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推荐专栏 News
岭东文化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19年7月10日文/邓郁 “跟医生讲了症状以后,咔咔咔,就像一个机器吐出来一个化验单,然后‘去化验吧’。从头到尾医生没看你一眼,我觉得我在跟一个会开处方的机器人说话……医生得愿意以一个人的状态,跟同样是一个人的患者交往。这就是叙事医学的终极意义” 春节前,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师李飞给我寄来一本她编辑的《生命消逝的礼赞》。七十多位协和医学生,写下了他们在学医和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和体会。 那是我头一次了解到,国内医学界有了“叙事医学”这个词;少数医学院开设了这门课程;以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为代表的从业者、部分医疗自媒体人,用不同的形式,写下了他们对就诊、生死和文学的各种体悟。2012年,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开始在科内推广平行病历(在常见的数据和术语病历之外,另建一份充满细节观察和情感的病历)。几年时间,医生们共写近两千份平行病历。 与循证医学相对应,“叙事医学” (Narrative medicine)的概念是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内科医生、文学学者丽塔•卡伦(Rita Charon...
发布时间: 2019 - 07 - 10
浏览次数:155
来源:《凤凰新闻》20190428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现阶段这种程度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教育转型尤其重要。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仍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       ——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        1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       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3
浏览次数:134
校长、主席、各位同学:       我刚才听见主席说今天大家都非常愉快和兴奋,我想大家一定会提出抗议的,在这大热的天气,要大家挤在一起受罪,我的内心感到实在不安,我首先要向各位致百分之百的道歉。       前两天我就想究竟要讲些什么?我问了钱校长和好几位朋友,他们都很客气,不给我出题,就是主席也不给我出题。今天既是台大代联会邀请,那末,我想谈谈大学生的生活,把我个人的或者几位朋友的经验,贡献给大家,也许可作各位同学的借镜,给各位一点暗示的作用。       我听见许多朋友讲,目前很多学生选择科系时,从师长的眼光看,都不免带有短见,倾向于功利主义方面。天才比较高的都跑到医工科去,而且只走入实用方面,而又不选择基本学科。譬如学医的,内科、外科、产科、妇科,有很多人选,而基本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病理学,很少青年人去选读,这使我感到今日的青年不免短视,带着近视眼镜去看自己的前途与将来。我今天头一项要讲的,就是根据我们老一辈的对选科系的经验,贡献给各位。我讲一段故事。       记得四十八年前,我考取了官费出洋,我的哥哥特地从东三省赶到上海为我送行,临行时对我说,我们的家早已破坏中落了,你出国要学些有用之学,帮助复兴家业,重振门楣,...
发布时间: 2019 - 06 - 29
浏览次数:118
来源:瞭望智库20190613 2019年6月1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之夜》栏目主持人马克•厄本直播专访,就涉香港、新疆、华为等问题阐述中国立场,回答提问。专访实录如下: 本文转载自中国驻英大使馆官网,原文首发于2019年6月13日,原标题为“刘晓明大使接受BBC《新闻之夜》栏目直播专访”。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2009年起即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刘晓明。刘大使,我们先谈谈《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是否依然承诺遵守这个条约? 刘大使:中国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这不仅是对英国的承诺,也是对世界的承诺,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承诺。香港回归后,《中英联合声明》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非常成功。 主持人:你说《联合声明》完成了它的使命,而两年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联合声明》已经不具有现实意义了,它是一个历史文件。 刘大使:它是一个历史文件,已经完成了其使命。 主持人:它与今天已经无关了吗? 刘大使:《联合声明》今天的作用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国家之间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一个典范,国际社会仍可...
发布时间: 2019 - 06 - 22
浏览次数:153
作者:曹卫东来源:东方历史评论       一、缘起       说实在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哈贝马斯的理论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之所以选择他作为自己的阅读和研究对象,纯粹是出于很偶然的原因。说起来,这和我的硕士导师乐黛云教授大有关系。记得大概是1988年,她应邀去澳大利亚访学,在当地图书馆发现有关哈贝马斯的藏书异常丰富,特别是她觉得,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或许可以为当时正在走红的比较文学提供新的拓展可能。大概由于我是她学生里唯一一个精通德语的缘故吧,于是就被指定去啃读哈贝马斯的著作,并希望我能把哈贝马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现在想起来,真的要好好感谢乐老师,如果没有她敏锐的理论直觉和严格的学术指导,我可能永远错过了与哈贝马斯之间的这段思想之缘。       不过,阅读哈贝马斯实在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获取学术资讯还没有今天这么快捷便利。国内图书馆里关于哈贝马斯的藏书尚不多见,能够找到的只有几部英文译本,而我的英文又根本对付不了这些英文版本。还有一个更加麻烦的问题,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尚未接受到系统的学术训练,而哈贝马斯是一个综合性、体系型的哲学家,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想要弄懂他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9
浏览次数:132
来源:看理想20190527文/李厚辰 如何评价「科技」对人的影响? “科技是中立的,重要的是看人如何使用。” 看到这个回答,你也许已在默默点头,它听起来是那么“客观”和滴水不漏。不过,让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桥梁」和「水坝」作为人类创造的技术,它们之间有区别吗? 你可能会说,它们都是为人所用的技术,都让人类的生活过得更好。 可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类在河上架一座桥,桥能够让河的两岸连到一起。桥下面的水还是自然地流动,我们在设计桥的时候桥上有很多孔洞,孔洞让水位即便上涨了,桥也可以自然流淌。海德格尔将这种过程称为「带出」。 水坝却完全不一样——水坝的目的恰恰是要把河阻断。河流不再是河流,河流成为了水压,水坝能够让水压“现成存在,持续在场,随时可用”,这是海德格尔用的三个现代技术描述的词汇。在这个过程中,某种自然被「促逼」为某种储存物。 桥梁为了本身的存在,尽量不要把河流阻断,而水坝恰恰就要把河流阻断——这是古...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5
浏览次数:151
Copyright ©2018 - 2021 彦山学堂
您是第 位访问本站,谢谢您的关注!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