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聆雨居士(微信公众号) 摘要:民国时期的全面抗战之前,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产生激烈争论。对立的一方主要为郭沫若、成仿吾和冯乃超为代表的创造社,以及蒋光慈、钱杏邨(阿英)为代表的太阳社;另一方则以鲁迅为最主要人物。经共产党调和,对立双方基本停止争论,创造社、太阳社解散,左联成立。在革命文学阵营基本停止论争的过程中,著名马克思主义者杜国庠起到重要作用,他要求团结鲁迅。杜国庠对鲁迅的态度,既服从中共统一战线需要,又和个人早期经历、个性和处事风格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杜国庠;鲁迅;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左联 中图分类号:I209.9 上海左联纪念馆 杜国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其学术兴趣在后期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研究方面。然而,杜国庠在早年也是现代白话文学的重要参与者。本文梳理杜国庠加入的太阳社、我们社和鲁迅的关系,由于创造社和上述两个社团有较大关系,文中同时介绍创造社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和新文学成员、团体的关系,学界研究成果已经极多,甚至用“汗牛充栋”来形容都不过分,但有关鲁迅和杜国庠的关系,迄今没有看到深入研究成果。厘清鲁、杜之...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7
浏览次数:213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月24日 文/江迅、骆丹 这里能读到一段张爱玲的传奇。上海,距离静安寺五分钟路程,沿南京西路往东,常德路口转北,常德路一九五号常德公寓。一个世纪前上海居然如此时髦,圆弧状大阳台,简洁的线条,这是一幢清末仿西式洋房的老式建筑,原名爱丁顿公寓,始建于一九三三年,三年后落成,由一位意大利人出资建造。这栋公寓楼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不凡意义,常德公寓被人们熟知正是因为一个人——张爱玲。 常德公寓底楼一侧的庭院,有一家开了十来年的书店“千彩书坊”;这是一家以张爱玲概念为主题的书咖,因了楼上邻居张爱玲小姐的缘故,招来不少游客驻足和留影。店面门头上悬挂着老式马车灯,傍晚时昏黄的灯光从里面溢出,温暖而不刺眼。走进书店,墙上一幅张爱玲的油画像夺人眼目,让人可待成追忆。店内装饰风格很统一,红棕色的老式桌椅、泛黄的复古气息的碎花壁纸,吧枱上有一架播放着老歌《天涯歌女》的旧式留声机,欧式电话、钟摆、旧皮箱等一些摆设无不洋溢老上海迷离与优雅,与角落里潺潺的小瀑布融合一起,既古典又洋气,让人仿佛回到张爱玲所生活的年代。庭院中几张藤桌、几把藤椅,暗黑色调,亦如那个遗世独立倔强行走的灵魂。一整排书架引人注目,书架上陈列着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多本经典之作,已被翻阅得发旧泛黄,书有英...
发布时间:
2019
-
04
-
24
浏览次数:230
来源:《亚洲周刊》2019年2月24日 文/袁玮婧 宋以朗是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他指自己能做的就是考据,身份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正在校对张爱玲九十万字书信集,希望赶在诞辰一百周年时出版。 从太子道拐进加多利山,张爱玲曾说喜欢这里“两排交柯的大树郁郁苍苍”。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宋以朗仍旧居住在这里的宋家老宅,客厅里的椅子还是张爱玲曾经坐过的那把,背后的一面书架全是她的著作及和她相关的书籍,四处贴着由她著作改编的影视海报……二零一九年,张爱玲白寿九十九岁,这里还留着她未曾消逝的痕迹。一月二十九日,宋以朗在客厅里接受亚洲周刊专访。 关于张爱玲的许多笔记、书信,您将要出版书信集,现在这些资料整理的进度如何了?何时能出版? 现在还在校对过程中,这些书信打出来是九十万字。弄好就出版,能赶在诞辰一百周年时出版当然是最好了。这些信都有编号,可是里面很多错字,所以要找几个人一起看。 张爱玲在那些书信中曾经提过自己的母亲吗? 张爱玲基本没有在书信中提到过她妈妈。我记得有一次提到是说他母亲跟我说,当年自己在英国遇到一桩非常轰动的谋杀案,这个在《小团圆》里也写了。有关他母亲的内容大家会看到都是在《对照记》里的,因为那些书信其实是不全的。张爱玲写给我爸爸...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9
浏览次数:184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2019年3月18日文/许倬云(本文摘自许倬云《观世变》) 1.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价值转换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感慨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好像今天的世界缺少了大家可以遵循的伦理与道德原则。这种感慨何代无之,在四五千年前的古代埃及记录上,曾有人有过这样的感慨。而中国的经典里,也时时充满了这种感慨。其实,每隔一段时间,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都会有所转变,于是新时代的价值和旧时代的价值就会不同。 我们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价值转换时期作为证明。新石器时代,人类是在村落里聚族而居。小区很小,人群也很少,其伦理原则基本上是内外有分,对自己人是一种标准,对外面的人又是另一种标准。甚至到了人死亡以后,都有鬼不歆非类的说法。西周时,建立了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提出天命的理论:上天是公平的,对有道德的人会加以庇护,而周人是受命于天来做当时中国天下的统治者。上天所订定的道德原则应该是普世的,不受部族与小区的限制。这个普世的道德观,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但它是否是真正的普世呢?倒也未必。封建道德大概只行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即所谓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对贵族阶层以外的一般人,贵族们并不觉得他们也应该遵从同样的道德,拥有同样的...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1
浏览次数:142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4月7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77年起,即每年编选和出版年度短篇小说选和中篇小说选,两种年选曾经深得读者的喜爱,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1994年后,这项工作一度中断。21世纪肇始,我们决定恢复中、短篇小说年选的编选和出版工作,向读者集中推荐优秀的中、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经典选本“21世纪年度小说选”,以职业编辑眼光从2018年度文学报刊发表的海量作品中,精选出足以代表当代文学高度与活力的26部短篇力作,作者涵盖莫言、李敬泽等享誉文坛的大家,张楚、张悦然、双雪涛、任晓雯等实力作家与王占黑、班宇、董夏青青、郑执等备受瞩目的新锐。 王占黑 《麻将的故事》 90后新锐作家王占黑获奖系列“街道英雄”之一 90后年轻作家王占黑努力衔接和延续自契诃夫、沈从文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朴实、自然,方言入文,依靠细节推进小说,写城市平民的现状,但不哀其不幸,也不怒其不争。——2018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授奖辞 莫言 《等待摩西》 ...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8
浏览次数:22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3年30日 红极一时的“大学生村官”,为何纷纷“逃离”农村? 前些年,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回农村当村官,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 几年过去了,曾经热血沸腾,想在农村大显身手,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村官们,究竟工作生活的怎么样呢?据有关部门调查摸底,近10年间,大学生村官由原先的在职20多万,下降到了10多万,足足减少了一半多。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不平衡状态的呢? 说老实话,农村的基层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比城市的基层工作更难,更复杂。因为农村工作讲的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和一个“狠”字。一个初出茅庐,不懂人情世故,水土不服的毛头孩子大学生去做村官。想想都是难为他们了,除非当地有人撑腰加上自己绝顶聪明,能够左右逢源;否则,永远只是个摆设, 只是个打杂加跟班!这就是农村村官的现状! 而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当村官只不过是借助“村官”这块跳板,镀镀金后马上就走。真正干实事的少! ...
发布时间:
2019
-
04
-
08
浏览次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