现这些伎俩的过程中,却每一次都几乎丧命。

以“氧气瓶运毒法”的被发现为例。

那天,傅衍鲲在一位大毒枭家作客。和往常一样,傅衍鲲又借着看风景的机会,四处参观走动。

突然,他发现几辆卡车旁边,有不少毒贩正从一间草棚处,往外搬氧气瓶。傅衍鲲觉得不对劲,他走近卡车,发现氧气瓶附近有散落的海洛因。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傅衍鲲觉得很奇怪:毒贩是怎么把海洛因,打入到氧气瓶里的?到时候,他们又如何通过检查呢?

为了搞清楚这些细节,傅衍鲲走进了那间草棚,发现毒贩们正在用一种电机,往氧气瓶里打气。

正在此时,一名毒贩发现了他,直接用匕首抵住了他的腰。幸亏,毒枭的副官走了出来,傅衍鲲连忙解释说自己只是四处闲逛,这才保住了性命。

三:暴露

对于任何一个卧底来说,有一个事实都是不得不面对的:情报送多了,一定会被怀疑。

从1993年到2004年,整整11年的时间,缅甸地区的毒贩总觉得不太对劲。每一次他们研究出新的运毒方法,中国总是能及时得知。他们判断:出了“内鬼”。

于是,在2004年年末,草木皆兵的他们,展开了一次大的“清查”行动。

已是67岁的傅衍鲲,就是在这一年暴露的,出卖他的是一个老乡。

那是在2004年12月份,当时傅衍鲲有重要情报,需要去北京汇报。但缅甸毒贩怕他不回来,便特意把跟在他身边的一个老乡留下来。

这名老乡跟傅衍鲲有着过命的交情,傅衍鲲的底细,他是知道的。傅衍鲲不放心,临走时还特意叮嘱他:少喝酒、少说话、莫贪色。

但遗憾的是,老乡最终还是没能扛住。在毒枭们的酒色围攻下,老乡说出了不少傅衍鲲的事。傅衍鲲的身份,就此暴露。

傅衍鲲从北京回到云南时,根本不知道这一情况,还准备重新进入缅甸境内。幸亏,正好这一天,毒枭集团的一个厨师到云南来买肉,撞见了正要过境的傅衍鲲。

厨师早前就很仰慕傅衍鲲的才华,再加上傅衍鲲在毒贩集团里,一向与人为善,因此他便暗示了一句:你不能回去了!

傅衍鲲自然明白啥意思,转身就往回走。

此后的傅衍鲲,在跟禁毒部队复命后,回到了儿女身边。

作为一个民间禁毒人员,他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他对所有人、包括儿女们摊牌:

我卧底金三角11年,期间我晚上睡觉从来不敢脱衣服,子弹上膛的手枪就压在枕头下。

老父亲选择独居,赶走儿女,2004年摊牌:卧底11年,睡觉不敢脱衣

傅衍鲲始终认为:只要我比别人快两秒,就能赢得活命的机会。

也就是到这时,儿女才明白了一切。他们曾跟所有人一样,以为卧底一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从未想过,退休多年的父亲居然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卧底,他们以有这样的父亲为傲。

多年来,对于傅衍鲲身份的公开,很多国人非常担心:万一毒贩报复他及家人怎么办?

傅衍鲲对此非常坦然,他表示:“仅2006年这一年,禁毒战线上,中国就牺牲了50多名干警,我至少还活着”。

而他之所以公开身份,是因为他始终认为:禁毒不应该只是警方的事,它需要更多有能力、有魄力的普通人参与进来。

最终,事实证明:缅甸毒贩,没人敢对傅衍鲲怎么样!有了强大祖国的庇护,傅衍鲲得以安享晚年。目前,他的儿女也都安全地生活着。

尾声:

2006年,69岁的傅衍鲲,在电视台及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再一次来到金三角地区。

此时,他早年认识过的那些大毒枭,几乎已经全部倒台。很多早前种罂粟的地方,现在已经种上了橡胶树。虽然这一地区仍有毒贩存在,但傅衍鲲相信:只要国际社会都能配合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看完傅衍鲲的经历,笔者不禁想问:在金三角地区,还有多少英雄,每天都过着不敢脱衣睡觉、枕头底下手枪上膛的日子?他们的名字,我们普通人或许永远不会知道,但笔者相信:他们的战友会记住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英雄,不死。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