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文化的性格就是人的性格

日期: 2018-11-21
浏览次数: 1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1月19日

文/陈华文

        人是历史的人,也是现实的人,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无论你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所有人的精神中都打上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胎记,想抹也抹不掉。近年来,阐释中国文化精神、特征、本质等诸多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就如同巨大的万花筒精彩纷呈、绚丽多姿。著名小说家梁晓声这些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的厚土里,探讨中国文化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中国文化的性格》作为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随笔集,读来令人深思。

        梁晓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在“知青文学”领域努力创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等,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他逐步从小说家向学者的身份转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中国文化的性格》这本书,就是他近年来针对中国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的性格》涵括了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方面的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主线。梁晓声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对照世界不同文化的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探索,其角度新颖、行文辛辣、富有哲学思辨的意味。阅读本书,可以看出年近七旬的梁晓声,并没有以“人师”自居,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心存敬畏。

        本书书名中提到的中国文化的性格,显然有着多义的解读。书中,梁晓声并没有对中国文化性格进行全景式的“画像”,这恰恰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认为,有怎样的族群,就有怎样的文化。同理,族群的性格,也决定文化的性格。毕竟文化依附于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的性格,就如同人一样,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历史的视野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这种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性格。

        进入现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中国文化的性格也在发生改变。笔者认为,在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文化,多数是符合人性的,反之,则被人们抛弃。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守与弘扬,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包容和吸纳。固步自封或者全部否定本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应有的态度。开放、互动和交融,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不可阻挡的潮流。

        文化是人类劳动和思想的产物,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也未必就能永远流传,这在世界历史上并不罕见。在梁晓声看来,古今中外的文化,都打上了阶层的烙印,而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阶层文化越来越弱。笔者的理解是: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经济基础不同的人,在文化方面越来越难以分出趣味之高低。所谓“上等人士”未必就是文化优上者,“下里巴人”未必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不分好坏,对此梁晓声表示质疑:如果文化不分好坏,人也就没有好坏之别了。

        关于如何步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厅堂,有多种方法,其中教育就是捷径。当前,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迫切,为了孩子早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三四岁的孩子送到各种培训班进行学习。然而,很多培训机构把背诵和表演当成重点,学习传统文化成为走秀,成为商人盈利的幌子。梁晓声在《中国之蒙学现象》一文中写道,蒙学,就是家学,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之师。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自小就接受蒙学教育。当然,古代的文盲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能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其实并不多。另外,接受蒙学教育的人家,多数家境也算殷实。现在的教育环境与古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书香氛围,需要家庭里的熏陶。笔者认为:家庭有良好的教风、学校有扎实的学风,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

        梁晓声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代表性人物,不仅勤奋写作,还是博览群书的楷模。在《我与文学》一文中,他对于阅读经历、阅读偏好、阅读感悟等进行“陈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作家而言,阅读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作家不仅要读得多,还要读得杂。他在书中坦言:既然没有系统读过书,那就一直“杂”下去吧。其实很多作家和梁晓声类似,文史哲艺、自然科学之类的书也不排斥,巴金、孙犁、汪曾祺、贾平凹、张炜等人莫不如此。关于读书这个问题,有人抛出“不必读书目”之类的话题,这一方面表明有些书的水分很多,或者可以说是文化的垃圾,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也蛊惑人,容易让人剑走偏锋。多读书、读杂书,前提当然是读好书。读好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文化的性格》彰显着梁晓声深沉的人文情怀,对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与文学,他从未割裂开来。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本书也是他读闲书、读杂书留下的思想痕迹。无论是文化的面相也好、文化的性格也罢,其实归结到最后,都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宏大主题,这也并非梁晓声一人能提供清晰的“路线图”,需要所有人沿着大方向“朝前走”。唯有如此,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09 - 19
来源:视频号“心之所系在云大”——云南大学老一辈教师系列访谈 今日关注:杨振昆教授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9月15日她1966年8月刚被毛主席接见,1969年便被发配农场劳动,她16岁参与革命,建国后行政级别12级,70岁高龄时却窝在一处不足6㎡的小屋中,没用生活费没有医疗费,所有的工作单位拒绝接纳,捡烂菜叶子充饥。她就是曾经红卫兵的五大领袖之一,1983年被判刑,活到2019年,享年98岁。她的兄长是河南的早期共产党员1921年4月5日,聂元梓出生于河南,父亲是当地的名医,也是当地的富绅,所以她的家境较为不错,而且她的父兄长是聂真,是河南早期的共产党员,曾倾尽家财建了滑县的工农革命政权,还曾担任红军29师38旅的政委。因为受到乃兄的影响,因为受到彼时革命思潮的冲击,在1937年,16岁的聂元梓便有了入党的冲动,跑到太原去参加军训班,后来在1938年成功入党,在1939年被送往延安学习。在延安时期,聂元梓邂逅了人生的第一段姻缘,跟当时中央党校的干事吴弘毅结婚了,两个人步...
2024 - 09 - 18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5月3日1970年9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陈独秀58岁的女儿身绑5只油筒,毅然决然地跳入了大海......陈独秀的女儿名叫陈子美,是他和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所生。陈独秀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平日里很少与子女交流,可陈子美却是个例外。陈独秀在北大任职期间,还算空闲,那便是陈子美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陈子美知道父亲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书房,这让她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一天,陈独秀正在书房里忙碌,陈子美便从半掩的门缝里溜了进去,她终于见到了父亲的天地是什么样子。正当她看得专注时,却被陈独秀发现了,于是她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父亲的训斥。陈独秀可她没想到,父亲不但没有训斥她,还给了她一个温柔的眼神,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继续他的工作。陈子美的内心突然被暖流浸润,她直直走过去,伸出手向父亲讨要点心和糖果吃。陈独秀随手拉开抽屉,将一些果糖放在了桌子上。两个人都没有说话,陈独秀仍然...
2024 - 09 - 10
‌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在1946年宪法法案前,在1923年宪法法案废除后的宪法规定主要包括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1]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草案,于1918年8月由国会通过。这部宪法草案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国家转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训政时期约法》于1931年5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这部法律旨在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规定在训政时期,国民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并设立了五院制政府结构。这部法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阶段。[1]中华民国宪法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