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凤阳报道 记者:何苗
在“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进富裕门”的困境中,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里来来去去的挂职干部和外来资本让小岗村村民心情复杂。
在小岗村友谊大道GLG产业园对面,近百亩的土地即将被征收。这片田地前立起了名为“小岗新社区建筑设计”的标牌,印制着“会所鸟瞰图”。
村民张金云和吴庆红家的土地就在被征收的范围内,4月23日,他们都收到了由凤阳县国土资源局下达的《限期交出土地决定书》,责令其15日内将土地交出。
根据凤阳县政府公告,此次征收土地面积为1.326公顷,土地补偿标准为土地补偿费14.085万元/公顷,安置补助费32.865万元/公顷。按这个标准,张金云的近5亩的土地可得到15万元补偿。
“这样等于一次性买断了。”张金云说,“没有土地了最起码要解决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在他向国土部门的人提出这些意见的第二天,上述限期交出土地的文件下发。
“文件批的征1.326公顷,不到20亩地,为什么现在征的将近百亩?”“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与张家被征地毗邻的,是一片长满荒草的空地。据村民介绍,这里曾是著名的小岗村双孢菇基地,从2009年起撂荒至今。2006年,大学生苗娟来到小岗村建起3个双孢菇大棚,在政府的财政贴息贷款和无偿补贴扶持资金政策鼓励下,村民开始加入。仅两年时间,大棚发展到279个,双孢菇种植在官方口径中被表述为小岗村的支柱产业并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而从2008年底开始,这些大棚陆续消失。
“(2008年后)政府不补贴了,大家就不愿意种了。”严宏昌说。在这片田地上,一个挂着“小岗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牌子的平房大门紧锁,为观光而建的木屋还未启用就已废弃。
大量的土地被征用的同时,也有成片的土地撂荒。
GLG产业园于2009年兴建,占地2000亩,是小岗村全部耕地面积的1/10多。记者发现,该产业园多座厂房外长满荒草。“现在里面有六七十人,只有一个车间在生产,好几个车间都没生产了。”工作人员说。
而就在本报记者在小岗村走访期间,小岗村与武汉苏商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签约。该企业计划在小岗村投资开发旅游项目,一期计划投资6.2亿元,征地650亩。
村民说,这些年他们见了太多“不了了之”的外来企业,每一个都是大量征地租地,最后要么抛荒,要么村民不忍看着土地撂荒继续私种。
对于小岗村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村民诉求,多位当年的“大包干”带头人都表示要向上级反映。不过,据严宏昌介绍,小岗村除了党委和村委,还有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委员会、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除了惯例的安徽省财政厅空降“第一书记”,滁州市也下派了大量干部,还有凤阳县各大局蹲点干部等。“有70多号人,也不知道谁做主”。
多年来,小岗村为迈进富裕门槛进行了多轮努力和尝试,这里的干部也比任何人更渴望“出成绩”。而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的当下,如何让致富尝试真正惠及小岗村村民,或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小岗是一个有政治光环的地方。”严宏昌说。
(张金云、吴庆红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