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10月7日文/黄宇翔中美贸易战成了二零一八年世界经济的基调,更可能是冷战后经济的分水岭,意味着自由化、全球化、去壁垒化的「华盛顿共识」,正被华盛顿一手打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建基于搭上这波全球化的经济快车。面对这四十年来之变局,中国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这本新书,剖析中美贸易战下,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以及机遇。本书以中美贸易战一个历史定格切入,关税加征前夜,一船大豆没命的由西雅图狂驶入大连港,试图于历史转轨前,把大豆以较低关税脱手,避过四千一百万额外税款。最终这艘船无法赶及,就像中美贸易谈判最终仍在僵局中,没能在中兴被制裁、关税增加前达成协定,意味着中美经济迎来历史性大变局。经济上反复拉锯的闷局让中国人心躁动,叶檀却以敏锐笔触,戳破投降派的虚无,认为贸易战虽然是大挑战,同时却是中国作根本性改革的原动力,叶檀认为通过土地改革、户籍改革、法制建设、社会底线重建,中国经济依然有新一波的增长动力,又提出中国现在不缺资金,更不缺少牛市景气的,而缺的是道德底线,让中国经济产品的信用度低下。除宏观经济的大展望及提出愿景,叶檀也关心普通散户的命运,写了足足两页来提醒人们不要被打着「金融新经济」的「庞氏骗局」所骗,更应该审慎理财,留现金在手,于大气候的急转之中防止财富被骗或者贬值。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2
浏览次数:96
来源:《亚洲周刊》2018年9月30日文/江迅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在莫高窟的九层楼首演,乐团发起人纪文凤梦想听到洞窟壁画的音乐,筹划多时将敦煌音乐重现人间。甘肃省敦煌,「千佛洞」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大佛殿,依山而建,俯临窟体,与岩体巧妙融为一体。九月十五日夜,「天籁敦煌.净土梵音」音乐会在九层楼前广场举行。来自香港的天籁敦煌乐团为数百名观众带来《敦煌新语》、《水月澄鸣》、《天籁》等古乐表演,采用中亚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运用节奏多变的手法及拍击技法,或描绘西域地方风土人情,或展现净土世界的欢喜灵动,极富丝路特色,传递不凡的敦煌韵味。天籁敦煌乐团由新世界集团慈善基金资助,发起人纪文凤是个敦煌迷,一直梦想可以听到洞窟内壁画的音乐。她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说:「我八年内去了十一次敦煌,敦煌给我的感觉像是香港的前世今生。这种感觉很强烈,所以我每次去敦煌都想为它做一点事情。」在她筹划下,二零一一年中银慈善基金赞助香港大学百周年,启动「敦煌文化及保育研习系列」,包括四场讲座及安排香港学生实地考察;在老师李美贤的推动下,她赞助了莫高窟第三号千手千眼观音洞窟及榆林二十五窟的数码化工程;作为「香港敦煌之友」一分子,协会成立八年,一直筹募款项,支持敦煌石窟壁画的数码化工程,提供奖学金给中国大陆和台港学生,为敦煌研究培育人才。今年,她更担任课程总监,策划由香港民政事务局资助的香港青年广场主办「香港青年敦煌暑...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2
浏览次数: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1月19日文/陈华文 人是历史的人,也是现实的人,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无论你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所有人的精神中都打上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胎记,想抹也抹不掉。近年来,阐释中国文化精神、特征、本质等诸多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就如同巨大的万花筒精彩纷呈、绚丽多姿。著名小说家梁晓声这些年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的厚土里,探讨中国文化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中国文化的性格》作为他最新出版的文化求索随笔集,读来令人深思。 梁晓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在“知青文学”领域努力创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等,整整影响了一代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他逐步从小说家向学者的身份转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中国文化的性格》这本书,就是他近年来针对中国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文化的性格》涵括了中国历史、文学、文艺等方面的内容,既有以时间为线索的宏观历史考察,也有对文艺作品的微观解剖,力图从中整理一条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主线。梁晓声站在当下社会现实的立场,...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1
浏览次数:1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11月19日文/柳莺 2015年,当时年仅27岁的贵州导演毕赣,带着自己的处女作长片《路边野餐》横空出世,从洛迦诺最佳导演到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再到台湾金马奖一众殊荣,影片造成的文化轰动效应,在大规模公映前便持续发酵,引发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艺术片创作的最强期待。一时间“诗意”、“深邃”、“魔幻”等形容词纷至沓来,被影评人们用来形容其不同于主流院线大片与传统独立电影的迥异气质。而自这部现象级的处女作之后,经过3年的筹备,备受瞩目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终于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年末又作为开幕片奏响金马影展的序曲,引发了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热烈讨论。2D加3D影像的结合不仅挑战人们惯常的观影习惯,更加精致化的长镜头,亦让人惊呼一种毕赣式美学正在诞生。 毕赣自往昔岁月中掘取吉光片羽,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侯孝贤、努里·比格·锡兰等中外大师的影像中汲得创作经验,并依照黔东南独特的气候、语言、文化,对电影的结构与形式进行精妙的在地化、本土化尝试。从创作脉络上来看,《路边野餐》是2012年...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1
浏览次数:124
来源:《多维》2018年10月4日文/乔克 倏忽而过的这个夏天,热映的日本电影《小偷家族》收获了上佳的票房与口碑,电影含蓄的笔触,重新定义了血缘和亲情的联系,「纵使短暂的温暖,却是一生的羁绊」,片中细腻温柔的电影语言充满了人性力量,观众在欣赏这部佳片的同时也触摸到了日本大和民族固有的民族性格。 日本电影在亚洲电影中独树一帜,同为亚洲大国,处于发展上升期的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电影也各有精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中、印、日三个亚洲国家的票房大片,代表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展现的民族性格差异。 透过票房与口碑,胶片背后绘制的亚洲三国脸谱实际上呈现了民族性格与票房大片之间怎样的互为映射关系?三国未来的电影走势又将呈现给世人怎样的变化? 彰显强烈矛盾性格的日本电影 其实何止《小偷家族》,日本电影几十年来,已经无数次击中人们的软肋,日本动画的代表人物手冢治虫、宫崎骏的代表作《阿童木》、《千与千寻》,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电影《情书》,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系列改编作品……无论是动画、悬疑、情色,日本电影体现的日本民族性格,既温情又克制、冷静,具有强烈矛盾性,而这背后则是日本民族严谨的匠人精神。 日本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它有两个极端,兼...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3
浏览次数:198
来源:《多维》2018年10月4日文/乔克 两岸三地的电影本出一源,系同一民族文化母体的三支脉络,尽管三者在长时间的独立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在时代巨轮前,三股支流又开始汇合,它们互为辉映、相互参照,共同创造了华语电影从工业到美学的成就,蔚为大观。 作为华语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成员,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逐渐回归至华语电影的体系之中。两岸三地的深度融合,使得华语电影出现了新的美学气象以及新的产业格局,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大一统的电影格式是否会消解本土化表达?这些新态势、新发展和新问题,事关两岸三地华语电影的发展和融合,仍需要在实践中找答案。 港人撑港片背后的乐与怒 不可否认,香港近年来兴起一股本土意识,许多香港人都对于纯港产电影有一份亲切期盼。《逆流大叔》就是在「自己电影自己撑」的呼声当中诞生的。这部在暑期档里大战《维尼与我》( Christopher Robin)的港片最后获得近千万港元票,暂列本年度最卖座港片的第二位。 将《逆流大叔》抛于身后的是另一部港片《栋笃神探》。该片由香港「栋笃笑」创始人黄子华和演员佘诗曼联手主演,影片题材和规模都不及同期上映的漫威科幻动作大片《黑豹》(Black Panther),票房却超过了4000万,提振了香港影圈的士气,也让人见识到本土题材对港人的独特魅力。 ...
发布时间:
2018
-
10
-
31
浏览次数: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