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日期: 2024-05-08
浏览次数: 9

来源: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2024年5月7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向马克龙赠送图书。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画面

从央视时政视频中可以看到,赠送的图书有雨果、福楼拜、司汤达、罗曼·罗兰的作品,是中文版本的法国小说。习近平主席提到了6本图书,分别是《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图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经过封面多番(艰难)比对,小编发现提到的图书可能、大概、应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名著名译丛书”。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说实话,《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这6本书,因为前面几本书的书封(挡住了看不清)无法分辨,并不能确定是哪个版本,但是最后的2册《三个火枪手》(上、下)应该是属于人文社“名著名译丛书”,画面中图书的颜色、图案、风格,只能说相似度99.99999%。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在文学经典出版领域,最老牌的出版社当属人民文学出版社,其出版特色和专长之一就是挖掘国外的文学经典。“名著名译丛书”这套丛书包含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奥地利等多国的经典文学著作,收入的外国文学名著翻译都是由赫赫有名的翻译大师担纲,比如为大众所熟知的丰子恺、冯至、朱生豪、冰心、杨绛等。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另外从画面中看到的绿色书封,(第六感告诉我)和人文社的“网格本”风格很相似。“网格本”是什么?——“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封面为网格状,外框双线环饰,内框围起斜向交叉网格,网格交点缀以似圆实方的结点,被大家称之为“网格本”。

习近平主席送给马克龙的特殊礼物,是哪个出版社的书?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是新中国首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极高水平。丛书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问世几十年来,受到几代读者的喜爱,为外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下面来了解一下这6部小说吧!

1《九三年》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生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特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表达。

2《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目前的地位。小说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农家女孩爱玛的经历,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风貌。爱玛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化的教育,读过许多浪漫主义小说,梦想传奇式的爱情。她嫁给乡镇医生查理·包法利之后,生活沉闷,转而用偷情填补心灵的空洞。两次偷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终她债积如山,无法偿还,在走投无路中只得自杀。

3《红与黑》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个人与社会间的对抗是中心主题。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失败,尤其是他两次爱情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法国的社会风气。小说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开创了“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先河,形成了一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发展到注重心理描写与情绪抒发。

4《高老头》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在此得到体现,其艺术风格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野心家追求名利的挣扎与高老头绝望的父爱交错之下,使小说内容更显得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纷纷登场亮相,《人间喜剧》由此拉开了序幕。

5《茶花女》

《茶花女》根据作家小仲马的亲身经历写成。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小说一出版即大获成功,此后作者将其改编成剧本,作曲家威尔第改编的歌剧更使这部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6《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上、下)以法王路易十三和权倾朝野的红衣主教黎世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一系列惊险曲折、妙趣横生的故事。其中描写了17世纪骑士剑客的传奇生活,达达尼安的少年英勇,阿托斯的稳重老练,波尔多斯的大胆鲁莽,阿拉密斯的足智多谋与风度翩翩,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勾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编 辑 | 陈   麟

复 审 | 马雪芬

终 审 | 宋   强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