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岭东文化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4-08“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洛阳城以北的邙山,聚集着自东周到明清历代无数王侯将相、才士名流的陵墓,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称。粤东的桑浦山,位于揭阳、潮州、汕头三市市区交界处,夹在榕江和韩江之间,扼守交通要道,被誉为“潮汕第一名山”。桑浦山之于潮汕,恰如北邙山之于洛阳,这里自古被潮汕人视为风水宝地,分布着从唐代至清代的众多潮汕名人墓葬。清明时节,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与揭阳文史学者探寻了其中的代表性古墓,为您揭开揭阳“北邙山”的神秘面纱,解密不为人知的千年文脉故事。2018年首播的古装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因其还原了宋代时期的服饰、家具、建筑、街景而受到好评。剧中,女主角的父亲、扬州通判盛紘曾表达过自己的仕途理想:“将来混个银青光禄大夫,能三品荣休那就很体面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照。在地处桑浦山南麓的揭阳空港区地都镇南陇村,恰恰就有一位宋代银青光禄大夫的墓葬。在揭阳知名文史学者陈作宏和彭妙艳的指引下,记者前往探访。南陇村有一条自北向南流淌的山溪,潮汕人称山溪为“坑”,这条溪流被村民称为“大王坑”。驱车沿着大王坑向上游探寻,行驶至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丘时,一座小石桥出现在溪流之上。记者下车,走到石桥上向下查看,惊讶地发现这段河床并不是天然的,湍急的溪流下,竟然隐藏着一块块整齐铺嵌的石板。“这座桥叫‘蒙亨桥’,...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4
浏览次数:3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陈平原  2022-03-27       最近十几年,我常回家乡潮州的韩山师范学院演讲,那天在讲台上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一个学者在成长过程中,不时回望故乡,好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到底是真还是假,抑或真假参半、虚实相生?这种文化上的滋养与精神上的桥梁,是否有可能落实在若干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或文本?还有,那个若隐若现的“故乡”,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所有这些,似乎都值得深究。本文描述我阅读许地山(1893—1941)、林语堂(1895—1976)、丘逢甲(1864-1912)、张竞生(1888—1970)这四位近现代中国作家的经过,借以思考一个读者的审美趣味及价值判断,在社会史、文学史、学术史之外,是否还可以添上地域文化的视角。下面的追忆与阐释,夹叙夹议,且依结缘先后而非作家生卒年排列。  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到日本访学,长崎大学年轻女学者松冈纯子自我介绍,说她专门研究许地山,希望我带她去探访许地山在揭阳的故居。我愣了一下,方才回过神来,给她解释,为什么揭阳没有许地山故居。许家虽祖籍广东揭阳,明嘉靖年间便因避重赋移居台湾赤嵌(即台南),到父亲许南英这一代,已在台居住四百年了。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许南英统领兵丁扼守台南,抗日失败后东渡,定居漳州。在1941年刊...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9
浏览次数:14
来源:今日头条2021年10月21日你听过邹鲁吗?不是海滨邹鲁中的“邹鲁”,而是梅州名人邹鲁,他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创办人和首任校长,对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位于大埔县茶阳镇的故居如今是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我就是其中一位。对大多数游客来说,邹鲁的名气并不大,平时到邹鲁故居游览的人并不多,不过了解邹鲁的生平就会觉得这个景点的人文气息非常厚重。邹鲁故居始建于清代,一正四横格局,内部共有房间24个,整体上呈殿堂式风格,外观大气典雅,细节尽显文化人的风雅之气,是梅州儒宅之一,也是当时的“豪宅”级建筑。邹鲁故居原名“椿森第”,是邹鲁为了父母,而在邹寿居的基础上重建的,建筑物的大门上有“寿庐”字样。距离椿森第不远处有座乐群中学,也是邹鲁创办的,他还倡仪创办过潮州师范,不愧“教育家”的称号。走进邹鲁故居,可以看到“从客家之子到教育家”字样的邹鲁生平专题展,通过图文等形式介绍邹鲁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广东共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潮汕人钟爱经商,客家人酷爱读书,自古文人辈出,邹鲁就是客家人“耕读传家”风潮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家。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数代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清末民初这个风雨飘摇、民智未开的年代,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显得尤其重要。时至今日,中山大学的学子依然感激这位教育先驱曾经的努力,据说在中...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0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2021年7月24日中国国土广袤,民族众多,所以成就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有社会现象,这些差异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笔者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乘坐过几乎横跨中国南北的火车,一路看尽了不同的地貌和风景。其中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中国南北对坟茔建造的样式不同,而且悬挂的祭品也不同,严格来说,这些细节都是宗族文化和祭祀文化的反映。原本想着回去之后翻阅一些资料,细细地考究一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后来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之前看到一句话,让笔者又想起了中国南北关于宗族和祭祀文化的不同,郑强教授说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按照人们对中原地区的传统认知,这里一直都是正统文化的发祥地,怎么宗族和祭祀这样的文化在中原地区反而淡化了,相反以前被称为蛮荒之地的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呢?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国的高校院长有很多,教授也是数不胜数,但郑强因为他的言辞犀利、观点新颖等说话风格而被人熟知,他公开场合发表过的一些言论往往会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郑强本身的履历很丰富,科研能力也很强,在学术上的造诣不浅,可他一些语出惊人的句子时常会把他推向风口浪尖,网络上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祖坟是守不过4代的,但潮汕地区的祖坟却能守40代”,这样的话语一出,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郑强说得过于绝对了。中国社会一直都是人情社会,有时候维系一个群...
发布时间: 2021 - 09 - 22
浏览次数:8
来源:南方日报20210902    海禁稍弛,潮人从樟林古港出海下南洋。 资料图片马来西亚亚庇市,中秋节游街晚会上出现潮州特色鲤鱼灯。受访者供图“猪仔劳工”见证了潮人过番的血泪史。 历史资料图人们常说“海外一个潮州”,以表示海外潮人的大量存在。从最初的东南亚到之后的美国、欧洲、大洋洲,潮人足迹的散布,是华人海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关于潮汕这一族群故事的延续。潮人移民海外从什么时候开始?个别的情况或许可以溯源至唐宋。南宋诗人杨万里到潮州写下“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雨点海门山。”往来海上的潮州商人在秋冬季节刮北风时下南洋,过完冬天,等西南季风刮起来的时候再回乡,称为“住冬”。华侨华人研究专家黄晓坚认为,虽无明确记载当时的潮人在海外定居,但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之后,明代潮州沿海的海上武装集团与朝廷关系疏密不定,时有出走南洋定居。潮汕的地理位置为潮人出海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刺潮八月的韩愈在《送郑尚书序》即记载“蛮夷悍轻……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乘船出海,便可“不见踪迹”,这是唐代尚未完全开化的潮州土著便有的意识。潮汕在宋代经历“福佬化”,迎来中原传统儒家文化的兴盛,以农耕为本的文化有着安土重迁的思想。潮人大规模出洋侨居,真正要等到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十二年(1746年),因...
发布时间: 2021 - 09 - 03
浏览次数:11
来源:长光里20210824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不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们大多数在潮州古城区之中,只有两处在古城区之外。一处是位于饶平三饶镇的全国最大八角形土楼道韵楼,另外一位就是今天的主角:位于潮安区彩塘镇金砂村的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的外观这座隐匿在乡间的祠堂,它凭什么成为潮安区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    雕一根石牛绳,竟然成了一种精神。一种代表潮州传统工艺文化的工匠精神,一种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追求精致,精益求精,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理念。这一根牛绳,指的就是从熙公祠大门右侧的“士农工商图”中的这条石牛索。 “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父”的石牛索牛背上牧童手中这根长约5厘米的悬空细牛索便是潮州民间俗语“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父”的由来所在。双股相缠,细如牙签的悬空牛索的雕刻是相当难的,在加工时稍有不慎便会扯断,前两个工匠都因此撒手,第三个工匠在失败的经验上采用“泡水细磨轻刮”的方式,终于完成任务,这才有了这根让我们惊叹雕刻工艺精湛的“石牛绳”,它既比喻着工艺精细难以完成;也表达了潮人勇于创新、不甘失败、追究精致的人文秉性。牛背牧童,也只是“士农工商图”的一个局部,整幅“士农工商图”采用多层镂空的石雕工艺,将古代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百态活灵活现地雕刻出来。 《士农工商》这样的多层镂空石雕壁画,在从熙公祠的大门前就...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5
浏览次数:7
107页次9/18首页上一页...  45678910111213...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