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新闻详情

潮汕三市合力建設21世紀 「海上絲綢之路」 經濟帶

日期: 2014-03-11
浏览次数: 1485

转载《文匯报》2014311 A24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革的表述,字字铿锵。改革,关键要看行动。陈经纬呼吁:广东应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 ,知难而进,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优化当前行政区划格局,将潮汕三市合并,合力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经济带。

【本报讯】作为潮汕人,家乡情结让陈经纬成为上世纪90年代最早一批在汕头投资的港商。多年后,身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的他,又连续两年提出与潮汕发展有关的提案。在去年联合102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设立潮汕新区的提案基础上,今年陈经纬更进一步提出了《关于潮汕三市合并,合力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平台的提案》。

「潮汕地区在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经贸往来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潮汕三市(汕头、潮州、揭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却未尽人意。」陈经纬在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在中国经济以迅猛势头融入世界,国家致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粤东经济的振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今天,打破潮汕地区现行的不合理行政区划设置,促进潮汕三市同心同德形成合力,重新擦亮「特牌」、「侨牌」,使其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贡献应有之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行政区划不合理 潮汕发展阻力重重

祖籍汕头的陈经纬对近年来潮汕地区的发展状况颇感不解和焦虑, 「潮汕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面向台湾,自古为中外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重要商贸口岸。海外华人华侨中潮汕籍人士占近三分一,尤其在东南亚国家,分布着80%以上的潮籍海外华人华侨,在香港占五分之一是潮籍人士。但作为祖籍地,潮汕地区的发展却一直处在一个落后的水平。」

究其原因,陈经纬一针见血指出,三市并立的格局存在缺陷,应打破现有潮汕行政区域的格局和壁垒。他解释称,行政壁垒带来空间的割裂和资源的分散,使得当地区位优势、特区优势和侨乡优势无法正常发挥。「潮汕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与三市分置的行政格局关系重大。行政区划壁垒让原本一体的资源被割裂,各自为政的三市恶性竞争、重复建设,难以形成侨乡优势和有效对接外来投资的发展平台。」

「潮汕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条件决定了其在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经贸往来中占据重要地位。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谈到,要致力于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这是潮汕地区的一个发展机会。」陈经纬指出。

社会矛盾激化 发展初衷难实现

事实上,大潮汕地区曾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与深圳、珠海和厦门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国家关于建立汕头经济特区的考虑,正是希望其能充分发挥侨乡优势。199111月,国务院批准潮汕地区进行行政区域调整,原来的大汕头地级市被拆分成现今的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潮汕三市的分割,除可多增加安排两套地市级领导班子干部以外,有百害而无一利。」陈经纬坦言,几经调整的行政区划设置不但未能实现推动潮汕整体发展之初衷,反而暴露和激化了当地社会矛盾,诸如管理体制创新不足,投资服务环境发展滞后,能量内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尤其严重的是,这样一种恶性竞争环境让原本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联的潮汕地区内部滋生重重矛盾。」

乡情割裂 尽失凝聚力

矛盾重重,现状如何改变? 「唯一出路,就是打破三市之间的行政藩篱。」陈经纬指出,如果能消除三市之间的行政壁垒,则不仅能化解诸多领域现存矛盾,而且可以在不影响现有配套格局的情况下让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而让陈经纬更为担心的是,行政壁垒将潮汕人乡情割裂,造成人心涣散、凝聚力尽失,不利于海内外潮汕籍人士的精诚合作。

他指,自古潮汕地区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根同源的潮汕人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海外、港澳台有超千万潮汕籍华人华侨同胞,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这些根系祖国的海外和港澳台潮汕籍精英,无疑是国家和潮汕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份境外力量。

「然而,现行的行政区划设置却对凝侨心、汇侨智、合侨力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潮汕地区的拆分不仅是空间的割裂,也是对文化心理的强烈冲击。」陈经纬直言,东南亚侨胞中的80%都是潮汕人,面对三市的行政区划分,使得他们回到家乡时找不到 「主心骨」,以至于被誉为 「最团结族群」的潮汕籍人士、社团在整合资源和力量时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尴尬,令人心分散、凝聚力尽失。

深度整合资源 彻底打破三市壁垒

「要从根本上改变潮汕地区当前的困境,实现地区资源的深度整合,离不开三市间行政壁垒的彻底打破。否则诸多设想最终都难以落到实处。」陈经纬指出。

对此,陈经纬建议,在汕头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关于华侨经济总体发展的规划,挖掘、整合资源,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三市合并,形成合力,建设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应当将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并,设立 『潮汕新区』或是三市合并为 『潮汕市』。」陈经纬指出,要发挥潮汕地区港口资源优势,加快亿吨深水大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将潮汕三市打造成与东盟乃至世界贸易往来、构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11
来源:观察者网 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2016年发表于《南风窗》。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记者: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
2025 - 04 - 11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0年11月17日赵汀阳:1961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硕士学位,留社科院哲学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有《美学和未来的美学》、《哲学的危机》、《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一个或所有问题》、《人之常情》、《22个方案》、《直观》、《长话短说》、《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论文集》、《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每个人的政治》等专著或论文集,《观念图志》、《非常姿态》等漫画集。作为男人,赵汀阳纯粹到了“单向度”的程度。他在某处曾直言,哲学至今是一个高度男人化的行当,但他又极力推崇阿伦特,说她是比绝大多数男哲学家优秀得多的哲学家。他喜欢侦探片和战斗片,但仅仅是为了“换换脑子”,从不关心风花雪月,对文学“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敏感”...
2025 - 04 - 11
来源:网易 2025年4月7日赵汀阳(1961年—),广东汕头人,中国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选自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中国的旋涡式存在不断卷入众多族群,必定形成多族群多文化的共存局面,而共存是一个共同的理性选择,否则各方永无宁日,显然不符合任何一个族群的利益。多族群多文化如何共存,或者说,如何在“合”中有“分”,就成为任何一个主政王朝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在先秦的天下时代中并不存在,因为天下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分合一体模式,而在大一统的制度条件下如何实现分合一体,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一统制度下建构万民共在方式的问题导致中国发明并一直实行混合制度,一国两制或一国多制。是谁发明了一国多制?毫无疑问,一国多制的发明与周朝的天下经验有着渊源关系,但不是周朝的发明。周朝的天下体系兼容并蓄,合中有分,万国一体而各有...
2025 - 04 - 10
来源:视频号乡愁是杯酒,现在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看到这一幕,年轻时候的背影瞬间涌上心头,回头想一想,真的特别怀念年轻时候的快乐时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