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日期: 2021-03-29
浏览次数: 6

来源:凤凰新闻20210114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在日常中使用率还挺高,用白话来讲意思就是对某些事情很常见了,不足为怪。还有些对中国历史较为了解的朋友知道,这“司空”,其实也是古代官职中的一个名称。但是隐藏在这个成语之后,是一个少有人知的故事,很值得一听。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少有人知道,此词出自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刘禹锡之手,便是《赠李司空妓》这首诗,而这名中的李司空其实就是李绅,他是唐代的宰相,也是一名被大众熟知的诗人。

李绅是在当时少有的仕途顺畅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湖州,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市,祖籍是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司空”这一词是他曾经任职过的其中一个官职,地位要比三公略低一些,打个比方吧,就相当于明朝时期的工部尚书一职,他官品最高之时,已经是封侯拜将了。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而李绅闻名的并非官运亨通,闻名后世的是他的《悯农二首》,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出处,这是描述民生疾苦中流传最广的诗句,而他的生平事迹被沈亚之写在《李绅传》中。

李绅被后人称为悯农诗人,认为他是一名爱民心切的勤政好官,可惜,事与愿违,刚刚涉足官场之时的李绅,或许还怀抱着满腔的抱负,希望能称为为民请命的好官员,但是日益进增的金钱和权力的腐蚀之下,他突然明白,那些抱负什么的,早已经一钱不值了。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在后人记载的《云溪友议》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李绅为官后,生活穷凶极奢,甚至对以往的寒窗十分刻薄无情,并且对他治理下的百姓视若无睹,完全不管民间疾苦,而他晚年时期更是一手造就了“吴湘冤案”,这个案件是他政治生涯中永远洗刷不去的污点。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刘禹锡的“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这前句是写美艳的舞娘歌姬,后者这“杜韦娘”在当时是描述美艳歌姬的用词,后一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李绅早已经见惯了这样奢华的酒宴,但是在当时仕途不顺的刘禹锡看来,却是心中堵塞不已。

这诗里行间都是对李绅的豪华奢靡的生活写照,后人记载道,李绅对刘禹锡慕名已久,当得知刘禹锡任职苏州刺史时,大摆宴席宴请了他来吃酒,李绅府邸中摆设奢华,酒席之间,有貌美如花的舞娘为伴,有造价高昂的美酒,更有数不尽的珍馐美食。这一切令刘禹锡叹为观止,从而因自己仕途不顺而心生悲切。

司空见惯的“司空”是啥意思?知其一的人很多,知其二的都是学霸

这“司空见惯”在刘禹锡的诗句间便是指高权重者多见、而平凡者少见的现象,而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这层意思。只知道最常见的字面意思,能体味到这层意思的都是学霸了。

如今看来,那个曾经悲天悯人的悯农诗人,在官场的腐蚀下,最终是忘了初心,成为那些贪官之一,即便官位再高,最终留下也只有污点连篇的生平事迹了。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中国远征军童子军最小的9岁最大的15岁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关税战背后,国际秩序的崩溃与重建
2025 - 04 - 19
来源:视频号梅县松口中学 — 清末崇文重教与革命火种的摇篮
2025 - 04 - 19
来源:凤凰新闻 2025年4月14日1967年,因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案,他被捧为英雄。他的“事迹”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出版连环画,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哪曾想,18年后却被人发现这一切竟是一场阴谋。在那场爆炸案中,他并不是受人敬仰的大英雄,而是一个无期徒刑的杀人犯。他整整欺骗了我们18年?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冒牌英雄1967年7月,刘学保被调派到甘肃省永登县连城林场工作。林场工作艰苦,每天早出晚归地砍伐树木,而刘学保对自己工作总是不满意。他心比天高,总是想干大事,让自己名扬天下,幸运的是,还真让刘学保等来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1967年12月晚上,一个简单的巡查,让刘学保成为了英雄。这天晚上,刘学保巡查时发现有个影子鬼鬼祟祟的,他便跟在后面一探究竟。可是才跟到大通和桥上,就“砰”的传出一声巨响。周围的解放军战士和林场工人全都被惊醒了,于是他们立马赶来查看情况。只见桥面上趴着...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