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线上通讯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3-01-02沉痛悼念胡福明老师小平的话·真理之辩作者访谈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还是我前边讲的那个问题,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摘自邓小平1978年9月16日到吉林检查工作时的讲话胡福明胡福明,1935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曾任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稿时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访谈1:虽然来自《光明日报》和中央党校的合作者们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初稿中并未提到“两个凡是”,但作者胡福明在此后的26年中坚持认为,他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反对那个著名的教条。《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文章的作者胡福明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中共党员。后来他自称,1977年秋他把这篇文章送去发表,反对‘两个凡是’完全是自己主动做的,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驳斥‘两个凡是’那样的教条,邓小平就没有重新掌权的希望。“在文章《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曲》中,胡认为上述记录是符合实际的———“...
发布时间: 2023 - 01 - 03
浏览次数:3
来源:《腾讯新闻网》 2022-12-27沉痛悼念!五天内我国痛失12位两院院士!12月21日,稀有稀土金属冶金专家张国成、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逝世。12月22日,著名材料学专家顾真安院士、土木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龙驭球院士在北京逝世。12月23日,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卢强院士、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院士、药学家蒋华良院士及著名野生动物管理学家马建章院士逝世。12月24日,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张金哲院士逝世。12月25日,我国著名叶轮机械气动力学专家王仲奇院士逝世;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童坦君院士1934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九三学社社员。1964年7月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历任本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12月至1981年8月期间作为教育部公派52名我国首批访美学者之一赴美留学。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1982年童坦君教授建立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衰老分子机理研究室,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理念与技术系统地引入到我国衰老医学基础研究中。2004年3月,以童坦君教授实验室为主体,正式成立了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童坦君教授担任中心主...
发布时间: 2022 - 12 - 27
浏览次数:12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7-3001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希望儿女可以考上大学,过得比父母这一代要好。要求儿女的学历高一点,那是好事。可所有好事的背后,都蕴涵着不好的一面。比如说,高学历的儿女,可能在感情上,会淡漠一点。比如说,高学历的儿女,很有可能会存在“单身不婚”的观念。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新闻就知道了。在新闻中,我们经常看到,丁克的人,多数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婚姻要求极高,甚至不婚的人,他们的学历也不低。反之,那些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根本不会有丁克以及不婚的想法。试想,没读过书的人,会丁克吗?也许他们连“丁克”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说到底,学历高了,人们的想法就多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更深刻了,那他们的观念,就会背离传统。所以说,高学历的儿女,有他们的好。而不懂得读书,低学历的儿女,也有他们的好。反正,学历的高低,很有可能会影响家庭的传宗接代。02《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中有这么三组数据。数据一:不婚人群中,45%是企事业基层员工,20%是职场的中高层人员数据二:不婚人群中,本科学历比例占比高达73%数据三: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不婚人群,以47%的比例占据着首位,其次5001-8000元月收入的不婚群体占比为34%因此,调查人员就给出了这么一个结论: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人,往往是不婚以及丁克的主要群体。很多人都会疑惑,没钱没学历的人,...
发布时间: 2022 - 12 - 19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6-24记得曾有位大学老师讲过一件事情:说是班里一个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进入大学后,在生活、社交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挑战。由于他不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就通过旷课、打游戏去逃避,结果导致多个科目不及格,延期两年了都无法毕业。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甚至尝试过极端行为,幸好被及时发现,才救了回来。事后他自己回想“曾经离毁灭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要讲这件事?因为这般让人后怕的行为,并非个案。好好一个孩子,怎么突然“病”了?邻居家孩子小K,今年26岁,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就进医院工作了,是全家的骄傲,也是亲戚朋友邻里们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就在前不久,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突然来敲我家的门,看她面色憔悴,我赶紧请她进屋坐,并询问:“小K,我看你脸色不太好,是出什么事了吗?”“姐,你能借我5万块钱吗?”说实话,挺措不及防的。虽说是邻居,可我家搬来不过几年,两家鲜少走动,更没有熟络到可以借钱的程度。正在我不知该如何拒绝小K的时候,她接着说:“姐,这事儿你千万别告诉我爸妈,我就应个急。”谨慎起见,我下意识地问她借这么多钱做什么,接下来小K的行为震惊了我——那个体面又漂亮的姑娘,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带着哭腔:“求你了,我会尽快还的,具体的现在不方便说……”一直到上周末小K妈妈特意跑来问我,小K有没有跟我借钱时,我才得知那姑娘赌输了十几...
发布时间: 2022 - 12 - 19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网》2022-09-18生老病死,人间常态。当人类开始用科学的视角去解决问题时,我们会试图想用科学去寻找人生的意义,生活存在的价值,那么为什么生命不可永远存在?既然生命最终都会走向死亡,那么我们人的一生究竟为何而存在?那么今天小编就带你来看,为何生命不可永远存在?科学家给出四字答案,终于解决旷世疑惑。既然是用科学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基本的科学概念“熵增”,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克劳修斯,在185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热力学的一篇论文,在论文中,他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后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定律——“熵增定律”。那么什么是“熵增定律”呢?物理学上的解释就是,在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下,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那么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会达到熵的最大状态,系统陷入混沌无序。在宇宙中,任何事物都有着“熵增定律”,即便是宇宙本身也会在某一天消亡不复存在,更何况宇宙中囊括的事物,人类,植物,动物,蓝天白云等等一切都不复存在。太阳最终会变得黯淡无光,随后整个太阳系都会崩塌,最后类似于太阳系这样的星系全部都会消亡掉,仿佛都没有诞生过一样。那么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会疑问了,这样的物理学定律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何意义呢?实际上,任何的物理学定律都有着它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拿...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9
浏览次数:7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11-24在诗歌史上,李白拥有崇高的地位。他是一个天才诗人,送别诗、美人诗、励志诗、思乡诗,李白信手拈来,俱是千古佳作。似乎没有他不会写的诗,李白也曾仿写古诗古题。一千多年前的汉代,有一首“疯狂”的诗,简单16个字,李白仿写过,却依然没有超越原作。诗名《公无渡河》。诗收在《相和歌辞》中,名为《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关于这首诗,有一个悲壮的故事。古朝鲜有一个管理渡口的小吏,叫霍里子高。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个白头发的老翁,披散着头发,手里提着酒壶,直直冲进乱流的河中。他的妻子追着他,还是没能阻止他,老翁堕河而死。妻子悲痛欲绝,她弹起了箜篌,唱起了歌: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歌声凄怆,一曲唱完,妻子也投河而死。目睹了这悲怆的一幕,霍里子高回到家,将这个故事和歌曲都告诉了妻子丽玉。丽玉听完陷入悲伤,她拿起箜篌,弹起了这首诗,听到的人,无不落泪哀伤。这是一个孤勇者的悲剧。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公无渡河。没有任何凭仗,他想渡河,是不可能的,这是现实。公竟渡河。即使如此,他依然选择渡河,结果他知道,却一无返顾。堕河而死。没有意外,直直的闯入河中,他死了。当奈公何!目睹这一场渡河悲剧,旁观的人无不感慨,直叹:又有什么办法呢。短短16个字,如一股热浪入喉,击打着人的心,发出久久的回...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9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