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20201212
风向标真的变了。
十年前,功守道大师是爸爸。十年后的今天,他成为了B站年轻人口中的“资本家吸血鬼”。
人还是那个人,但气氛早已今非昔比。
当前嫦娥五号正在返程的路上,几天后,中国将成为自1976年的美苏太空竞赛之后,首个带回月球样品的国家。
中国顶级富豪群体的命运转向,其实就隐藏在这样一场举国盛事背后。
当前中美都在紧锣密鼓地抢滩月球,谋划建立基地,并以此为“加油站”飞到下一站的火星。人类的主战场,早已从海洋航道转到了天上轨道。
在这场输不起的竞争里,那些最有权势的中国企业家们的地位,发生了非常急促的变化。
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绝不能走错的十字路口。
在讲马云爸爸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一定要搞登月工程?
想清楚这个问题,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马云会被年轻人骂得这么惨了。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启“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动员了2万家企业、40万人参与进来。前后历经11年,烧掉了250亿美元。
放今天,它相当于2000亿美元,可以一口气购置20余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将美国海军主力扩充至原先两倍。
而中国的嫦娥工程分为几期实施,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发射轨道器、探测器,但距离2030s载人登月至少还需十年。
前后算下来,所耗时间约为美国的2倍。这也意味着,中国登月计划的总成本,可能并不会比美国少太多。
这笔钱,足够为中国海军打造一只“超级蓝水舰队”了,使得我们的国防得到几何数级的提升。
制海权是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把钱花在大海难道就不香吗?
确实很香。但是载人登月对于中国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装备海军更有现实的紧迫性。
虽然说月球是个富矿,含有100万吨到500万吨氦-3,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完美能源,可供人类使用一万年以上。但是你一次载人登月,带个百来斤回来就不错了,投入产出比着实不高。
所以,中国想要载人登月,最首要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挖矿,更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面子工程,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目标:
为了闯过美国给所有竞争者划定的一道红线——“60%”。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只有结束二战的“曼哈顿计划”(研发原子弹)可与之相提并论。
它所产生的3000多项实用发明专利技术,极大促进了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因特网、鼠标、无线电动工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电冰箱、微波炉等等,都与阿波罗登月密不可分。
通过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和二次开发,人类建立起了计算机,芯片,通信,生物医药,合成材料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
这些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得美国烧掉的2000亿美元,得以撬动4.8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从而覆盖掉当初黑洞般的投入成本。
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积累下来的技术早已消化完毕,边际效应大为递减。
所以,有的人就问了,现在中国人顺着美国的老路再走一遍还有意义吗?登月即落后啊,把半世纪前的工程再重复一遍,真的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
虽然它会促成的新兴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和“阿波罗登月计划“无法相提并论,但它对于中国打破现有的全球技术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知道,上世纪美苏太空竞赛所诞生的最一流技术成果,至今还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欧洲人手里,俄罗斯人手里,就是没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一些二三流的成果,确实已外溢到了中国转化为民用,成为中国工业体系的一部分。但是最好的那些技术(包括后续的更新迭代),至今仍被欧美垄断,甚至在中美关系恶化时成为了卡中国脖子的利器。
所以,今天的中国不得不花大把大把的钞票来进口成品,购买专利,用这种方式来分享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最重要的遗产。
你别看中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但是相比起上世纪的美国,中国还是落后太多了。
土星五号
以火箭为例。中国现役运力最强的火箭为长征五号,2016年11月首飞成功,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
你猜猜五十二年前,把美国人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有多大推力?
答案是130多吨!
当年在天才布劳恩的带领下,美国研制出了高111米,总质量3000吨的土星五号,其近地轨道载重量相当于两辆坦克,能把一百多吨重的飞船、航天员、登月舱、生存补给等物质送到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强的火箭,五十多年来无人可以超越。
而中国最先进的长征五号,不但运载能力比美国私营公司SPACE X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的63.8吨弱,技术差距还非常大。这个推力发个小小的探测器可以,送人上月球还不行。
1969年美国人就实现了载人登月,当时的科技是什么样的水平,大家能想象一下吗?
以计算机的功能来看的话,阿波罗11号飞船简直是史前状态。其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大概跟一块电子手表差不多。
肯尼迪角阿波罗发射中心
那个时候,NASA地面控制中心所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今天任何一部老掉牙的诺基亚功能机。随便一部华为P30,“其运算能力足以指挥上千台当年的登月舱完成月球登陆”。
正是在这种在今天看来堪称“简陋”的条件下,美国人成功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脚印。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并不是一些表层的应用,而是中国基础学科上的落后。在动力学、材料学、物理学、仿真技术等基础科研领域,中国还有很多空白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精度5纳米的光刻机造不了,国产航空飞机发动机造不了,高端数控机床造不了,核心工业软件造不了的真正原因。
如果之前中国走得足够快的话,可能今天的华为,也就不用卖掉荣耀手机了。缺乏核心高端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使得中国工业体系处处受制于人。
西方的“漫天要价”,收割的恰恰就是我们的智力不足啊。
过去,我们很多研究是反向研究,把人家的成品拿过来化验,金属成分的比例一下子就知道了。但是如何配比、合成步骤是什么,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结果只能是用“穷极法”来试验所有配方。运气好能找到,运气差的一辈子都摸不着门路。
所以,中国搞载人登月,并不是简单地重走美国人的老路,而是要围绕嫦娥工程这一个项目平台,把分散在全国范围的资源都集中起来,调动数以万计的人才一起来搞技术攻关。
20多吨的长征五号不行,我们就研发运载能力140吨长征九号。神州飞船无法重复使用,我们就研发新一代的载人飞船……一步步的,把中国现有的航天航空技术,提升到足以载人登月的水平。
不仅如此,中国还把目光瞄准在了更加遥远的火星。
这颗行星距离地球最近也要5000多万千米,是登月距离的131倍。探测月球只需3天,抵达火星最快也要半年。这也意味着,要更大的火箭推力,更持久的飞船动力,更强悍的宇航服……
移民火星的难度,登月计划完全无法相比。
不过,越是世纪性工程,越能倒逼一个国家补上短板,提升整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历史上,苏联最鼎盛的时候,GDP相当于美国60%多。日本1995年达到美国GDP的71.1%。最后他们试图继续超车的时候都没有成功。
一个解体,一个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原本大家认为,大国都有一个兴衰周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世界霸主的权杖总是在不同国家手中流转。但是该定律对于美国来说似乎是一个例外。
自1900年后,美国就没有被谁挑下马过。而中国人登月,就是拿来超越美国的,一块必不可少的“垫脚石”。
中国试图用探索宇宙的工程,来倒逼技术升级,把那些卡脖子的玩意一个个消解掉,逐渐变成了一个跟美国并跑的角色。
但就是在这样一场关系国运兴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商界大佬们却严重缺位。
“美国的科技企业正在向人类未知领域进军。我们的科技企业正在琢磨怎么从菜贩手里走最后一枚钢……一味往下沉沦,严重的内卷化,与底层小民争利,从来不向上突破永攀科技高峰。”
一位网友振臂一呼:“中国的资本界应该感到羞愧!”
你看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哪一个重大环节没有出现民营巨头的身影:全球最大的信息公司IBM为地面控制中心建造 System / 360 主机;全球最大的航空制造公司构建了火箭结构;世界最大的防务公司打造了土星五号火箭的逃逸塔;世界五百强巨头的罗克韦尔搭起了飞船指令舱……
顺便说一句,这些存活到今天的企业所掌握的技术,都是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可以随时拿来卡中国脖子的技术。
即便是今天,美国排名第一的富豪贝索斯也准备登陆月球,排名第二的富豪马斯克计划移民火星。
美国的顶级富豪们都在仰望星空。我们那些掌控最多社会资源的企业家们都在做什么?
房地产巨头在养猪,退回了人类最原始的农业生意。互联网巨头在鼓励年轻人花明天的钱,随时准备下田割韭菜。
别人在搞超级高铁、猎鹰9号,而中国的商业界除了一个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似乎就拿不出什么核心科技了。
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错。毕竟中国的体制机制跟美国不一样,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军事工程存在一堵无形的墙。
确实,我们军民合作的机制还不像美国那样开放,有时候企业也有会心无力。但这个真的是借口吗?
当年李书福的吉林没有进入轿车生产目录,还不是照样先上车后补票,硬生生建成一个汽车帝国?
火箭这领域够壁垒森严了把,现在还不是有数十家私营航天企业加入,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这些成功研制出能搭载低成本商业微型卫星的运载火箭,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发展的企业,哪一家不是民营力量?
说到底啊,还是巨头们太想赚快钱。
我平常很反感权力对于经济的任性干预,也就更不愿意看到企业被民族主义所裹挟,作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当美国的亿万富豪们都在征服星辰大海时,我们的企业家是不是也能多抬头仰望下星空呢?
虽然说钱是企业自己赚的,想怎么花是人家的自由。但是如果太看重“现世”的小我利益,而忽视了“彼世”的大我利益,是不是早晚也会被历史“收拾”?
2020年的末尾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外滩金融峰会上新旧金融力量对垒,蚂蚁上市一夜中断。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社区团购,结果被骂出了翔……
当那些打破旧秩序的屠龙少年,反而变成了那条喷火的龙时,这个国家会走向何处?
这个问题的答案,正是今天历史暗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你看现在乌镇饭局上的人越来越少,过几年还有没有人为大佬们说话,就真的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