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学诗笔记

日期: 2017-03-01
浏览次数: 423

顾城

  最早使我感到诗的是什么?是雨滴。

  在我上小学的路上,有松塔,当我从它身边走过,它不说什么。

  一天,是雨后,世界清净而新鲜,塔松忽然闪耀起来,上挂满晶亮的雨滴,我忘记了自己。我看见每粒水滴中,都有彩虹游泳,都有一个精美的蓝空,都有我的世界……

  我知道了,一滴微小的雨水,也能包容一切,净化一切。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比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更纯、更美。

  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

  我是在一片碱滩上长大的。

  那里的天地非常完美,是完美的正圆形。没有山、没有树,甚至没有人造的几何体——房屋,使这样的完美稍稍损坏。

  当我在走我想象的路时,天地间只有我,和一种淡紫色的草。

  草是在苦咸的土地上长出来的,那么细小,又那么密,站在天下边,站在乌云和烈日下,迎接着不可避免的一切。没有谁知道它们,没有彩蝶、蜜蜂,没有惊奇的叹息、赞美。然而,它们却生长着,并开出小小的花来,骄傲地开着举过头顶……

  它们告诉我春天,告诉我诗的责任。

  在礁岩中,有一片小沙滩。

  有不少潮汐留下的贝壳,已经多少年了,依旧那么安详、美丽。

  我停下来,吸引我的却不是那些彩贝,而是一个极普通的螺壳;它毫无端庄之态,独自在浅浅的积水中飞跑,我捉住它,才发现里边原来藏着一只小蟹——生命。

  感谢这只小蟹,教给我怎样选择词汇。

  一句生机勃勃而别具一格的口语,胜过十打美而古老的文辞。

  由于渴望,我常常走向社会边缘。

  前面是草、云、海,是绿色、白色、蓝色的自然。这干净的色彩,抹去了闹市的浮尘,使我的心恢复了感知。

  我是在记忆吗?似乎也在回忆,因为我在成为人之前。就是它们之中的一员;我曾像猛犸的巨齿那样弯曲,曾像叶子那样天真,我曾像浮游生物那样,渺小而愉快,像云那样自由……

  我感谢自然,使我感到了自己,感到无数生命和非生命的历史,我感谢自然,感谢它继续给我的一切——诗和歌。

  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紧迫的征战中,在机械的轰鸣中,我仍然用最美的声音,低低的说:

  我是你的。

  万物,生命,人,都有自己的梦。

  每个梦,都是一个世界。

  沙漠梦想着云的背影,花朵梦想着蝴蝶的轻吻,露水梦想海洋……

  我也有我的梦,遥远而清晰,它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它是高于世界的天国。

  它,就是美,最纯净的美。当我打开安徒生的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光辉。

  我向它走去,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我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行走。

  我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

  如果可能,我将幸福地失落,在冥冥之中。

一九八〇年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