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公网》2015年1月6日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主动谋划,积极进取。
探索特色大国外交路
十八大后,中国提出并强化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随着国力提升,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中国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参与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大国外交独具特色。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又不无所作为。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
主动性是大国外交的特点。随着中国国力增长和面临国际环境的变化,改变以“应对”为主的外交反应模式,转而主动出牌、主动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求树立底线思维。中国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朝好的方向努力,也做最坏打算,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讲求策略运筹。中国顺势而为,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对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打造合作共赢升级版
中国将“共赢”提升到外交旗帜高度。经济上,强调寻求共同利益,主张共同发展和繁荣;政治上,强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安全上,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推动各方朝着互利共赢、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文化上,强调包容互鉴、共生共存,主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合作共赢精神。中国提出,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性挑战的日益突出,各国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共同利益增多,选择对抗没有出路,增进合作才是正道。
在实践方面,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二者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出发点是希望实现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丝路基金,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取得进展。
坚持维权与维稳辩证统一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中国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高度警惕和防范国际上各种反华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中国不会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中国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与周边环境。发展始终是中国第一要务。外交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积极维护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国不容许在家门口生事,不容许他国为一己之私扰乱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中国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维权而不引发冲突,维稳而不伤害权利,力争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
深化外交战略布局
中国致力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力争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以正确义利观和新框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对中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开展合作时更注意多予少取,绝不搞损人利己,以邻为壑。在多边外交方面,中国呼吁并积极推动增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另外,针对日益拓展的海外利益,中国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
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对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作出全面部署。中国外交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者苏晓晖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