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名家风采:谢岳雄 / 散文《青龙庙会怀旧》

日期: 2024-03-21
浏览次数: 4

来源:《岭南文学》2024年3月17日

古城潮州广济桥不远处的韩江南堤一侧,有一座香火常旺的庙宇,庙门朝东,衔宝塔,吞碧波,古朴肃穆。她就是"安济王庙",也叫"青龙古庙",当地人俗称"大老爷宫"。

这是一座神奇的古庙!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 南门进士谢少苍在云南永昌府为官。一年,当地久旱无雨,田园失收。谢少苍未及请示朝廷,开官仓赈济饥民,他却因擅开官仓,被治死罪。

按律,云南处决囚犯是把死囚捆绑吊于高山大树上三昼夜,未死即赦免。以当地弥漫的瘴气、昼夜的温差,囚犯大都难免一死。但行刑期间,远处总会飞来一片乌云,给谢少苍挡住烈日风霜,云端上坐着一位老人。

三天后,他被赦免。在解官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一个神殿上的塑像,正是那位救命老人。经打听,原来是三国时的永昌太守王伉。于是,谢少苍即请人雕刻 王伉像带回潮州老家供奉。

有一年韩江发大水,乡人将王伉像请上河堤挡洪水,洪水果然退去,那年潮州也大获丰收。事后,乡人重修青龙古庙,请王伉像在此镇水,奉为 "安济灵王",青龙古庙也称为安济 ,庙里香火益盛。

旧时游神赛会,潮汕地区 城邑一级以潮州府城 青龙古庙的安济圣王出游(即 "营大老爷")规模最大。节日的盛况, 清 光绪 之《海阳县志》已有记载:"正月青龙庙安济王会,自元旦后三日掷珓诹吉,郡城各社,即命工人用楮帛缯彩,制为古今人物,如俳优状,而翊以木石花卉,名曰花灯。每社若干屏。届时奉所塑神像出游,箫鼓喧阗,仪卫烜赫。大小衙门及街巷,各召梨园奏乐迎神。其花灯则各烧烛,随神驭夜游,灿若繁星。凡三夜,四远云集,靡费以千万计 "。

这里所描写的节庆活动,以赛花灯为中心,辅以萧鼓仪卫,梨园戏剧。因为营 "大老爷"必须游遍潮州府城全境,所以一共要用三 个 夜 晚的时间。

2012年春节期间,潮州电视台播出《新山游神启示录》记录片一共八辑,实录了 "人与神共狂欢的嘉年华"——马来西亚新山的"营 大老爷"盛况。众人由此产生 疑惑:在潮州传承了千百年的游神民俗文化,为何在遥远的 东南亚国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在它的发源地为何至今仍"犹抱琵琶半遮面",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庙会游神,究竟是封建迷信?抑或是民间信仰?还是传统文化活动?潮州本土的游神活动,将何去何从?……

这一年,古城人民对恢复潮州传统民俗"营大老爷"活动呼声甚高,然而当地主政者却有所犹豫。为促成这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顺利举办,潮州王伉传统文化研究会邀请我前来潮州调研。我用实事求是之笔写下《安济圣王与潮汕游神民俗文化》一文,分别发表于2012年3月21日《羊城晚报》和4月12日《潮州日报》,从安济圣王庙会的历史、现状及海内外民众的诉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等角度分析了庙会"游神"民俗的时代意义和可行性。文章能够在省级党报发表,说明这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不应该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一味严禁。接着,我购买了100份《羊城晚报》寄送潮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庆幸的是,拙文为潮州开禁"营大老爷"活动进行的"鼓"与"呼",被有关领导"听入耳"了。我的斗胆呐喊,得到海内外有关人士的肯定。当时的潮州市长收到报纸后还专门向我致电表达了谢意。

2014年农历正月廿四日,一个祥和的日子。间断64年、首次恢复的传统民俗潮州青龙庙会巡游——"营大老爷",终于在这一天隆重举办!这场活动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潮韵、乡情、展望等五个篇章、11个方队组成。1200余人 的巡游队伍长达近千米,全程10.2公里 的路线 , 处处洋溢浓浓的乡情,道路两旁的围栏外挤满了市民游客。浩浩荡荡的巡游表演队伍, 始终激荡浓郁的潮州风情。潮州大锣鼓、舞龙、舞狮 、 鲤鱼舞、 等 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 更 让观众 心花怒放。

我有幸作为嘉宾应邀出席这场盛会。当天上午10:20,艳阳高照。坐 在市人民广场观礼台 一隅的我,和现场的观众一样心潮澎湃。爱国人士陈伟南先生 、杨受成先生等来自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澳门等海内外潮籍乡贤在许光 等 市 领导陪同下饶有兴趣的观礼。 "2014·潮州青龙庙会"成功地打造成为"文化的盛会、民俗的欢庆、潮人的节日",展现 海内外广大潮人共同祈福,祈求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一年一度"营大老爷"——潮州青龙庙会,是海内外潮人心中的图腾,是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是家己人 祈福的神圣之地。

岁月如韩江之水滔滔不息。

虽时隔多年,每当回忆起10年前出席"2014·潮州青龙庙会"的情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镌刻心灵的温暖瞬间,令人感动,令人终身难忘。此时此刻,我的心境就如初春绽放在滨江长廊的木棉花,骄艳似火 ……


作者简介:

名家风采:谢岳雄 / 散文《青龙庙会怀旧》

谢岳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广东潮博智库专家 。  已出版诗集《爱的呢喃》《丹青情缘》,散文集《文化不是装饰品》,长篇纪实文学《南粤之剑》(合作),报告文学集《商海涛声》,纪实文学《南粤利剑》(合著) 、 《第一次握手:中共三大与国共合作的形成始末》(合著)。长篇纪实文学《南粤之剑》(合作)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解放军文艺图书奖。影视文学剧本电影有《瓮城风云》《六祖传奇》(与人合作编剧)。主编文学作品集《母校忆事》及总主编《岭南乡村记忆丛书》《五分钟法律通丛书》。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