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怀旧还是升华?港台电影中类民族意识的觉醒

日期: 2018-10-31
浏览次数: 192

来源:《多维》2018年10月4日

文/乔克

        两岸三地的电影本出一源,系同一民族文化母体的三支脉络,尽管三者在长时间的独立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在时代巨轮前,三股支流又开始汇合,它们互为辉映、相互参照,共同创造了华语电影从工业到美学的成就,蔚为大观。

        作为华语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成员,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逐渐回归至华语电影的体系之中。两岸三地的深度融合,使得华语电影出现了新的美学气象以及新的产业格局,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大一统的电影格式是否会消解本土化表达?这些新态势、新发展和新问题,事关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发展和融合,仍需要在实践中找答案。

        港人撑港片背后的乐与怒

        不可否认,香港近年来兴起一股本土意识,许多香港人都对于纯港产电影有一份亲切期盼。《逆流大叔》就是在「自己电影自己撑」的呼声当中诞生的。这部在暑期档里大战《维尼与我》( Christopher Robin)的港片最后获得近千万港元票,暂列本年度最卖座港片的第二位。

        将《逆流大叔》抛于身后的是另一部港片《栋笃神探》。该片由香港「栋笃笑」创始人黄子华和演员佘诗曼联手主演,影片题材和规模都不及同期上映的漫威科幻动作大片《黑豹》(Black Panther),票房却超过了4000万,提振了香港影圈的士气,也让人见识到本土题材对港人的独特魅力。

        对于香港来讲,「本土」是一块金漆招牌,也是文化保育下的一种心态的自我流露和表现。「本土」既是正能量,唤醒港人的个体意识,却也有意无意地散发出焦虑和不安的气息。第35届和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的《十年》和《树大招风》虽在本土获得积极的反响,但同时也将香港近些年来的焦虑表现出来。

        《十年》反映了香港人在政治忧虑下的集体情绪,而《树大招风》则借一个时代的终结,倾吐当下这座城市的唏嘘。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在一篇影评中指出,两部电影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今天香港人的愤懑情绪。「这种情绪首先来自于大陆转型后香港的转口贸易优势地位不再,以及由此而来的与大陆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而形成的落差感——当然还有来自内地官方和民间的价值观的挤压」。

        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也曾坦言,「本土牌并不好打」。他认为重振港片最好的办法是回归本土,但在题材上,本土有很多可能性。

        本土台片的新问题

        和香港人一样,台湾民众这些年也越发支持台湾的本土制作。从2017年的《目击者》、《血观音》、《大佛普拉斯》,到2018年的《花甲男孩转大人》、《角头2:王者再起》等等,这些影片不仅在当地市场上获得成功,还引发了各方民众对于台湾政治生态和社会民生话题的深入探讨。

        台片的再度崛起绝非偶然,有不少影评人把这个现象看作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延续。这项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运动,暗合着台湾当代社会生态的内在变动,又源自于一代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以杨德昌和侯孝贤为代表的台湾新晋本土导演以反思意识开始敏锐地审视社会,抒发了其个人对于人生的领悟与见解,大胆地表达对于社会的意见与看法,尖鋭地表现了经济飞速发展所造成的精神病态。

        当台湾政治转型成功,社会经济趋于平稳时,人们又难免会对前途感到不安。「这些年本土制作由弱转强,也是基于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心态」。台湾著名电影学者焦雄屏说,个体的迷失和社会的矛盾让本土电影又有了批判的对象。「人们沉迷其中,得以抚慰」。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频繁交流,大陆的影视作品近几年屡屡登陆台湾市场,获得颇多关注,也引起争议:《自由时报》就担心台湾人会被大陆电影洗脑,呼吁民众还是要多多支持本地制作,以示「反击」;而《联合早报》认为这种担心反映了台湾人面对大陆强悍经济实力的自卑心态,过于紧张兮兮,「实在没有必要」。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陆31项惠台措施的公布,台湾电影在今后也将汇入华语电影的大江大河当中其本土化的表达能否迎合大陆戳众口味还有待观察。

        「本土」应该是道多选题

        香港和台湾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让港台电影人有机会利用「本土」这个概念,屡屡打造出现象级的艺术作品,有些电影成为了经典,有些则昙花一现,逐渐被世人所淡忘。「本土」是一种情怀、一套策略,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值得坚持却也要避免沦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不可否认,融合时期的华语电影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商业片的同质化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有愈加严重之势。而面对泛华语商业电影的统一美学格式冲击时,港台电影人坚持用本地经验保育电影文化无可厚非,但有些尝试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部分影片刻意以低俗化来代替本土化,用噱头催谷销量,玷污了本土精神。

        被誉为「香港电影教父」的吴思远认为,华语电影未来成功的关键在于独特的创意与卖点,融合不能消解个性,但个性也不宜过分张扬。「极端本土化对一个地区的电影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其受众市场有限。」虽然一般说,本土电影确实能制造票房奇迹,法国和日本也有类似的成功经验。不过,两国电影最终都没能走向国际化,原因很简单:本土化成功之后,电影人要考虑回到一个比较全球化的题材,要不然本士化这块面包很快就会吃完了。

        融合不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壮大」。有人坚称那些「本土电影」才是港片的精髓,殊不知香港电影正在走向质变,并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而台湾本土电影在大陆市场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比如《我的少女时代》在中国内地上映10天票房破10亿,创下历史记录。导演李安不止一次呼吁台湾电影人应多和大陆合作,「台湾电影一直都是单打独斗,锁在自己的世界里流血、流汗,活得很苦。他们应该学习大陆在电影工业尤其是商业电影工业方面的经验」。

        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两岸三地电影人曾一度合作无间,在不同电影文化之间寻求共识,并缔造了华语电影的光辉历史。如今,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们都力图在「随心所欲」与「和而不同」中找到平衡。不管是香港电影,还是台湾电影,那些面向本土的影像叙事,除了包含问心无悔的自我表达,也应该要有视野扩展后,用更为宏阔角度看问题的胸襟。而最重要的是,有的选——「合拍不合拍」,选择权依然在观众手里。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1 - 09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8月27日“我实际上就像个孤儿……”每每说到自己的父亲李富春和母亲蔡畅,李特特总会这样说道。1924年4月,李特特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医院出生。在父母的请求下,外婆给这个刚出生的小外孙女取名“特特”,即蔡畅法文拼音的开头字母。自从李特特出生之后,外婆在她心中的分量,要远远超过她的父母。李特特的外婆葛健豪16岁结婚,婚后育有三男三女。虽然出生在封建家庭,但葛健豪的思想却并不封闭,受好姐妹秋瑾的影响,葛健豪开始对外面的大千世界有了好奇,尤其在秋瑾就义之后,葛健豪更是尽心尽力培养儿女,希望他们能成为像秋瑾一样的人。正是因为葛健豪敢于和封建思想作斗争,才让她的六个子女全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后来,年仅半百的葛健豪被湖南女子教员养习所录取,儿孙三代五人同时求学的故事,在长沙一度传为佳话。1919年,新民学会决定送一部分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在儿子蔡和森的动员下,54岁的葛健豪和儿女一...
2024 - 11 - 06
来源:视频号为家里的两个娃建了一所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并且在这当了11年的一线教师
2024 - 11 - 06
来源:视频号清华教授周培源情定一张照片相爱61年背后故事心酸又浪漫
2024 - 11 - 06
来源:视频号这首歌曲是苏联电影《保尔.柯察金》里的插曲,该片是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而成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