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新闻网》2021-04-24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有一个江西人在浙江当官,任满回乡的途中路过杭州,写下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七言诗。在这首诗中,这位29岁的官员踌躇满志、万丈豪情。用诗歌讲述了一个人生哲学,并体现出青年人奋发向上的精神。三十四年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有一个四川人,也跑到江西去,也写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这首诗用一个中年人的智慧,同样讲述了一段人生哲学。既像是在对前者的致敬,又像是在发表自己的感悟,意味深长。这两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们曾经是政敌,老来相逢一笑泯恩仇。前者叫王安石,后者叫苏轼。一、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也就是苏轼出生的那一年,16岁的王安石,跟着他的父亲进了京城,并结识了他后来的好友曾巩。曾巩把王安石的文章,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欧阳修,欧阳修对王安石的文章大加赞赏。大概又过了五年,王安石考中了进士,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被调到淮南当节度判官。王安石任满以后进京述职,欧阳修和当时很多文人都很看好他,准备推荐他留京任职。可是没有想到,王安石却以家中有母亲要奉养,拒绝了。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又把王安石调到浙江鄞县去当地方官,就是七品的知县。一晃又是四年过去,王安石任...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3
浏览次数:2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3-24今天出场的主人公,是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立言、立德、立功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他身后的很多时代。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明代哲学家 -王阳明的精彩人生~'500多年前,一艘小船停靠在江西南安的小湖上。船的主人,正是“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此刻,他油尽灯枯,静静躺在床榻上。“我要走了。”良久,清瘦老人徐徐睁开眼睛。站立床侧的弟子周积躬下身体,泣不成声。“恩师,您有何遗言?”老人轻轻微笑,一字一顿说完人生中最后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500多年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体认之学,成为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源头活水。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历尽坎坷。他左手执剑、破十万反叛大军,力挽大明江山于狂澜;右手抚卷,继孟子之后,将儒家心法发扬光大。“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无论男女老幼、还是鸿儒白丁,人人皆可为圣贤。成为圣贤的方法很简单:立足当下,感受身边的小事,让与生俱来的良知照亮人生的道路,勇敢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年少时,王阳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偷偷从私塾中跑出来,与小伙伴们做游戏。他制作大大小小的旗子,让小伙伴们举着围成一圈,他做大将,坐在中间,指挥着大家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他的父亲龙山公,是当朝的状元,听说这件事后怒斥他:“我们家是靠读书传家,你天天玩儿打仗有什么出息!”王阳明问:“父亲考中了状元,子孙也是...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3
浏览次数:5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4-06在常识的基础上重构宏观经济学许小年在首届《思想中国论坛》上的讲话2015年9月12日在多年的研究和教学中我感觉到,目前经济学界不缺理论也不缺数据,缺的是常识;政策制定部门也不缺建议和谋士,缺的同样是常识。学界和政策制定部门缺少哪些常识呢?我想列出这样几项。常识一:中央银行印钞票不能创造价值。印钞票仅仅转移价值,仅仅是价值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转移,仅仅是价值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转移。如果印钞票能解决经济问题,这个世界上根本不会有经济问题,因为印钞票是最简单的、成本几乎等于零的一项政策措施。常识二:财政部门不创造价值。财政的收入来自于企业和个人,财税政策仅仅是财富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父辈和子孙之间的重新分配,是财富在国有和民营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如果财政靠借债增加支出,这就是典型的财富的代际转移支付,而债务积累的后果,我们都知道,很可能是希腊那样的财务和金融危机。如果财政支出的增加是靠税收,那么就是当代人之间的转移支付,对宏观总需求的数量没有影响。常识三: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不可能比市场高,这里讲的中央计划包括各式各样的规划。尽管市场不完美,尽管市场配置资源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也不可能比市场高。如果中央计划配置资源的效率比市场高,我们就没有必要在1978年启动经济改革。中央计划之所以配置资源的效率没有市场高,因为政府官...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3
浏览次数:2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1-12-26“六王毕,四海一”经历过春秋战国的大乱世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终于进入了大统一王朝的时代,这一次是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的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朝的建立离不开商鞅的变法,离不开王翦等大将进行的六国灭亡战争。关于秦朝的建立以及后来统一六国的故事,在太史公的《史记》中做了详细的记载,这部倾注了司马迁14年心血的巨著,展现了3000多年间恢弘壮丽的历史变迁。秦国为何能够一统天下,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科学的认识,但是在《史记》中反复提到了一个真实到可怕的预言,这个预言说道:“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焉。”在《史记》中,该预言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在《周本纪》、《秦本纪》、《史记·封禅书》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之所以多次提起这个预言,正是因为它揭示了秦朝统一六国之谜。护送周王晋封诸侯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秦始皇的赢姓是当初舜给的赐姓,到了周穆王的时候,造父因为平定徐国之乱的功劳,受封于赵城,因此“赵”也是秦的代名词。在公元前905年,秦非子带领秦人帮周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成为了周的附庸国,都城就在秦邑。秦国的建立和周王朝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的秦国与周王朝之间正好就是太史公所谓“合而别”的状态。到了西周末年...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0
浏览次数:4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4-05元好问生活于金朝末期,历经了国破家亡的痛苦,创作了不少有名的“丧乱诗”。同时他的诗歌题材涉猎广泛,我们现在就来欣赏他的一首写海棠花的诗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这首诗是绝句,短短四句诗看似写海棠花,实际上是和子女晚辈探讨人生问题。诗歌咏物言志,充满哲理和智慧,可以说是诗人坎坷人生的真实感悟。元好问本来在金朝为官,金朝灭亡后,元好问一度成为蒙古国的俘虏。晚年回到故乡山西忻州,不问世事,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首诗就是有感而发。春天繁花似锦。桃梨杏李争相开放,千红万紫,热闹非凡。而海棠牡丹芍药的花期稍微要晚一点儿,当桃花李花杏花竞相开放的时候,它们才开始打苞。元好问坐在庭院里,和儿女晚辈们一起作诗填词,探讨为人处世之道。诗歌的第一句“枝间新绿一重重”就是写眼前的海棠花。此时是早春,海棠树枝叶茂盛。那新发的叶子青翠欲滴,一层一层地围着树干,层层叠叠,透露出春天的繁华景象。更为有趣的是,海棠树已经打苞了,“小蕾深藏数点红”。那小小的花蕾深藏在无数密叶之中,给人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刚打苞的花蕾很小,而枝叶又浓密厚实,这种红绿相间既隐秘,又充满着生机。诗人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突然来了灵感,“爱惜芳心莫轻吐”,这海棠花含苞迟迟不放,一定是珍惜自己的芳心。只有慢慢地展示自己,才能够开...
发布时间:
2022
-
04
-
10
浏览次数:7
来源:《今日头条网》 2022-04-08钟南山院士金句■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执着追求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有使命感,之后就会有热爱,有追求,最终才能有创新。■ 肯干、能干、善干、恒干、敢干。■ 一定要肯干,脚踏实地,才能培养兴趣。■ 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梦想;不但有要求,而且有追求;不但有志气,而且有正气;不但有热情,而且有激情。■帮助别人,你才能获得朋友。钟南山院士来南大开课了!今天下午,8万南开学子和全国网友在线“搬小板凳”,聆听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以《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为题,在线上为南开青年上了一次大课。原定100分钟的公开课,因为学子热情的提问互动而延长到125分钟。85岁的钟院士从始至终精神奕奕、兴致满满。他首先谈及了自己年轻时就对周恩来总理就读的南开充满向往。之后分析了全球及国内的疫情现状,下半段则通过一系列中国科学家的事例,生动阐述了中国科学家的使命感,以及创新的意义。钟院士的上下两节课程干货满满,金句频频。总在线人数8万,点赞数超54万。有更多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转发,纷纷表示:“没想到能听到钟院士给天津学子上课,太难得了!向钟院士致敬!”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和钟南山院士课程开始,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介绍,原计划钟院士今天访问南开大学,并在授课之后与学生座谈,进行面对面交流,但因疫情防控,钟先生改为线上与大家进行交流。曹校...
发布时间:
2022
-
04
-
09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