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岭东文化
来源:微信公众号:乾元国学文/王博 ——2017年8月13-14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哲学系及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本文为王博教授在会议上的演讲。 今天的主题会把我们直接带到一个关于“人”本身的思考,到底什么是“人”,到底什么是一个由人组成的世界。其实我们看到了太多不同的人,比如我们今天前面四位主题演讲人,比如张世英先生,我可以称呼他为“老寿星”、“老神仙”或者“哲学长老”,我也可以称呼他为一位致力于中西哲学沟通的这样一位长者;杜维明先生,我可以称呼杜先生为一名儒者,也可以加一点描述,“开放和包容的儒者”;孙正聿老师是“马克思主义者”;俞敏洪先生则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富豪的精神世界。(笑)其实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精神世界,在前几年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的一个活动中,我发言时曾经说过,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企业家承担...
发布时间: 2018 - 08 - 15
浏览次数:240
来源:微信公众号:乾元国学 哲学—科学理论的目标是为世界提供理性的整体解释。亚里士多德体系是哲学—科学理论的最伟大的典范。然而,这样的理论并不能掌握纯客观世界运行的机制,而这项任务恰恰是近代科学的目标。 由于目标的转变,那些本来处在边缘的现象,如今被移到了理论注意力的中心。通过仪器和实验,科学发现日新月异,近代成为一个事实爆炸的时代。哪个哲学家能把这事实的海洋收入眼中? 如今,在学问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那么多专门的知识和定理,仅此一点,就注定了没我们人人共有的理解而具有普遍性。而所谓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区别,则无非是自然概念的区别罢了。 以往的哲学—科学分而成为今天的哲学和科学。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哲学—科学理论包含着两项性质不同的任务,一是以概念考察为核心对经验进行反思,一是以经验反思为核心建立整体解释理论。 要说这一区别在黑格尔时代还有点儿朦胧,今天它早已变得一清二楚。 近代科学继承了哲学—科学为世界提供统一理论的雄心,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提供整体理论的方式。 哲学继承了哲学—科学的经验反思本性,但它不再为解释世界提供统一理论。各分得一半遗产,那么,为什么&ld...
发布时间: 2018 - 08 - 15
浏览次数:261
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京报书评周刊 导语: 整整200年前的今天,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她是英国著名作家、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呼啸山庄》的作者……但抛开这些名号很大的标签,她的面目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仍然显得模糊不清。 大多数读者仍将《呼啸山庄》看作一本爱情小说来阅读,但它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对爱情的描绘。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代表作《呼啸山庄》。这部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外,她还创作了近200首诗歌。 如今,我们常常忧虑阶层的分化与撕裂,揪心于贫富的不均与差异,早在19世纪,工业刚刚起飞的英国,艾米莉·勃朗特就把这一切看在了眼里,融汇进了笔端。在这样一个底层人爱上大小姐的爱情故事里,它的根源与暗线却是对贫穷的焦虑、对功成名就的渴望、对尊严的执着以及对人性的重新发现——而这每一条,无独有偶,是我们今天的世界仍然在频繁上演着的故事。文 /宗城她记录了一个&...
发布时间: 2018 - 08 - 11
浏览次数:382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导语: 近几年,以色列青年历史怪才尤瓦尔·赫拉利先后以《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现象级畅销书 “火”遍了世界。在《人类简史》中,他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讲述人类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而在《未来简史》中,他描述了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如何塑造未来甚至改变人类本身生命形式。 他宏阔的史观和“大历史”架构能力,涉及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艺术……等等的丰富知识储备,对历史和未来的大胆判断,让他的叙述触动了亿万读者的神经。在畅销和轰动的同时,对尤瓦尔·赫拉利的质疑和批评声也并不鲜见,不少人认为他武断、潦草,缺乏真正的深度,对未来的讲述就像“科幻大片”。 但全球范围内的受捧至少证明,《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成功地呼应了当下人们的某些普遍需求和焦虑。最近,尤瓦尔·赫拉利的第三本书《今日简史》中文版问世,在这本新书中,他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接面对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那些重大议题,比如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挑战的情况下,我们的...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8
浏览次数:351
来源:微信公众号:珞珈书生郭齐勇 2018年7月18日郭齐勇教授新书、三联书店出版:《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互联网发布会暨研讨会主题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 谢谢各位!我今天与大家一道切磋一下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根本精神的若干问题。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尙在过程之中,实现“中国梦”有若干前提条件,其中之一是要认识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土壤,这就需要“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重新认识中国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多元一体。中华历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五千多年甚至更长时期,中华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从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世界几大古文明,只有中国文明一以贯之,延续至今,没有断裂,没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大的变异。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文明时代(指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世界原典文明勃兴,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典范人物诞生。但从彼时至今,从人种与文化两方面来看,只有中华人种与中华文化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了,没有中断。其中的机理是:“和而...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8
浏览次数:308
来源:微信公众号 现当代文学 2012年,几个年轻的女孩曾经在北京地铁策划了一场行为艺术,名为“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讨论,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是否还有印象?当时探讨的话题是“女人是否可以在公共场合穿着性感”。 最近,起源于去年美国娱乐圈、以鼓励受性侵害者发声的Metoo运动,迅速地在全世界蔓延。性侵/性骚扰案例在文化圈、媒体圈、高校等地方频频曝出,不少以女性为主的受害者不再选择缄口不言、默默忍受,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控诉自己的遭遇。 今天和读者朋友们分享的是龙应台写于1985年的三篇旧文——《美丽的权利》《校园中的歧视》《支持严惩强暴犯!》,发表时化名胡美丽,该文后来收录于同名文集《美丽的权利》之中。很巧,龙应台此文探讨的也是上面的话题,在当时也曾引发广泛讨论。33年过去,对照现今,似乎丝毫没有过时。我们又进步了多少呢?美丽的权利文丨龙应台 台北街头的标语很多,什么“要保命必须拼命”啦,“保密防谍,人人有责”啦,或是什么“在此倒垃圾者是畜生××&...
发布时间: 2018 - 08 - 04
浏览次数:284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