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英 ] 彼得·沃森 著胡翠蛾 张凤 杨阳 译出版: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月一部完备的人类思想全史人类的历史被思想统治着,那人类数千年思想的发展又遵循着怎样的脉络?如果你有足够的企图心碰触这个千年之问,可以读一读彼得·沃森的书。他以一己之力写完人类思想通史,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知识英雄。沃森的成名作,两部“思想史”,即《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一脉相承,从第一个直立行走的人,写到20世纪,几乎横跨了整个人类历史。《纽约时报》和《卫报》形容:“雄心勃勃”。这两部煌煌数百万言的著作,优点就在于:全面、生动。 ◎全面:文理融汇,历史上有影响力的思想和发明,一网打尽沃森的两部思想史做到了真正的多种学科覆盖,哲学、物理学、宇宙学、宗教学、文学、艺术学、语言学、数学、经济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古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心理学、遗传学等等。单一的学科思想即使学得深,也可能狭隘愚蠢;拥有多元的学科思维模型,才不会做蠢事。沃森反对割裂地看某一思想,他把同时代思想、思想与时代的互动、思想和科学发明,贯穿打通来呈现。如果你想要对人类智识全局化、系统化的理解框架,这套书给了我们一张极好的地图。◎叙事生动:写给普通人的通俗的思想史著作在大...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2
浏览次数:4
来源:《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2022-11-19一项量子计算领域的重磅研究,被Science撤稿了。这篇研究首次发现了“天使粒子”的存在证据,一度引发学界轰动。“天使粒子”即马约拉纳费米子,曾被物理学界视为颠覆量子计算的理论成果,其发现对于实现稳定的量子计算意义十分重大,一旦被证实存在将是“诺奖级发现”。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张首晟,也曾被预测为可能拿诺贝尔奖的学者。随着这篇“天使粒子”论文的撤稿,这一领域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与“天使粒子”论文遭遇的评价不同,20名作者中有14名都不同意撤稿。据《中国科学报》介绍,作者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王康隆回应称:撤稿中的相关说法毫无根据。所以,这篇“天使粒子”论文究竟讲了什么,被撤稿的的前因后果又是?“天使粒子”究竟是什么?根据量子力学的定义,物质由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种基本粒子组成。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原材料(如轻子中的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的夸克、中微子);玻色子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这次被卷入舆论浪潮中的“天使粒子”,便是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的别名。马约拉纳费米子,是一种假想费米子,最早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于1937年首次提出。其独特之处在于,这种奇异的基本粒子没有反粒子,或者说它的反粒子就是它自己。在凝聚态物理学中,马约拉纳费米子以准粒子激发...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1
浏览次数:5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9-13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最早的科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时期,这大概是公元前3000~1200年。人类在数学、天文学、医学、自然哲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并且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历史成就,以及文明记录。古埃及的科学记录进入古典时代后,科学开始有了基本的雏形,这一阶段开始体现在人们对自我以及哲学上的思考,哲学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一种延续。经历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科学的两次大突破在两个阶段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是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普通人也终于开始真正地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思考事物背后的真实。启蒙时代,牛顿和微积分的出现进一步书写了人类能在科学历程中的跨越,科学系统逐渐构造起来。启蒙时代的科学家们在这一时期,地质学、化学、生物、天文学,后续推动了19世纪的科学发展。科学到了20世纪,人类文明经过数千年的积累,终于有了质的改变。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发现让人类文明进入到新时代,科学的发展速度从来没有像过去300年里这般迅速。今天的科学已经走向了宇宙要说20世纪在科学界影响力最大且最受欢迎的科学家,一定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开创性地将经典物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相对论成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后来他所发现的光电效应定律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成为了发展量子物理学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的发现,量子科学才有了实质性进展。如今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等...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1
浏览次数:4
来源:《诗词》报 文/赵松元 2022年11月18日王安石写过十首左右的梅花诗。其咏梅之作,异彩纷呈,各具性情,而流传最广者当为大家特别熟悉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多人特别喜欢这首诗的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写梅花既有雪一样的洁白,又具有雪所没有的馨香。确实很精妙。但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冰雪严寒绽放生命芳华的精神品性,特别耐人寻味:诗人一开头,为什么要写“墙角数枝梅”,特别突出“墙角”呢?梅花可以开在很多地方,像宋初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这首诗写的梅花,在一座园林里开放,环境优美,得天独厚,她有禽鸟、蝴蝶的喜爱,也有文人墨客的欣赏,的的确确是占尽风情。唐代蒋维翰《春女怨》诗云:“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这里的“梅花”就是生长在“白玉堂前”,环境之美好于斯可见。王安石很善于“点化”前人作品。他这首《梅花》诗,就是化用了汉乐府诗中的一首咏梅诗:“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这里的梅花,是开在“庭前”,其生长的环境也很是美好。那么,这里就可回应前面提出的问题,并令我们寻思:王安石为什么不把梅花设置于“小园”“庭前”等美好的环境中,而且还把前人的“庭前一树梅”改为“墙角数枝梅”,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众所周知,墙角是偏僻...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9
浏览次数:9
来源:《凤凰新闻网》 2022-01-01与人交往,这一直是令我们烦恼的问题。因为我们分不清什么人该交往,什么人不该交往。对此,有人提出过一个疑惑,到底是表现完美的人值得交往呢,还是有缺点的人值得交往呢?一部分人认为,绝对是表现完美的人值得交往。人格完美,终究是每个人的追求。如果能够碰到这样的人,自然要相交。另一部分人觉得,肯定是有缺点的人值得交往。人有缺点,证明他是个正常人。与正常人交往,才是人际关系的真相。明朝的张岱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人没有癖好,那是不值得交往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感情。人没有缺点,那是不值得交往的,因为他们不够真诚。那些表现得过分完美的人,我们还是不要靠近比较好。这世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一切的完美无缺,都是伪装出来的。所以说,交友就该交有“癖好”的朋友。有这5种癖好的人并非俗人,值得深交一辈子。01懂得感恩的人,值得深交一辈子。感恩,那是区分人与野兽的一个标准。懂得感恩的人,那他就算是外人,也值得交往。不懂得感恩的人,哪怕他是我们的亲戚,也必须要远离。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道当中,感恩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如果能够遇到,则说明我们的运气不错,而遇不到,那也是正常的现象。在交友这个问题上,我们没必要过分看重“物质条件”。因为别人有钱,也不见得会与你共享。所以说,看重是否“感恩”这一点,就足够了。跟懂得感恩的人...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9
浏览次数:11
来源:今日头条 2022年10月12日前言1942年的一天,毛泽东正全神贯注地批阅文件。突然,警卫员走了进来,递给毛泽东一封信,“主席,这是您的一封亲启信。”毛泽东接过信。这信是一个名叫周文楠的女人写的,她说:“主席三哥,我与中央保育院的教导主任王英樵相爱了,想要结婚,希望得到您的批准。”周文楠是谁?她结婚又为何征求毛泽东的同意?图丨毛泽东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其实,周文楠是毛泽东三弟毛泽覃的妻子,也就是说,她是毛泽东的弟媳。1905年出生的毛泽覃比毛泽东小了整整12岁,正因为如此,全家都非常疼爱这个过分顽皮机灵的小家伙。有一年,正值泥豆收获的时节,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叫毛泽东带着弟弟去田间收豆子。毛泽覃很机灵,他专找豆子长得稀疏的地方收,一会儿便收完了一大块地方。父亲来到田里后,见毛泽覃收了一大片,可毛泽东只收了一小块地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毛泽东一顿。毛泽东知道真相,可他什么都没说,最后还是毛泽覃不忍心大哥挨训,主动告诉父亲,自己是找的稀疏地方割的,没有大哥割得多。毛贻昌仔细一看,这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图丨左起:毛泽覃、毛泽民、文七妹、毛泽东实际上,类似的场景在毛家并不少见。毛贻昌是一个有些“封建”的大家长,他信奉“读书无用”,让毛泽东读几年书,无非是希望他会算账,能辩得过欺负自家的人。而毛泽东是真心喜欢读书,他想要走出小小的韶山冲,去外面的“大世界”看一看。那时候,毛泽东、母亲...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4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