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35年后李陀再出小说:当传统的文学被边缘化,其意义反而增加了

日期: 2018-08-22
浏览次数: 356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阔别小说创作三十五年,李陀出版了长篇小说《无名指》,引起文化界的讨论。他早先写小说,后来又写电影剧本,再后来又从事文学和电影的批评,到八十年代中期中断了小说写作。去年,《无名指》发表在《收获》杂志长篇专号(夏卷),前不久推出单行本,李陀再次回到小说创作中。

 

        李陀,1939年生人,小说家、电影编剧、文学批评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文学圈的重要人物,曾任《北京文学》副主编,推出汪曾祺、余华等人的重要作品。其文学批评在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过争议。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陀中断小说写作,八十年代末作为访问学者去到美国。时隔35年后,李陀凭《无名指》再次回到小说创作。

        李陀说,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曹雪芹和托尔斯泰那样,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把塑造人物重新放在写作的中心,而且‘写一个,活一个’,让一部长篇小说成为一个生动的人物画廊。”于是,《无名指》确定了以人物为主的书写方式。

        那么主要写哪群人呢?李陀选的是中国城市知识分子。为什么选中这群人?此外,关于这部小说是否真的把人物“写一个,活一个”,细节的真实性是否足够,有的人也抱有不同看法。就这本书,以及这些不同声音,我们采访了李陀。  

 

文/新京报记者 张进

 

 

《无名指》

作者:李陀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8月

 

        小说被边缘化了,正因此意义更增加了

        新京报:三十多年未写小说,除了如你所说,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的冲动,还有哪些原因促使你写了《无名指》?

        李陀:近些年流行一种说法,说文学被边缘化了,小说被边缘化了,这引起我的思考:小说是不是真被边缘化了?第二,“边缘化”的说法对不对?一边观察这些年文学的实际情况,一边回顾文学史,拿来和今天对照,我形成一种看法:我们要承认,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确是被边缘化了,特别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小说的重要性,特别是严肃小说的重要性的确没有以前高了。但反过来想,是不是正因为这样,其实文学的意义,小说的意义更增加了。

        为什么?什么道理?因为我觉得这些年来,文学有一个功能被忽视,就是认识功能。这种忽视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文化市场的急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主义文化成了主流,文化生产的各种产品,包括影视、动漫、综艺节目等等,目的主要都是娱乐,他们不担负娱乐之外的功能(当然有例外),都不帮助我们认识现实。

        这样一来,是不是那些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作品,就反而成了稀缺的东西?那么,这是不是严肃文学作品的机会?我们的作家,至少有一批作家,要不要考虑文学怎么恢复认识现实,认识社会,认识当今世界的功能?我写《无名指》,就想自己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

        新京报:在《无名指》的创作谈里,你明确提出了写作的努力方向:试图把人物“写一个,活一个”。在这方面你觉得这部作品完成得怎么样?

        李陀:是这样,想用文学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什么样的写作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这问题我琢磨了很久。办法之一,就是把二十世纪以现代主义的写作跟十九世纪的写作做对比,经过这么琢磨,我觉得还是十九世纪的作品在认识现实这方面做得更好,更深刻,其中有我们今天急需的经验。

        那么,那些经典写作是怎么做到的?总结他们写作经验,可以说很多,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写人物,塑造文学人物,使这些人物不但有个性的鲜明特征,而且具有时代特征,和这个时代,和具体的历史生活、社会生活,还有日常生活,都有密切关联,把塑造人物形象当做写作最高、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务。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这些生动的文学人物我们去认识时代,发挥文学认识、思考社会的功能。

        相比之下,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写作,不能说完全不写人物,但是一般来说,人物塑造不是现代派小说的重点,也不是他们的长项。比如拿海明威的长篇(他不是典型的现代派,他的拿手写作是短篇)里的人物和十九世纪的写作相比,就显得比较扁平,可以说都是意象人物。

        具体到《无名指》来说,我是想写“群像”。我这是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一部长篇,如果能成功塑造一两个人物,就很好,这样的好小说也很多,比如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但我有一个不太切实际的梦想,就是学《红楼梦》,写群像。但是写起来,遇到一个巨大的矛盾:我给自己规定了二十万字上下(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几十万字或上百万字规模的长篇)的篇幅,怎么可能写群像?可是我就非要试一试,结果就写了这么一组人物,里面包括很多阶层,很多侧面人物,都写进来了。成功不成功很难说。

        这样写还有一个困难,就是细节的处理,我觉得细节是小说的呼吸,更是文学人物的呼吸,但是写群像,对细节的丰富性(性格的细节,动作的细节,情绪和情感活动的细节,物质生活的细节,景物和环境的细节等等)就要求更高、更多,写作上更困难。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作者: (丹麦)格奥尔格·勃兰兑斯

译者:张道真 等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2月

格奥尔格·勃兰兑斯纵论法、德、英诸国的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他倡导作家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文学注意力要从农村经验转向城市经验

        新京报:关于人物和细节,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书里的一些人物塑造得不成功,细节的真实度不够,你如何看待这些评论?

        李陀:说真实度不够,是不是因为一些读者对《无名指》里的人物不够熟悉?这组群像里的一些人物,我觉得是我们过去的文学写得比较少的。他们是些什么人?虽然形形色色,但是中心的几个人,是知识分子,都是些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不过,我觉得,这几个人物应该和以往文学里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不太相同,这些人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一种“新人”?当然,他们绝不是我们在以前社会主义文学里经常遇到的新人,相反,他们是小资产阶级新人,是中国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孕育、培育出来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如果仔细观察,近些年,特别是近十年,这批“新人”在我们周围已经很多,而且伴随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他们会逐步构成了现代城市的社会主体。这样,小说写作如何面对这些“新人”?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如何在文学里表现和思考他们?这都是新问题。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回顾起来,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或者法国文学,它们最经典的作品都是写城市的(从历史角度看,这两个国家当时城市化程度并不高,比今天的中国差远了),而且都是写知识分子的,这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要思考。我还想特别提一下,中国当代作家关心现代城市知识分子虽然少一些,但不是没有,格非的写作就是个例外,例如2003年左右发表的短篇小说《戒指花》,应该是这类写作的一个先声,而且小说也写得好,很棒的写作,对我影响很大。

 

 

《七十年代》

编著:李陀 北岛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年7月

“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

 

        新京报:这部作品的背景设定在城市化程度非常高的北京,为什么?我们以往的文学作品还是乡村写作更多一些,你觉得其中有哪些原因?

        李陀:今天农村题材的作品还是比较多,我觉得是必然的。中国在“昨天”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只不过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一个现代工业非常发达、城市化非常迅猛的时代,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时候很多人的农村经验必然会大于城市经验,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农村题材小说的繁荣。

        2012年,人民大学程光伟教授举办了一个“路遥与八十年代文学展开”的会议,那个会给《平凡的世界》这个作品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对中国由农业国家转向工业国家这一过程中,描写农村剧烈转变和巨大冲突最充分的一部小说。可惜,我觉得今天能达到路遥水平写作,并不多。总之,农村经验和农村问题不会很快就消失,今后还会有这个题材,还会非常重要。何况我们的很多作家都是从农村来的,他们对农村的转变都熟悉,所以写是必然的,问题是要写好。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当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如此发达,当城市中出现了新兴小资产阶级,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部分作家关注这一部分?我们的文学注意力要从农村经验转向城市经验,要注意城市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新冲突,我觉得也是必然的,大势所趋。

 

 

《乡村与城市》

作者:(英)雷蒙·威廉斯

译者:韩子满 等

版本: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3年6月

雷蒙·威廉斯不同意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认为这些观念只是作家的想象,“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

 

        抑郁、孤独,城市里有很多农村没有的社会问题

        新京报:书中的主要角色是知识分子,而且多少都是“病态”的,用你的话说,他们都在经历一场“精神战争”,你认为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有出路吗?

        李陀:我在《一次反向实验》那个短文里,用了“精神战争”这个词,但是我现在觉得用“精神战争”这个词概括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并不准确,是抬高了这些人物的境界。

        城市经验和农村经验相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内心生活的强化、心理问题的强化。为什么城市里有很多农村没有的社会问题?比如抑郁问题,孤独问题,吸毒问题,犯罪问题,道德底线问题,这些东西在城市里变得异常尖锐,为什么?回头看看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写作,几乎没有一个作家简单地赞美城市,相反,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认为城市充满了病态,除了种种社会疾病以外,更多的是人的精神疾病。

        而这些问题,在知识分子当中往往表现更集中,更激烈,其中有一些问题是知识分子独有的,比如知识分子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如何在商品拜物教盛行的社会里保持自觉?如何当拜金主义侵入灵魂的时候,能有觉悟来检讨自己、批评自己?如何当不公平成为常态,成为一种不可逆的社会趋势的时候,还能坚持正义的底线?在《无名指》里,我集中想写的就是这些问题,或者,不如说,是我把这些问题扔给杨博奇、苒苒、周璎们,从结果看,他们的表现并不好,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基本是含糊的,甚至是怯懦的。所以“精神战争”有点抬高他们,实际上在他们内心里没有形成战争。也许,勉强构成内心战争的就苒苒一个人。

        新京报:但苒苒“战争”的结果是出家了。

        李陀:是啊,至少在这部小说里,这些人很少自觉地来解剖自己、批评自己的道德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反,他们都充分享受消费主义的快乐,大体上都活得很滋润,连“表现”最好的苒苒,对自己以高消费来保证的很奢侈的日常生活,也并没有深刻的检讨。从这个角度看,书里最健康的人,就是王大海,一个普通工人。

        新京报:王大海不是知识分子,不是中产阶级。

        李陀:对,所以就形成一个对比。很普通的一个工人自然没有中产阶级的毛病,因为他们和消费主义没有多少关系,他们最大的消费快乐,无非就是吃个骨头肉、喝点酒。

        新京报:你是赞颂工人阶级的。

        李陀:具体到王大海这个群体,说赞颂有点过分,是肯定。他们没有进入消费主义文化,但是,他能有什么更积极的作为吗?实际上,现实生活里的很多工人都想当老板。

        新京报:书里有个出版社编辑石头,他一直在斗争。

        李陀:对。这个人物是有一定依据的,因为我认识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在小说里我拼凑、集中了一下,把出版社很多正直的编辑凑在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人物。但他也不是一个完全正面的人物,他本身有很多问题,非常偏执,也不会斗争,而且他的很多观念也是错的,很幼稚。

        网络用语在影响和改变着现代汉语

        新京报:这本书中出现了一些网络流行语,如“装B”、“TM”,你为什么把这些网络流行语放进小说?你又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

        李陀: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实,它对语言的影响,我认为正负两面都有,很复杂。为什么《无名指》里采用了一些网络新语言?一个原因,是时代特色,很多人忽略这个小说写的不是今天,而是奥运那年,就是2008年。那时候网络用语刚刚进入到知识分子群体里,很多人都觉得新鲜(比如“我靠”)但是,那时候没有今天这么流行这么普遍,所以在叙述语言里加一点网络语其实是一种暗示,暗示网络时代正在到来。

        另外,在语言上我一直想做点尝试。怎么把今天活的口语变成文学语言?在这方面,王朔和王小波的写作做了很重要尝试,可惜没有引起深入的讨论,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在的口语又有了新的发展,比起王朔和王小波那个时代,变化很大,不但网络用语在影响和改变着现代汉语,80后、90后、00后几代青年的语言也越来越引人注意,他们不仅有自己的特殊的词汇表,而且形成自己的修辞方式。面对这些新的语言变化,《无名指》就多少成了某种语言“考古”的对象,这是很有意思的。

 

 

《话/镜:世界因语言而不同》

作者:(以) 盖伊·多伊彻

译者:王童鹤 / 杨婕

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年4月

“我们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还是被文化塑造的?”

  

        新京报:这部作品最直接的阅读感受之一就是叙述者在不停地发问,“为什么”特别多。为什么这样写?这些问题起到了哪些作用?

        李陀:这种叙述人对自我的怀疑,实际上是从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里的自嘲学来的,不过,给进一步文学化了。杨博奇(指《无名指》书中人物——编者注)是学心理学的,但他对心理学是有怀疑的,他身上有一种怀疑主义,什么他都不太信。你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我自己这么想,我为什么这么想?这是他很个性的一种特征。再就是,想写这个人老想进入自觉的门槛里,可是死活进不去,他没有苒苒那样的勇气。他停留在怀疑主义,不敢往前走,他是个怯懦的人。

        新京报:这部小说了里的人物给人的感受是,每个人都飘飘忽忽,没有根。联系到在北京生存的人的现状,你这样写是故意设置的吗?

        李陀:从写作角度来说,20万字左右一个长篇,还想写群像,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基本上采取了人物速写的方式,这本来是散文写作的一个体裁,我尝试着用来在长篇小说塑造人物。这样一来,这些群像的每个人,都近于一篇速写——我只能靠这些人物之间的勾连关系把他们捆在一起。另外,我觉得所谓的城市新人,可以说都是没有根的,他们并不是扎扎实实和城市一起生长起来的人(对比一下巴尔扎克的《贝姨》),他们太新了,他们没有根。所以你这点看的很准,那个杨博奇就是一个没根的人,他整天跑来跑去的,在城市里找不到安放自己灵魂的位置。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7日“现在这年轻人爱穿越,我说你们好好穿越穿越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们也不至于最后变成历史虚无主义!月亮是人家的圆!”01 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现在我们有些人啊,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王:我们的民族工业化,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建国开始的。我们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工业基础。咱就不说别的,大家稍微了解点历史,1到8机械工业部,八个机械工业部怎么分出来的?我们这有驻部的纪检组长你们知道吗?工信部的同志应该能说清楚吧?我们能把卫星送上天,把原子弹爆炸了。更可贵地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但是我的历史思考里有这条,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这些人是谁培养的?恰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后),我就听很多人说,甭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也包括我们的一些高级领导干部,他们都跟我说,没有共产党我根本上...
2024 - 12 - 16
来源:凤凰新闻 2024年11月24日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将“人生七十古来稀”挂在嘴边,将这句话当作长寿的代表。其实这句话是杜甫所写,也并非夸赞老人长寿,因为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杜甫是在何种境遇之下写就的此等名句,他又在表达什么?少年壮志相比更加深沉的杜甫来说,大家貌似更喜欢李白,并且也对李白的生平更加感兴趣。其实早年,杜甫也和李白一样,是个游历四方的游子。杜甫比李白小很多,他也一直以李白为偶像,并且两人还成为了忘年交。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上在西汉时期就开始为官作仕,传到唐朝的时候,依旧没有没落。虽然祖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他父亲却做到兖州司马。即便这只是一个五品闲职,但杜甫依旧以此为荣。而且他的母亲是博陵崔氏,这个家族曾经在唐朝出过十六个宰相,是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杜甫,自然对仕途十分看重。但偏偏他出生的时代,参加科举入仕是非常难的。如果李白是因为父母从商而不能参加科...
2024 - 12 - 16
原创 叶成十三 深思读书来源: 深思读书 2024年11月21日你是不是也经常盯着问题看?大家好,我是思思~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很忙,但总觉得离成功很远?因为他们忙着解决问题,却忘了追问:这些问题解决后,是否真的接近目标?教员强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明确是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徒劳。为什么盯紧目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用目标导向思维,让你的人生更高效、更强大?01:目标模糊,是一切低效的根源《毛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一切行动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目标明确,策略才能精确;目标模糊,再多努力也可能是徒劳。为什么很多人陷入“解决问题”的误区?因为问题容易显现,而目标却隐藏在背后。比如,有些公司开会时不断纠结于如何节省预算,却忽略...
2024 - 12 - 13
来源:视频号这是1963年,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照片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