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线上通讯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10日今天讲颜色革命,首先是怎么看香港的“占中”。这对我们来讲,既是一场前哨战,也是防御疫苗。中央领导正确,特区政府的处置很好,刚柔相济。对于来自外国,特别是美英等国家的压力坚决顶回。对“占中”的参与者,在法律的框架下妥善处理。争取民心很重要,香港的居民烦你了,恨你了,现在开始清场了。下一步还要秋后算账追究法律责任,这样做就是为以后立规矩,看谁还敢继续捣乱。对于我们在香港处理“占中”取得成功,现在还不是我们开怀痛饮的时候,要看到危险还在。国外势力打算像在乌克兰、埃及和突尼斯那样靠煽动颜色革命来对付中国不是很容易。中国是一个大国,从传统安全角度来讲,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对我们进行大规模军事入侵。我们的核武器可以让挑衅者承担代价。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现代国际关系中政治的本质没有褪色,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主流不能掩盖国际关系的政治本性。我们看国际战略格局,经济领域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继续深入,但是在政治安全领域依然是阵营化、集团化,重大的安全问题上西方国家抱团取暖,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说外边对我们没有影响这不现实,思想意识形态、互联网、微信,你不可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挡在外面,我们要...
发布时间: 2014 - 12 - 22
浏览次数:1181
来源:《新华网》2014年12月11日77年前南京那个最冷的冬天不仅应该被中国人铭记,更应该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伤痛记忆。12月13日起,时为中国首都的这座城市陷落后的一个多月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强奸抢劫、焚烧破坏,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77年后,中国将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那场灾难中的死者,在13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固化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日本侵华罪行史实,并将其上升为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记忆。由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设立的这个公祭日,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77年后才来临的以国之名的公祭,正是要与当前一些人的“历史健忘症”针锋相对作斗争,尤其是警示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正视历史,妥善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大屠杀事件被称为“亚洲版的奥斯威辛大屠杀”,是二战期间侵华日军诸多暴行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一例。南京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早已将日本军国主义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但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右翼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抹黑幸存者,甚至将南京大屠杀诬为虚构,辩称为是为镇压俘虏叛乱,试图将真实的历史记忆彻底抹去。他们还参拜供...
发布时间: 2014 - 12 - 22
浏览次数:1321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9日造成当前大国之间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现在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战略扩张,试图一统天下,通过接触和扩张的方式把前对手的势力范围拿下来,想将中国和俄罗斯改造成美国的伙伴,所以我们看到了北约在欧洲的东扩、在亚洲美国同盟体系的重新调整。美国这样顺风顺水做了20年。现在美国的接触和扩张战略遭遇一个空前的挑战,即俄罗斯的战略复兴和中国的强势崛起。所以美国调整战略,加强对中俄的战略防范和挤压,并重新动员自己的盟友为其战略服务。这就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大背景。即便如此,现今世界划分敌友与冷战时期的敌友有很大区别,第一个区别就是今天爆发全面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小了。第二,经济的相互依赖使得敌友划分很困难。第三,今天的意识形态对抗减弱了。美国还在高举意识形态的大旗,但俄罗斯不像当年的苏联那样坚持意识形态阵地,中国也不在国际上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第四,美国、中国、俄罗斯一面在开展战略竞争,同时也在很多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合作,这跟冷战的时候很不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外交不要落入美国式陷阱。在美国四处找敌人的时候,中国一定要到处交朋友。我们的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美国要巩固同盟并争取更多的安全伙伴,中国则要有更多的伙伴。我们让美国的很多盟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的伙伴,这样一来让美国想划的线变得模糊不定,让它没有办法把这个区分固定下来,这样一来...
发布时间: 2014 - 12 - 19
浏览次数:1163
来源:《新华网》2014年12月11日新华网社12月10日发表题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述评》的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一、迎接新常态 实现新跨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坚定沉着,统筹施策,引领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质量更好,结构更优。7.4%,7.5%,7.3%……合理区间,起伏甚微,态势良好,今年前3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年经济走势大局已定。数字背后蕴深意。从定向调控到结构优化,从创新驱动到内需发力,2014年中国经济稳步前行,亮点频现,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态势,开创出新气象新格局。2014,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并不明朗,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不定,债务风险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区域动荡给世界经济增加诸多变数。审视国内,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一季度中国经济遭遇“倒春寒”:增速跌入6个季度的谷底,实体经济成本高企,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三驾马车”拉动乏力……一时间,各种...
发布时间: 2014 - 12 - 19
浏览次数:1175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0月29日 《中共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昨天全文播发,人们从中看到了完整的四中全会,以及中央为依法治国制定的蓝图。《决定》十分浩大,涉及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强烈印象是,如果《决定》得到全面落实,我们就将拥有一个“新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推进依法治国专门占据了一次全会,这一中共全会史上的前所未有之举,道出了它的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但法治仍是我们的突出短板。四中全会下决心啃了这块硬骨头,这是中共给中国人民的一个庄严承诺。到了今天,我们真正领略了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波澜壮阔。从出台八项规定、大规模反腐败到三中全会做出改革的宏大部署,再到四中全会走向改革的核心部分,中国的确在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在重新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涵义。习大大和中央新领导集体的魄力必将被历史记住。这些年有不少人呼唤改革,给法治建设支招,但同《决定》的内容相比,舆论场有过的各种建议只能算是“热身”。《决定》大大超越了人们对可预见未来推进依法治国的预期,它是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真正宣言。四中全会这样做,不是中国“已经混不下去了”,必须今天就改。这是中共作为执政党根据中国发展和改革现实做出的战略主动之举。去除...
发布时间: 2014 - 12 - 17
浏览次数:1293
来源:《环球时报》2014年12月4日香港中评社12月4日文章,原题:世风诡谲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与中国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更方面关系在未来如何发展,被世界各国官员及学界紧密观察,毕竟两国间任何一项重大经济协议的达成,所造成的影响将远超两个国家的国界、甚至会波及全球。在上个月在北京举办的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继去年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之后再次成功会晤,并达成一系列惠及两国民众的成果。这让中国学界和政界都看到了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及引领世界政经走向的希望。12月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中美交流协会2014年年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正反应出这一观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就指出,全球挑战将会在2030年出现,中美两国可以在双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共赢。中美交流基金会副主席、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主席冯国经也表示,中美两国从对方国家的发展中获得了不少利好,“美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也获得了很多好处,而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也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刘遵义则表示,虽然中美经济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只要中美携起手来,便可以解决很多世界性问题。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迈克尔&b...
发布时间: 2014 - 12 - 17
浏览次数:1230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