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财经》2019年5月13日文/市界 徐雪麒麟CPU支撑华为手机在8年间,从无人问津到闪耀全球。它彻底改写了中国智能电视厂商依赖国外芯片的历史,独占国内一半以上的市场。在视频监控领域,它拿下了全球70%的占有率。作为H.265编解码技术的主要贡献者和拥有最多核心专利的业者,它重新定义了国际视频技术标准。创造这一切的,是华为旗下一家极其低调的公司——海思半导体。短短十几年,它便从一家寂寂无名的芯片小厂,悄然跻身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2018年,它更超越AMD,挤进全球前五大芯片设计公司的阵营。相比海思的低调而言,更为低调,甚至神秘的,是它的掌门人何庭波。 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全球半导体产业一直为男性主导,鲜有女性出彩,缔造海思奇迹的何庭波,改写了这个历史。常年生活在镁光灯之外的她,几乎从不接受采访,是公众面前的“陌生人”。但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她早已是无人不知,令人肃然起敬的存在。而她的人生,自从大学选择半导体物理专业起,便与芯片结下了几十年的不解之缘。与那个时代许多赶时髦的女孩不同,这个短发姑娘,最大的心愿是当一名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信与半导体产业尚处在萌芽期,华为是何庭波实现人生理想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1996年,27岁的她从北邮硕士毕业,如愿以偿成为华为的一名工程师。彼时的华...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8
浏览次数:249
来源:东方历史评论2019年4月29日文/宋舒杨、刘佑民 基思•罗威(Keith Low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和作家,主要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野蛮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狱:汉堡的毁灭》《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我们》等。他的《野蛮大陆》已出版中文本,广受好评,他的最新作品《自由与恐惧》即将出版中文本。近日,东方历史评论采访了基思•罗威,以下是访谈稿。 基思•罗威从出版人到研究者 东方历史评论:您是众所周知的二战及其影响领域的专家,不过您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的是英语文学专业,此后12年您又从事历史出版业,是什么让您转向历史研究,成为一名全职的历史作家和研究者呢? 基思•罗威:简单来说,我热爱历史。我想说,许多我在大学里学到的关于英语文学的技能都可用于别处,你必须要给出证据,提供材料和细节,这一类是学术界都要做的事情。但你也知道,我在大学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历史出版者。最早我做些端茶送水的活,然后我开始从事编辑工作,成为了一名组稿编辑。所以我的工作就是找到新的选题和历史学者来就某个主题写作。在干了12年之后,我迷上了历史。我真的很喜欢我所做的事情。有时候我会碰上一个很棒的主题,想找一位作者来撰写,但要么我找不到能写这本书的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5
浏览次数:164
来源:《财富生活》2019年3月编辑/卢娜 无论从宫廷还是到民间,人们往往将吉瑞的期望寄托在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上,以实物造型或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多取其谐音、意象等寓意美好的愿望。 吉祥图案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化昌荣的唐宋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于明清达到鼎盛。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这些源于生活的图案、纹饰流传至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面貌、吉祥愿望和审美情趣。在刚过去的农历春节里,想必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街坊邻里,你都没少见这些吉祥图案,它们究竟有哪些含义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寄托了美好向往的常见图样吧! 喜上眉梢 喜上眉梢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古人以喜鹊作为喜的象征。《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禽经》:“灵鹊兆喜”。可见早在唐宋时代即有此风俗。当时的铜镜、织锦、书画等,已有很多喜鹊的题材。同时,我国人民以所喜爱的梅花谐音“眉”字,画喜鹊站在梅花枝梢,即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图案。近代常见用于剪纸和木雕等上面。 黄地粉彩梅鹊纹盘 清同治 图/故宫博物馆网站 ...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5
浏览次数:271
来源:大风号2018年12月5日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摘选自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中心”理事长罗一民先生近日发表的一次演讲,演讲主题系《政治家张謇和南通精神》。 在这篇长达25000余字的演讲(原)稿中,罗一民先生系统介绍了张謇的一生,并且重点突出了张謇作为一个出色政治家的种种特质。此外,演讲还介绍了张謇给今人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以及他与故乡南通之间的种种关联,篇幅所限,今天文章仅摘选了作为政治家的张謇这部分。 值得一提的,罗一民先生曾主政南通长达十数年,在他的主导和带领下,南通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重镇”。机缘巧合有幸结识了罗先生,几年交流下来,发现他不仅是一位难得的改革实干家,更是一位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思想家。 最后,特别感谢罗一民先生惠赐稿件! 我认为,张謇之所以是一名政治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说: 首先,张謇的“状元”身份就是一个政治身份。 ...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8
浏览次数:193
来源:《凤凰新闻》2019年4月28日 如果看中国古代的人口数量增长情况,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秦汉开始大一统王朝开始,直到明朝前期,在这漫长的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数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每次增到六千万左右就会被按下来,然后又开始增长到六千万,又被按下来,往复循环,但是上限始终维持在六千-七千万这个水平。 是什么原因使清朝人口不到两百年就从几千万人增长到了四亿多人? 清朝人口增长,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点数据错误所造就的神话。 从清朝康熙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夕,人口突破了4亿,大清国一派“人丁兴旺”的样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人口剧增呢?有三个主要原因。 “摊丁入亩”让穷人敢生孩子 玉米和马铃薯等的普及,让穷人能养活孩子 鸦片战争前没有大范围的战争,使人口激增 在《中国人口史》第5卷中,曹树基证明,以往由于严重低估人口基数导致的所谓清中叶人口空前高速增长的说法不确。从1644清朝建都北京至1851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前,人口年均增长率0.49%,增速低于唐前期、北宋前期和南宋前期,即便是其中增速最快的康雍乾百年“盛世”,年均增长率也不到0.7%...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5
浏览次数:190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5月4日文/李夏恩 “五月四日”。 这个日期仿佛是一句历史的真言,能够召唤出每个国人心中热情的共鸣。它蕴含的巨大力量,不仅深刻地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更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这是一部以整个国家作为舞台的宏大史诗,它以告别过去的高声呐喊开幕,又以拥抱未来的万丈激情为高潮,而它的尾声,直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余韵未绝,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尽管百年前的这场运动诞生于外交失败,巨大的挫败感引发的愤怒是它的前奏,但它非同寻常之处,正在于它没有让自己陷入愤恨的泥淖不能自拔,任由情绪摆布,而是反思失败的历史根源,将愤恨转化为追寻国家命运答案的勇气与激情——乐观而非悲观,是五四的主题曲。 最吸引人的,是在奏响的主题曲中登台出场的那些人物。他们的行动、思想、个性以及历史时刻到来时做出的抉择,都体现出了那个时代人物特有的精神。在这些人中,有的是旗手,是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蔡元培、鲁迅、傅斯年、罗家伦、匡互生、许德珩、瞿秋白……仅仅提到这些名字,就让人感到时代风潮力量,在激荡耳鼓。他们理所当然在舞台上占据着主角的位置。但还有一些名字,他们被埋在历史的角落里,但如果没有他们的尽力出演,那少数声...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5
浏览次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