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岭东文化
来源:《潮州日报》 2022-07-27金山坐落于潮州古城北面,濒临韩江,自古便是登临胜地。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初一,元军铁骑攻陷潮州城,摧锋寨正将、摄军州事马发举家于金山子城壮烈殉节,将军之忠义令潮人垂泪追思。钟灵毓秀的金山(一名金城山),隋唐宋元时期,一直是州、郡、路之治所。北宋大中祥符间,知州王汉大规模开辟金山,遂成一方登览胜境。千年以来,金山既回荡着英雄悲歌,又绵延着鼎盛文脉。北宋至和间,知州郑伸修筑金山子城;南宋庆元间,通判廖德明修建周敦颐祠;明天顺间,知府陈瑄修建玉华、北山书院;清光绪间,总兵方耀创建金山书院……明代梁国树《金城山诗》有“几度登临未忍还”之叹。时至今日,徜徉金山麓俯仰皆风华,摩崖石刻蔚为大观,潮州八景独占其二,恰如梁诗所云。忠烈埋骨 苍松映翠金山之巅,至今矗立着一座茔墓,墓主正是南宋潮州摧锋寨正将、摄军州事马发。碑石现已残缺,《潮州志补编》录其碑文为:“宋安抚使、摧锋寨正将、知潮州事马公暨阖门全节之墓。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光复本郡之二月后,粤省第四军司令部副长孙丹崖重修。”金山上的马发墓马发墓民国拓片(资料图片)历代方志对马发墓之记述较为简略。清乾隆《潮州府志·古迹》载:“摧锋寨正将马发墓,合家死难,同葬金山,有碑。”《潮州志补编》引清代谢鍊《红蕉吟诗钞》云:“同治丁卯重立墓碑。”而前人诗作中的只言片语,反映出马发墓更多信息。...
发布时间: 2022 - 08 - 01
浏览次数:4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12月23日客家方言,看向过去,它是中古汉语的活化石;看向未来,它正在快速消逝。记者/卡生摄影/张雷嘉应学院附近的京卿第围龙屋里住着张氏家族的后代,父亲张振华爱好书法,儿子张向龙陪着他住在老屋里梅州初印象抵达梅州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从文献里获知的结论是,广东梅县的客家方言极大程度地保留了中古音韵,在众多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客家方言里,梅县话为“标准语”。这样的一条线索,让我前往梅州,开始客家话的探寻之旅。我有很多疑问,梅县和梅州是怎样的关系?出自中原移民的客家人所保留的中古音韵是否有具体指向的朝代?“标准”的制定出自何处?这是否意味着,采用以梅州为基准的客家话朗读古诗词就是其发音的正解?从北京直飞梅州,每天一趟航班。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的东北部,三省(福建、江西、广东)交界处。过去那个叫梅县的地方,目前归属于梅州的梅江区和梅县区,融入到了现在梅州的城市中,已经无法分辨其边界。别说外地人不懂,这两者重合和归属的关系,当地人也未必能言明。上了出租车,我和司机攀谈起来,讶异于他的普通话不错,当我问及现在大家都还说客家话吗,他答,本地人之间还说,但是出去见过世面的年轻人都说普通话,老辈人喜欢说的客家谚语他们大多听不懂。我所到的梅江区,以梅江为界,分江北与江南,中间由一条新建的大桥横跨连接。总体来说,梅江以南发展迅速,是新梅州高档楼盘的汇集之地,...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6
浏览次数:8
来源:《樟林旧事新事》 2022-06-211939年6月21日凌晨,日军出动飞机44架次,对当时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通商港口城市汕头进行了大规模轰炸。随后,日本海陆部队从海上大举进攻汕头。是日,汕头沦陷。在此之前的两年时间里(1937年9月至1939年6月),日军共空袭汕头地区397批次,出动飞机803架次,投弹789枚,炸死炸伤中国同胞1300多人。去年“6.21”前夕,汕头日报记者专程走访了抗战老兵,细心撰文并在《汕头日报》专版刊登这一宝贵历史资料。今天,让我们来重新阅读这一篇深度好文,重温那段壮怀激烈的历史!6月21日,是汕头沦陷纪念日。80年前的今天,是汕头历史上唯一遭外敌入侵而沦陷的“市耻日”,也是历史上遭敌空袭最严重的一日。  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6月21日上午,汕头的上空都会响起防空警报,一声声长鸣回荡在碧空,仿佛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被欺辱的历史,更提醒着我们要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今年的汕头沦陷纪念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日军人的后代、多年来致力于抗战史料搜集和研究工作的民革党员陈郴老先生,从他的口述和珍藏的史料中了解那段风雨如晦壮怀激烈的历史。  百载商埠引来日军觊觎  汕头自1860年开埠起,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至20世纪30年代中,汕头已成为广东第二大港,且商业之盛稳居全国第七位。也正因为如此,这座百载商埠很快成了日...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7
浏览次数:4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4-16“汾阳世家”民居,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铜钵盂社区仁记巷7号,由民国时期上海知名实业家、银行家、慈善家郭信臣于清末丙午年(1906年)始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当年,郭氏家族生意贯通上海、潮汕、东南亚,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宅第中现保存有李瑞清、左孝同等名家字画石刻多处,对研究潮汕民居和民国时期上海潮商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民居现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汾阳世家也是著名作家郭小东的祖居。郭小东是郭信臣曾孙,其家族人才辈出,有“一门八杰”之称。郭小东曾以郭氏家族为故事原点创作了小说《铜钵盂》等五卷本的“中国往事”,通过家族的百年沉浮,从一个侧面再现了20世纪中国的风云际遇。  古巷老屋,名家字画石刻留存百年  从车水马龙的新兴路转入幽静的仁记巷,两侧灰黑的老屋围墙充满着岁月的痕迹,让人有时光交错之感。这里紧凑排列着五栋坐北向南的宅第。据当地文史研究爱好者郭海生介绍,东侧两座前座为郭氏祠堂,称明德堂,新中国成立后被改造为粮所仓库,已失去原来模样。西侧三座的一二座之间还有一书斋;汾阳世家位于西侧最后一座。  郭海生说,早在清中晚期,铜钵盂就有不少乡人前往上海谋生,发家致富后回家乡建造宅第,因而铜钵盂也被称为“小上海”。郭信臣共有四兄弟,仁记巷建筑群由其中的三兄弟合建。  从仁记巷带有西洋风格的门亭进入汾阳世家的前埕,主座一侧有一块刻着“汕头市文物...
发布时间: 2022 - 06 - 13
浏览次数:3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6-03大长陇,潮汕平原十八乡,位于广东普宁军埠镇的东南方向,因在大长陇山上开垦出来而得名。大长陇是著名的潮汕村,很多人来这里旅游,是为了感受浓厚的潮汕民俗与宗祠文化。而一年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正月十四的夜晚。潮汕有句俗语:“盐灶神欠拖”,说的就是抬佛、抬神像出巡的事情。这天晚上,大长陇贺灯自东门埕排成长龙,铺天盖地亮起来,村子里的游神民俗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闻名海内外,各路游客纷至沓来。人于祈求人丁兴旺、族群繁盛,祈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这个村子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普宁市常住人口1998619人,占揭阳的35.83%,位居揭阳全市第一。人口最多的大长陇,有常住村民四万五千多人,作为知名侨乡,另有海外人口约二十万。曾被誉为全国人口第一村。二是全都一个姓,是陈氏单姓聚居村落。村子里的人,除了少数外来人员外,为同一个始祖:陈秋月。他为莆田第一任县令陈迈公第22世孙,元朝至正年间(1341~1370),陈秋月带着妻子妣杨氏从莆田辗转来到潮汕东南沿谋生,历经700年开枝散叶,大长陇成为潮汕地区五大村落之一。人丁兴旺、族群繁盛是大长陇人传承几百年的族训,但是大长陇人却也恪守着一个另一个习俗:与个毗邻而居的汤坑,“不相往来、互不通婚”。汤坑以马姓氏族为主,人口众多,有36000多人,分为汤坑村、碗仔村、高明村等8个行政村。数百年间...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6
浏览次数:8
来源:《潮州日报》 2022-06-02   “十相留声”坊       潮州府城牌坊街南端,矗立着一座“十相留声”坊,是为纪念唐宋时期十位到过潮州的宰相而建。  牌坊的另一面,镌刻“太山北斗”四字,乃是纪念唐代刺史韩愈。  韩愈刺潮与十相留声,对潮州历史有着深远意义。十相在各自的时代均举足轻重,尤其“宋末三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南宋末期,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率领军民奋起抗元,三人先后涉足潮州,将英雄气节留存于这片青山绿水间。而在那个时期,潮州同样涌现出一批忠义之士,用热血和生命呼应三杰的慷慨悲歌。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是一座精致儒雅的城市,而“儒”之根本则是炽热的家国情怀。  “十相留声”坊与十相祠  “十相留声”坊,原在义安路(旧称新街),明嘉靖十年(1531),由潮州知府丘其仁、通判黄洪、推官秦兴所建。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载:“十相留声坊,在府治前新街,为唐宰相常衮、李宗闵、杨嗣复、李德裕,宋宰相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建;背镌‘太山北斗’,并为唐刺史韩愈建。”  明万历中,惠潮巡道任可容还于凤凰洲修建十相祠,纪念这十位在潮州留下足迹的宰相。  谪相 颠沛流离 不折风骨  高官远谪之地,历来蛮荒未化。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曰:“飓风鳄鱼,患...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4
浏览次数:8
107页次8/18首页上一页...  3456789101112...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